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宋女君记 > 第276章 263章:算计寇准

第276章 263章:算计寇准(1 / 1)

张咏和舜华真的不熟,除了行礼之外不知道说什么。眼看寇准死要面子就是不开口,只好道:“听闻贵主两年前奉官家旨意,在荆襄之地推广粮种,不知现在亩产如何了?”

寇准倒也罢了,身后的王旦淮西转运判官胡旦都不禁瞪了他一眼。大家都想让长公主退居幕后不要干政,好家伙,你上来就跟她讨论民生事宜。

他幸亏是没问出口,不然张咏这好脾气也得怼他一句,“我倒是想问你,可是胡判官自己说的清粮种的事吗?”

胡旦早年是先帝赵炅的起居舍人出身,一路做到殿直学士。但他不该过早的牵扯到许王元禧的阵营中去,自己本身就招了先帝的厌弃,今上继位之后又和寇准交恶,被他赶出了中央,现在两人勉强能坐在一张桌子上为张咏接风,都已经是稀奇事。寇准再怎么样,也是相公之身,出任一方大院,别人不可能为了他得罪寇准。而相对的,寇准这些年经历过背叛太多之后。也知道自己性格肯定有所缺失。所以在对待别人的时收敛了一二。

舜华表面看上去温吞,心思却是个灵秀的,一看这些人就知道并不齐心。但她要争取什么,自己心里明白,所以只对张咏和颜悦色,道:“现在只研究了水稻,旱稻还未成型。上等田里亩产可以达到二十五石,一年两熟。”

既然官家多次说了这是高产作物,但张咏一听之下还是震惊了。真不是他少见多怪,这个农业社会,粮食大过天。当年西川大败,就是因为粮道被劫了。要知道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等于一亩地就是500斤粮食,就算是上等田地,那也是太稀奇了。绝对值得上史书的那一种。

张咏再也顾不得各位对女性的偏见,拱手再问道:“贵主造福苍生,在下不胜感激。那敢问现在开垦出来的上等田地有多少?”

舜华微微一叹,像一个哀愁的深闺妇人,道:“整个襄阳,6个县城加起来,吾一共收了我们不到百亩上等田,倒是下等田有1000多亩,不过质量很差。产量至少减一半。”

这下别说张勇了,寇准都快跳起来了,道:“湖广自来就是鱼米之乡。虽然多有野人,单襄阳之地,王化千年,几千亩田地总是有的。贵主如何手段如此温吞,才逼出来一百亩上等水田?”

舜华一笑,道:“相公说我温吞,但下边的人却骂我聘机思成手段酷辣,堪比来俊臣。只因为先帝之时,不限制各家大户积攒田地,但各位都是亲民之官,哪能不知道这农民破产特别容易,田地一旦为世家所垄断,什么都推广不开。而大军开拔在即。如此高产又生长周期短的稻谷,我也没地来种啊!”

这就有点儿属于甩责任了,定下这个国策的最开始是她爹赵匡胤,但这个时候没有大臣有心思跟她争辩这个。朱文翰最先表态,道:“贵族本有官家圣旨。至少公廨之人的田地任您使用。谁若不服,让他来跟本府说话。”

要知道,古代地方官一般是有职田的。按照地理偏僻程度和当地生活水平,每人配与一定田亩数量,用于日常开销的补贴。如果官府征用,那是要适当给予人家补偿的。至少朱文翰保证,襄阳府上下必须配合成国长公主的良田试验,大家又不是坐地户。高产粮食出产了对你没有好处。

但他一个人的力量远远是不够的,也有几个临近州府的主官表示了支持。最后,张咏沉吟半响,道:“殿下,如果您不嫌弃,可否明天带下官去田地里亲眼看一看?您的意思下官基本明白了,但总要看一眼才能下定决心。”

没错。舜华今日来,根本就不是给寇准面子的,她是冲着张咏这个未来荆襄之地的主官来的。她需要这位能臣全力配合,才能把占城稻大力推广开来。别看这个事儿看起来利国利民,但真的阻力不小。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私心就是了。

她身边一个内人立马朝着寇准跪下,道:“爹爹,不孝女儿芷儿给您请罪了。”

寇准惊怒交集,原来眼前这个遮蔽严实的小女孩儿,正是他自己跑了的大姑娘寇沅芷。

他道:“你要是还当自己是我寇准的女儿,就立刻给长公主叩头谢罪,然后跟我回家去。”

最新小说: 穿成玛丽苏女主之后 梦返千禧年 醉紅塵 AG:心怀荣耀 签到十年我成世界首富了 天边的云望着岸边的雨 穿越之男妻当家 和金手指大佬网恋了 [穿书]抱错金大腿 穿为渣了大佬的小少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