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上前单膝落地,一拜而起。
皇上泪直流:
“生前我没能尽人子之孝,死后您却连受做儿子的个礼都不行,皇阿玛……”
皇上已经语不成声。
老和尚等也觉悲戚,个个闭目合什,佛号连声。
李诗道:“请皇上节哀!”
皇上擦了擦泪,道:“我想把皇阿玛接回京去。”
老和尚大悲又一惊,忙道:“皇上,不可!”
皇上道:“怎么又不可!”
老和尚道:
“老僧刚说过,贵人已经出家,是个佛门弟子了,他的一切自当照佛门之礼办理。”
“我皇阿玛生前是佛门弟子……”
“佛门弟子不入轮回,生生世世是佛门弟子。”
皇上还待再说。
李诗道:
“皈依佛门是贵人的心愿,也是贵人选择的归宿,皇上不可有所违背。”
皇上没再说话,凝目望那缸,一语不发。
李诗跟老和尚等觉诧异,但谁也没敢惊扰。
半响,皇上才突然逼:“走吧,凹各厉去吧:”
转身往殿外行去。
李诗跟老和尚等这才知道,皇上是以凝视代替祭拜,尽人子最后一点心意。
让人好生感动。
李诗扶起泪流满面,哭得伤心的万顺和,双双跟了出去。
老和尚等立着没动,各人脸上一片肃穆。
回到了客房,皇上久久不发一言。
刚才在回房的路上,李诗已经劝过万顺和了,叫他不要再惹皇上伤心,所以万顺和现在也不敢哭了。
李诗道:“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回京?”
皇上说了话:“我打算在这儿住几天。”
李诗道:
“草民以为,国事为重,时日一久也容易让满朝文武知道。”
皇上没说话。
“草民当初既有承诺,规劝皇上也是草民的责任!”
皇上仍没说话。
“皇上这样,——定不是贵人所愿意见到的。”
皇上说了话,悲声道:
“我连在这儿住两天,多陪陪我皇阿玛都不行么?”
李诗道“贵人已经出了家,皇上既为人君,也身不由己。”
皇上要说话,但忽又一点头改了:
“谢谢你教导我,倘若身为人君能为所欲为,我皇阿玛也就不会出家了。”
李诗道:“皇上圣明。”
皇上道:“现在时候已经不早了,等明天吧,明天一早走。”
李诗心里一松,道:“是!”
从这时候起,客房里的气氛显得很深沉,寺僧除了来送吃喝以外,也没人来打扰。
谁会这时候来打扰!
贵客是当今皇上,没有皇上旨意,谁又敢来打扰!
午饭过后,李诗道:“草民陪皇上到处走走。”
皇上道:
“我不想看什么了,要去你自己去吧。”
“皇上……”
“我倒是想到后头陪陪皇阿玛去。”
皇上的确至孝。
这是不必经过任何人允许的。
说去就去了,皇上令李诗交待寺僧,准备几个蒲团用来盘坐。
进了那殿堂,蒲团已经准备好了,共是三个,但皇上坚持不用人陪,他要一个人在这儿,连万顺和都不要。李诗、万顺和自是不让皇上一个人在这儿,尤其是万顺和,其至于求皇上,他也要多陪陪故主。
最后还是李诗帮万顺和求情,让万顺和留下,他出去,各退一步,皇上总算答应了。
李诗出了殿堂,还顺手带上了门,一个往客房走,刚过拱门,悟因横里来截住了:
“住持请施主相见。”
李诗微一怔:“住持找我?”
悟因道:“是的。”
“住持现在……”
“施主请跟贫僧来!”
悟因转身行去。
李诗跟了去,一路想,住持找他干什么,有什么事,问都不问皇上跟万顺和,可见只是找他一个人,会有什么事呢?皇上跟万顺和都在后头殿堂里,只有他在外头,是碰巧了,还是故意挑这时候!
如果是碰巧了还有得说,如果是故意挑这时候,那又是为什么呢?
正想着,忽听悟因道:“施主,到了。”
李诗忙停步,定睛一看,只见已来到一间禅房门,悟因正向着禅房门躬身道:
“启禀住持,李施主已经请来了。”
禅房间传了低沉一声道:“请。”
悟因转向李诗合什躬身:“施主请吧!”
李诗向悟因欠欠身:“有劳师父了。”
他迈步行进禅房。
悟因没有跟进去,不但不有跟进去,而且转身走了。
李诗进了禅房,只见一个身披大红袈裟的中年僧人站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