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再加上古代生育极大的风险,如果遇到保大保小的选择,夫家基本上一定会选择保大,孕妇用自己的生命成全别人家的香火。
在古代当女人,左右逃不过一个死。
综上所述,不婚不育,芳龄永继。
为了活着,还是别结婚。
如果已婚,为了活着,一旦发生家暴及时离婚,不然就不是名声不名声,是还有没有命的事。】
李治:“……”
“天幕这样一说,会不会民间的女子都不愿意结婚生子了?”李治担忧地问向武后,“朕想要后世的14亿人口。”
武后淡定地笑道:“没事的陛下,可以男人生。”
李治:_
第46章 答案解析
答题系统评分向来迅速, 在古人还在因为奖励各种议论时,已经把所有人的答题评分给出结果,并且依然给出了答题解析和新文预告。
李世民看着自己有史以来最低分, 眉头皱的比老树皮还皱褶。
他这次虽然听的时候因为涉及到自己儿子总是忍不住分心吐槽,但也有认真听, 怎么分数会这么低?
他做自己的选择题都没这么低。
长孙皇后也沉默了, 她以为能再拿一个满分,竟然也没有。
且让她好好看看答案解析, 看看自己到底哪个错了。
【答案解析:
1、正确答案:C。小说后文明确说明,李治穿越是因为民间女子受到污辱被逼自杀、让他穿越成女性感受女子的苦痛, 只有解决了冤案才能回归。
此题A、B选项为干扰项, 因为开篇提到过李治是头痛看太医时灵魂互换, 也提到过王皇后巫蛊被废和大臣怀疑“武后”巫蛊,但是要仔细观察题干,选择最正确的C。
2、正确答案:B。
此题几位名医里,B选项孙思邈最擅长妇科,张仲景擅长伤寒,钱乙擅长儿科,李时珍曾任院判, 各方面都比较擅长。
最重要的是时代不符合,孙思邈一直活到唐高宗时期。唐高宗显庆四年,孙思邈接受李治的委任, 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后因病辞官,公元682年病逝。第二年, 也就是683年,李治病逝。】
贞观年间, 在村落带着徒弟行医的孙思邈本人都惊呆了:他竟然这么能活?
跟当今陛下的儿子前后去世只差一年,是唐高宗太短命了吗?
根据天幕的技术方法,他掐指算了算,也不是啊,李治也有五十几岁,不算高寿也不断太短命,他这么长寿吗……
他的徒弟纷纷贺喜之际,外界也发现了这一点,村民齐聚而来,就连城镇附近的达官贵人各种派人送礼和邀约,想要把孙思邈这位活神仙请去府上学习长寿之术。
孙思邈被吓得连忙吩咐:“收拾行李!我们回终南……不,* 换个地方,去药台山!”
被这么骚扰,他迟早得短命!
.
宫中,长孙皇后看到结尾孙思邈和李治的去世年份,忍不住惊呼:“孙神医竟然如此高寿!”
谁能想到,现在就已经年迈的孙思邈,不但比李世民长寿,还能跟雉奴比命长。
李世民也点开答案解析,看着看着就沉默了。
贞观群臣里,可有不少人其实比孙思邈年轻。别说李世民,李渊在孙思邈面前都算是小年轻(1)。
房玄龄、李靖这些比李世民年长的老臣们,看看孙思邈的事业年龄竟然能持续到下一任帝王的临终前,羡慕的不行。
三朝元老算什么,隋文帝杨坚就曾经邀请过孙思邈担任国子监博士,孙思邈称病拒绝了;唐高祖李渊从起义初就邀请过孙思邈,再次被拒绝;
唐太宗李世民下旨让孙思邈来长安,接见后想委以重任授之爵位,再次被拒绝。
直到唐高宗时期,孙思邈竟然还在为朝廷编医书,编完就功成身退。
又长寿,又有成就,这样的人生在一群开国大臣朝廷功勋的眼里,也堪称完美。
李世民恰好也想到孙思邈总是拒绝,拒绝自己不要紧,没拒绝雉奴,让他又意外又高兴:“孙神医几番拒绝朕的招揽,想不到竟然愿意效力于我儿,看来雉奴做得也还不错。”
长孙无忌配合地微微捧了一把:“听闻孙神医曾有言,待天下太平,出了贤明之君,就会出来效力。想必高宗陛下一定是一位贤明的君王。”
李世民很高兴,这正好说出了他的心声:“永徽之治嘛,哈哈。”
“太平公主,太平。”长孙皇后含笑念了两声,“雉奴这个女儿的出生时间可能正好是天下太平的好日子。”
顿时上下一片开心,喜气洋洋的比自己被夸还要高兴。
天下太平,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过好日子,自己的努力也有了好的盼头,怎么能不让人高兴?
.
“第二年,也就是683年,李治病逝……”武后担忧地紧紧握住李治的手,“陛下,让孙神医再来给您诊脉吧。”
“天幕说得适合是妇科,是说我换成你时。”李治反过来安慰武后,“你才是更需要孙神医诊脉。”
武后一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小说里,李治用她的身体各种不适应,月事、生产,的确都是妇科的毛病,找孙神医有用。
现实里,李治其实也曾想要让孙思邈入宫为医官,但孙思邈拒绝了,并且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进入太医院。
以李治与孙思邈的接触就能知道,孙神医的确完全不愿意被宫廷束缚,如果不是为了编医书孙神医也不愿意被朝廷约束,所以他一编完书就辞官离开。
“这样的高人,或许亲自拜访才显得真诚。”当然,李治并非没有担忧,头痛现在依然伴随着他,能治愈当然是求之不得。
“我赐了鄱阳公主的宅邸给孙神医,但是他短暂居住后好像隐入深山,还得派人找找。”
武后深情道:“找到了,我跟陛下一起去。”
李治回眸一笑,想起了小说里武后总陪着他出宫散心,各种送小礼物,让他想起曾经追求武氏的时候,恋爱时期的甜蜜再次浮上心头,声音都变温柔了:“好,就当是一起登山约会。”
太平公主:“……”
父皇,母后,我不是小孩子,我是大孩子了,别当着我的面这么忽视我好吗?!
.
北宋,苏家三个男人看看自己的错误,又看看兄弟的错题,齐齐挠头。
苏轼哈哈一笑,爽朗地先说出自己选错的原因:“嗨,我看他生孩子那么痛苦,选了钱乙。”
苏辙默默道:“我看前面经常第三个选项是正确答案,这次也选了第三个。”
老父亲苏洵却是知道钱乙这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