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北楼的电影有个魔咒,每一部的口碑都很好,但卖出去的票房始终平平,不过中游水平。
郑北楼也不想光叫好不叫座啊,他对这次的电影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一飞冲天。
等导演组拜完关二爷,紧接着是主演上香,随后才是小配角和工作人员集体的上香环节。
这香买得好,烟柱笔直飞升,寓意顺利,郑北楼同主演们热热闹闹地揭开了摄像机上的红布,拍了几张开机照,发了些小红包,开机仪式就算结束了。
一听发红包,周游立刻清醒了过来,他喜笑颜开地领了红包,甜甜地对发红包的姐姐道谢。
红包不算大,剧组超额准备了不少,发红包的工作人员看周游长得讨喜,又多给他塞了几个。
拿着小红包的仲皓和冯思明表示十分羡慕。
人美嘴甜就是好啊。
郑北楼团队都是高效率的人,尽早开拍可以省下成本,还可以让演员早点进入状态。
电影片名暂定为《入九霄》,讲述的是上古一圣人成仙的故事。
圣人指的是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类,传说中的圣人往往因自身功德最终登仙。
《入九霄》中的圣人也是一名道人,名叫万山河,受师父点拨,万山河得知自己的成仙机缘在九州最东端的大同村。
他只身前往凡界,来到大同村,化为凡人模样,观察村中人的生活。
大同村村如其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村民相互扶持,一切都那么有人情味。
一般来说,由于场地租用时间有限,剧组很少按剧本时间线来拍,而是在一个场景拍完这个景的所有戏份。
这样虽然省钱,但演技差一点的演员难以代入,拍出来的成品七零八碎,效果不佳。
这次的演员阵容强大,找的都是有实力的演员,但考虑到最终的拍摄效果,郑北楼还是决定按剧情发展来拍摄。
反正照目前来看,他们剧组的经费绝对充足,而且在四坪村场地取景方便,时间宽泛,总的来说就是两个字,奢侈,那些经费不足的剧组看了都要忍不住流下羡慕的眼泪。
第一场戏拍的就是道人初入大同村的桥段。
周游扮演的是个青年樵夫,看他这小身板,道具组在犹豫要不要给他少背一点时,周游已经轻松地背起了木柴,站在道路的一旁待命。
好家伙,这柴重死了。一样扮演樵夫的冯思明苦着脸道,待会拍一镜到底,鬼知道要拍几个小时。
所谓一镜到底就是在不cut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拍摄。
郑北楼安排以村门口的魏晋为起点,一镜拍到村尾,期间捕捉村民的生活状态,达到体现大同村和乐氛围的目的。
周游掂了掂木柴,觉得重量还可以接受。
他老家用的土灶就要烧柴,周游小时候没少跟着村里人去砍柴,七八十斤的木柴徒步背下山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而道具组准备的木柴大概三四十斤的样子,周游背起来相当轻松。
要不我帮你背点?周游提议。
真的?冯思明高兴之余又有些犹豫,你背得动不?
嗯。周游边说边把木柴卸下来,尽选粗大笨重的往自己这边放。
如此一来,冯思明那边的重量轻了些,但数量看着依然不少。
年轻就是好啊。冯思明向周游连连道谢,行了行了,剩下的我自己背谢谢兄弟!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叫我。
周游把两捆木柴重新扎好,一抬头,就见郑北楼和动作指导已经来到了他们面前。
郑、郑导?冯思明急忙站起来,害怕郑北楼以为他偷奸耍滑,欺负年轻人,解释道:刚刚柴散了,我们在重捆呢
郑北楼摆摆手,对动作指导老师说:这设定挺好,待会就让他帮兄长背柴,你看怎么样?
动作指导点头,指着冯思明:一会镜头来之前,他先踉跄一下,然后让这个小伙子来帮忙如何?
本来周游和冯思明只是镜头下的背景板,背着柴在路上走就行了。
没想到因祸得福,有了更丰富的镜头内容。
冯思明转悲为喜,等郑北楼等人走了后,他激动道:小周,咱们有镜头了!
他急忙把柴火背上,认真思考等一下要以什么样的姿势假摔。
冯思明告诉周游:等镜头排到咱们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表现。他悄悄指了指郑北楼,想必你也知道郑导的有多厉害,听说当年有个群演在郑导的剧组里表现出色,被郑导记住了名字,现在可是平步青云,都演到男四号了
每个群演都有一个明星梦,期望有一天飞黄腾达,冯思明也不例外,他目露渴望,正琢磨着如何给郑北楼留下印象时,冯思明脚下一打滑,眼见着要摔倒。
小心,周游及时扶稳他,竖起拇指:你摔得好逼真!
冯思明:
不,我刚刚那是真摔了。
周游:?
冯思明往旁边使了个眼色,小声道:郑导在看我们。
周游抬头看过去,冯思明又紧张得把他往下一拉:别看的那么明显!
噢噢。周游只好假装看风景,往郑北楼那边瞟了一眼,郑导看我们做什么?
冯思明:我哪知道?嘶,刚刚那样摔是不是挺不错的?来,再练练,待会就这么演。
二人在原地练习起来,动作指导安排完几个前景群演的动作,转过头看见郑北楼目不转睛地盯着两个群演看。
郑导,看什么呢?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动作指导看到刚才那两个扮演樵夫的群演。
年轻的那个眉清目秀,气质干净,即使穿上粗布衣裳也格外引人注目。
噢!我懂了。动作指导恍然大悟,引得郑北楼投来疑惑的目光。
你懂什么了?
动作指导嘿嘿一笑,指了指周游:郑导,您是不是觉得那个群演特别适合当引子?
剧本中,下凡的万山河寻求成圣之道时,发现了一个在荒野被毒蛇咬伤的村民。
在那个几近蛮荒的时代背景下,被咬伤便是死路一条,万山河于心不忍,救了村民的命。
事后村民对万山河感恩戴德,这份感恩使万山河内心触动,他想要助大同村建设得更好,于是开始救治伤残的村民,化解饥荒,赶跑野兽,消除一切不好的因素。
被救的村民是个只有几句台词的角色,戏份不多,郑北楼本就打算让个看着顺眼的群演来担任这个角色。
动作指导这么一说,郑北楼摸了摸下巴,你这么一说这小伙子看着确实挺顺眼的。
白白净净,面容和善,受伤的样子一定很让人有保护欲。
动作指导一愣,嗯?等等,郑导您想的不是这个吗?
嗯?郑北楼回头看他,不是啊。
那您刚刚
郑北楼摆摆手,没啥,就是发现这孩子有点眼熟噢!我想起来了。
动作指导竖起耳朵,只听郑北楼说道:
就是他,拖拉机开得贼好的小年轻。
动作指导:?
第7章
一镜到底的拍摄考验团队的默契和对时机的把握,郑北楼团队足够专业,同时也足够严格,这个长镜头反复拍了二十来次,主演群演们都快被折磨到自闭后,郑北楼终于点头喊了过。
假摔次数多了,冯思明走起路来都有些一瘸一拐的,总是下意识要踉跄一下,拍摄结束后只能依赖周游搀着他去还衣服。
别看比他小十来岁,周游这孩子却意外可靠呢。
拍摄前的周游顶着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冯思明本来以为他不在状态,拍戏扶他时十有八九反应不过来,所以前两次装摔时,冯思明都收着点力,怕真砸地上了。
没想到周游眼疾手快,每次都能稳稳地把他扶住,甚至后来的二十多次假摔,周游没有一次失误。
好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