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媛也不好对着老师太不给面子,只是道:“是不是的,我也不在乎,只是有些事,轻易不会让步。对了,吕相公,听说你上疏要求为已故的赵普赵相公加王爵,应该没有早年他对你照顾有加的成分吧?若是有,吾不由担心,有一日你也会因为先帝的情分给他加一个太宗的庙号?”
这话太过诛心,吕端都只好对着赵邦媛作揖,道:“公主,这时诛心之论,臣万不能受也!”
邦媛冷哼道:“相公别急啊,您对大宋之功谁也不能否认,更何况我一小儿辈。只是有些事情还是说开了好。若要和光同尘,就一起君臣和光同尘,若是不然,官家好脾气,我却是发起狠来什么都不顾的!”
这个大家早有领教,没看就算她对战首相,也只有一个吕蒙正敢说几句吗?
这个情况下李至只好道:“贵主,要不咱们眼下还是先讨论群牧司的事吧,王钦若是一定要下狱的,但云州军这些年缺战马不是一日两日了,就算朝廷购买,那也不是能补上的,贵主在澶州训练的马匹中,听说就有当年河西进贡而来的,现已繁育出许多。不如就先把成年马调配一番如何?”
这是国家大事,邦媛倒是没有寓于门户之见,只是看向赵滋,赵滋刚才听的正舒服,现在不得已调整了嘴角的弧度,道:“此事真是两难。濮阳大营所屯军马,那是供定州军和静塞军用的。咱们君臣在这里也不必讳言,一旦北伐,这两处都是要害之地,可是云中君又要防备杀虎口偷袭。这也确实没有办法变出这么多东西来。邦媛也只有这一些。到底给谁先用?各位可有什么高见?”
这个时候就需要懂军事的人发言了,曹彬素来明哲保身,潘美只好道:“官家臣以为。关中和河东都乃形胜之地,得之可得天下。反而是河北平原上,辽国的骑兵优势,咱们暂时是无法抹平的。若真是无法兼顾,只能先把要害处顶上,所以臣以为应该先供给云州军。”
但将领也是有不同观点的,尹继伦就道:“代国公,您说的固然不错,可您别忘了,开封可是直面着河北平原的。黄河不封冻的时候还好。一旦封冻,而定州军等救援不及,契丹兵锋直指的可就是开封城下。”
眼看各位争论不休,赵滋本能有点头疼,只能绥靖道:“好了,澶州军马就是运送也不是年前能做到的。现在当务之急是群牧司丢失的军马和马具,传旨,王钦若即可下狱,告诉他把丢了什么都一五一十交代清楚,找一些回来他还有命在哪。”
众臣听官家这话竟然是要杀人,都有些身心不适,毕竟都有传言说太祖定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但传言毕竟是传言,谁也没见过,而且这位官家登基已经几年,权威日盛。连一些小事都不允许他们说,借着永国长公主把大家都弄的没脸,这种正经的国家大事就更没人敢轻易说话了。
何况,就从这事的严重性来说,确实也没过火。
吕端只好表示支持。众人无话可说,只有张齐贤职责所在问群牧司何人顶替,赵滋一时也没办法,道:“先有主事之下的监丞代理吧,再派禁军去,万不能再走失了?”然后又补充道:“派人抚慰一下杨家夫人,杨都尉朕会尽力寻回。”
众人心想,哪里这么容易,在大宋境内带着这么些兵马,遇上山贼流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若是真遇上了契丹人被掳了去,就凭当年皇帝您对待耶律斜轸的态度,他能把人还给你就怪了。
但这事儿毕竟属于赵宋家事,真就没人多嘴了。
赵滋示意了一下邦媛,他俩的麻烦事还不止那么多,杨延辉的事情瞒不住的,尤其是经过这次大朝会之后,赵舜华那里必须稳住。
这俩是有感情的。
皇仪殿后的通道里,邦媛为难道:“阿姊最是懂事,肯定是一句话也不会责怪你我的,但心里肯定是苦的,不如让仁寿郡主进宫陪伴,不行我把八妹也调回来。”
赵滋倒是说了句实话,道:“除非你把杨延辉救回来,否则找人陪着她不过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