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圆道:“施主是说……”
“前些年,先皇帝在‘文殊院’晏驾的事,师父知道吧?”
“知道啊,那时候贫僧还是个沙弥。”
“那么现今这位皇上巡幸‘五台’,特意到‘文殊院’,一定跟先皇帝晏驾‘文殊院’有关,是不是?”
智圆沉吟着点头:“嗯,有理,贫僧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话锋一顿忽又道:“可是,皇上要真驾临了‘文殊院’,贫僧怎么会不知道,也没听谁提起呢?”
姑娘道:“皇上既是微服出京,想必不愿让人知道,一是宝刹,上下都不知道,再不就垂只有几位知道,得到告诫而不敢说。”
智圆又沉吟著点了头:“可能……”
姑娘瞅着智圆道:“只是,皇上究竟是为什么来的,又为什么这么神秘呢?”
智圆道:“这就不知道了……”
忽听钟声响动。
智圆一定神,忙道:“晚斋了,两位请回客房等候,斋饭马上送去,贫僧失陪!”
他—躬身,走了。
转了半天,不在“大雄宝殿”里,小伙子见智圆走了,要说话。
姑娘递一个眼色,道:“智圆师父让咱们回客房去,走吧!”
小伙子忙把到了唇边的话又咽了下去,跟着姑娘出了“大雄宝殿”。
第 五 章
回到了客房,看看四下没人,小伙子才道:“刚在‘大雄宝殿’您是怕墙有耳?”
“不错。”
“您看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智圆说的。”
“我看他是真不知道,否则他不会主动跟咱们提起。”
“万一,要是他明知道而故意这么说呢?”
“那是经过别人的授意,‘文殊院’的和尚个个就太高明了,可是,‘文殊院’的和尚不像个个高明。”
“那就是智圆真的不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他们的事,咱们只知道满虏那个主子,究竟是为什么而来,也就够了,其实只要知道满虏那个主子为什么而来,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这儿,步履声响动,由远而近,智圆带着另一个年轻和尚送斋饭来了,姑娘跟小伙子都忙迎上去帮忙,放好了饭菜碗箸,智圆道:
“两位慢慢用,贫僧等一下再来收。”
姑娘道:“有劳两位了。”
智圆跟那年轻和尚走了,小伙子急忙盛饭。
姑娘道:“饿了?”
小伙子不好意思的一笑:“还真有点饿了。”
姑娘也笑了。
吃着,小伙子道:“这是我生平头一回吃斋,可真不赖。”
姑娘何尝不是头一次吃斋?她也赞不绝。
小伙子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姑娘虽然吃的慢,可却吃不多,一会儿工夫一顿饭也就吃完了。
小伙子拍着肚子直叫“痛快”,姑娘含嗔的瞪了他一眼,道:
“别这样,让人家看见还以为咱们是在家没饭吃,才跑到‘五台’来,找慈悲佛门救济呢!”
小伙子道:“幸亏您给了灯油钱,给的还不少。”
姑娘笑了。
智圆带着那个年轻和尚采,把碗盘收走了,临走还给点上了灯。
没一会儿,钟鼓齐鸣,梵呗声起,遥遥传了过来。
姑娘道:“晚课了,‘文殊院’的一天过去了。”
小伙子刚要说话,姑娘一凝神,又道:“又有人来了,这次恐怕不是‘文殊院’的和尚。”
小伙子一听就懂了,脸色一变,要动。姑娘抬手拦住:
“别忘了,咱们不如他,我采应付。”
小伙子没再动。
转眼工夫之后,门外响起个低沉话声:“有客来访。”
就这四个字。
姑娘一施眼色,小伙子过去开了门,门外站的正是大帽黑衣客,不过他现在没戴大帽,一张脸看得清清楚楚。四十上下年纪,算白净、长眉、细目,长得还不错,只是有点阴鸷。
小伙子要说话还没说话,黑衣客已一脚跨进了门,冷然道:
“见过我吧?”
姑娘道:“没留意。”
“好一个没留意。”
“我这是实话实说。”
“不要,其实这无关紧要。”
“能不能容我请教。”
“我也是一个游客。”
“那么,有什么见教?”
“你谈吐不俗。”
“我为什么一定要俗?”
“不俗好,不俗我就不会白来。”
“什么意思?”
“你马上就明白了。”一顿接问:“你们两个人是……”
“姐弟!”
“你们不是来游山的吧?”
“谁说的?上‘五台’采,不为游山,来于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