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异呗,连国际大车企都拯救不了沃尔沃,国内的公司买过来,就能救活了?早晚得破产。甚至还有一些阴谋论的说法,说是大公司去海外大手笔地收购,其实就是有钱人向国外的资产转移。爱斯达收购摩托罗拉,也有这样的论调。”
“陈词滥调!”
周不器并没觉得稀奇,都有点习惯了,这是这几年国内的主流倾向。
从联想收购IBM,到TCL收购阿尔卡特,再到吉利收购沃尔沃,爱斯达收购摩托罗拉,包括万达正在运作想要收购的美国AMC院线……国外媒体一片惊呼,认为中华崛起势不可当,颇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
国内这边,总觉得是肉包子打狗,一片看衰。
不过也不是没有道理。
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的经济都崩溃了,就属国内最稳定最有钱,成为了全世界的救世主,当局握有上千亿美元的现金,开始去海外市场抄底。
当然,这都是国企行为。
每一笔交易,都是辛酸血泪史。
有的是因为不懂国际规则,被重罚了;有的是没发现合同漏洞,被人家轻易毁约了;有的是尽职调查没做好,完成收购之后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有的案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达成了,中资控制了董事会,开始推行新的战略和企业政策,却根本就执行不下去,工会跳出来了。外国的工会跟国内的工会根本不是一码事。
不过,这般类似的诸多事情,国内不宜报道。
民企或者由国企改制后的民企出海发起一些收购,媒体就可以广泛报道了,就有了一种思维惯性和情绪转移。
民企就成了广泛批判的对象,也被认为在海外的生意必然失败。
周不器对此很平静,他都习惯了,“挨骂,恰恰说明我们这些公司做得很好,可以转移视线隐藏住那些不能骂的。其实就跟足球一样。”
雷俊知道他是球迷,“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