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可怎样找到这样一个项目?
美国人那边是一拍脑门,靠着某一些的灵感上的奇思妙想,可能就想出来了,然后就一腔热血地开始创业了。
其次,就是先知先觉了。
尤其微点安全卫士、校内网、朋友网等项目,几乎都是他的个人原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先知先觉的作用越来越弱,创意当然就会越来越少。
这水平可以。
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第三,如果做成了,这就是一条新路。
“嗯?”
至少忽悠人的水平,深得自己的真传。
如果能把服从性的优势给利用起来,那国内互联网企业就真的可以挺起胸膛跟硅谷巨头对着干了。
数据就是客观世界的现实反馈,无中生有的创新当然也有,但微乎其微。大多数的创新,都是对现有市场的升级。
郑晓丽道:“我说的就是这件事,虽然你带领紫微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可我通过数据分析,渐渐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你擅长创新,我的优势是服从,谁强谁弱还不一定呢!
周不器听了,哈哈大笑。
至于国外,那就更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