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海公公再度用极富深情语调,将第二首诗念完,再看殿下,这回轮到武官们叽叽喳喳、捶胸顿足了。
“陛下,这篇难道也出自六皇子之手?”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连道几声“好”,看着细皮嫩肉的赵元谦是越看越喜欢。
四皇子赵元良细细品味了一番,暗道是首好诗,可这首好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难不成自己这位博学多才的礼科都给事中,还要在赵元谦这里进修学习不成?
等等......
赵元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惊恐的看了一眼正在仰头大笑的庆文帝;又怨毒的看了一眼,一样在看着自己的赵元谦。
“老六两首诗,不仅剖析了大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样也赞颂了咱们辉煌的功绩,这样的诗词,才是朕想看到的诗词。”
庆文帝一拍龙椅,吓得礼部与翰林院众人纷纷下跪。
“我决定,今年秋闱,由赵元谦担任督考。”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暂时摘掉了赵元良礼科都给事中的帽子,不可谓皇家心性、喜怒无常。
礼部每三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举办秋闱和春闱两场国考。
全国九道百府州,每年参加乡试的学子近百万人,乡试一轮过后,成为秀才不过三万人,这些都是能够在各县乡担任官职的名额。
而秋闱,则是秀才们再进一步,成为贡士的唯一渠道,成为贡士好处更多,而录取率却是百中取一,算是普通学子毕生追求的极致。
既然如此艰难,那可以运作的地方自然就很多。
礼科都给事中这个位置虽然只有正七品,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逢每三年一次的秋闱和春闱,那可是各方势力都要追捧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