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科举考试是没有糊名制的,所以只要改卷官愿意,他们是能够看到考生名字的。
当然一般这些官员也懒得去看,毕竟写的太差了的,实在不在少数。
也只有那种写的不错的考卷,他们才愿意翻一翻,看看究竟叫啥名字。
看着姓名籍贯那一栏,清楚地写着长安人士王辰,虞世南忍不住啧啧赞叹。
“好一个王辰,能写出如此惊世文章,答出如此堪称完美的考卷,这个名字我记住了!”
说完之后,虞世南又观察了一阵考卷上的书法,又是忍不住一阵感叹般的摇头。
“好,这手字也写的好!”
“恢宏大气,方正严苛,堪称楷书之精品!”
相比于他的写诗能力而言,虞世南在书法一道上的成就,可以说得上是大唐顶尖人物,和褚遂良是并驾齐驱的书法大家。
对于能够在兼顾内容完美的同时,在书法上还能表现的如此优秀,虞世南表示,这份考卷他简直喜欢到了极点。
在翻来覆去地细致看了好几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虞世南立马拿起桌上的笔,在王辰卷子所附带评价用白纸上,刷刷刷地写起了一长串话。
“策论满分,诗文满分,古文经义满分。”
“立志文章满分,所立志向之宏大生平仅见,堪称数百年来少见之大才。”
“除此之外其他所有部分全部满分。”
“考生王辰答卷,经由所有礼部阅卷同僚一致确认,列为上上等,拟定科举考试一甲前三,敬呈尚书复核,天子批阅!”
虞世南行云流水地写了一通之后,给王辰的试卷定下了最终评价。
上上等,这才科举考试阅卷考场当中是极少出现的打分。
因为改卷官员们为了避免出现主官仲裁这种事情,而且也担心自己打分太高会显得影响不太好,所以除非是极其优秀的答卷,要不然都会保守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