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辰这么说,李世民暂且放下了心里的感慨,然后盯着王辰,想要听听这最重要的第三点,究竟是指什么东西。
在李世民的注视之下,王辰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接着背负双手,一边在原地转悠几圈,一边对李二解释道。
“粮食作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关心粮食的人,不仅仅只有一国之君,还有万千农户。”
“其实相比于当朝天子之外,平日里田间地头耕种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亩产收成和粮食价格的人。”
“对于寻常农户来说,一旦一年的收成不好,那基本就宣告一年白干,这是损失惨重的事情。”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的点了点头。
这个道理他懂,他不是那种沉浸在深宫中的皇帝,反倒很愿意了解百姓的生态,否则也不会有当初微服出宫和王辰结缘的事情了。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关注天时和亩产,因为损失不起。
现在是初唐,还没有出现中唐和晚唐那样的大规模地主垄断土地,因为百姓手里都是有自己地头的,都是在为自己耕种。
一旦耕种失败,收成惨淡,那减产还是好的,严重的入不敷出。
在观察到李世民理解的神色之后,王辰这才满意地继续往下说。
“正是因为农户们损失不起,所以他们对一切有关庄稼耕种的事情都敏感不已。”
“对于已经习惯了种植粟米的百姓们来说,即便一年一成,总产量不是特别多。”
“但最起码可以确保一点,那就是他们熟悉粟米的生长等情况,除非气候真的恶劣到极点,否则基本不会出现严重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人告诉他们换上另一种陌生的粮种,可以极大地提升粮食产量,你说他们会随意答应吗?”
面对王辰的发问,李世民在脑海里模拟了一下,随后无奈地点了点头。
“恐怕不会答应,本来安安稳稳的,一旦答应了,就等于是在背上风险换取粮食增长的可能,而这个风险是一年彻底白干,任谁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都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