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娘娘恩典。”
在一双双艳羡到发红的眼睛中,夏景昀回了座位。
至此,宴前献礼的阶段,就在这样的惊人结局后,告一段落。
只此一项,众人都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
接着属于大部分人的无聊时光便来了。
因为他们没资格参与那些话题。
州中官员在州牧的带领下,先向德妃敬酒。
口中念着那些歌功颂德的言语,双方都共演着熟悉的戏码。
接着,以老尚书领着本地士绅、州学学正领着州中读书人、商会会长领着一帮商人,也陆续向德妃敬酒。
紧跟着,众人又向跟着德妃前来的京官们、向无当军的将军敬起了酒。
就如夏景昀在那篇文中所言,在德妃抵达之后一切都开始迅速推动了起来。
无当军的先头部队来了已经有几日了,如今在领军将军金剑龙随着大部队抵达之后,五千百战精兵已经正式兵分五路,开始了在全州境内的扫荡,力图将所有的贼寇山匪尽数歼灭,将变乱的隐患掐灭在萌芽之中。
而后商贸、文事教化等等皆在众人的努力推动下,声势整得着实不小。
上上下下,都在努力让德妃满意,继而让远在中京的中枢重臣和陛下满意。
“有此成就,皆赖娘娘之恩,我等同敬娘娘一盏!”
卫远志领着众人再度朝德妃敬酒,一旁百无聊赖的众人也赶紧互相提醒着起身,齐刷刷地朝德妃举起了酒杯。
那架势,就像是在向天祈雨一样。
德妃举杯相和,一饮而尽。
然后缓缓放下酒杯,笑望着卫远志,“卫大人,若是皆赖本宫之恩,你这位州牧之功劳又在何处呢?”
德妃的笑容依旧动人,但满殿的人却都无心欣赏,几乎是齐齐变了脸色。
未至中秋的夜晚,刹那间,如隆冬肃杀。
卫远志愣在原地,过了许久,目光在无当军将军那板正的身形和平静的面色上掠过,终于长叹一声,“泗水州今日之局面,下官有负圣恩。”
他取下头上官帽,双膝跪地,似乎在瞬间苍老了许多,“愿凭娘娘处置!”
德妃起身,亲自走到他跟前,将他扶起,“卫大人,离京之前,陛下可是与本宫细细叮嘱了的,泗水州之困局不在你一人,你仍是他心中于国有功之臣,陛下还望你留此有用之身,在中枢继续为国效力呢!”
卫远志惊愕不已,瞬间老泪纵横,向北磕头,“陛下!老臣惭愧啊!”
哭了一阵,他擦着眼泪,看着德妃,“请娘娘放心,但有驱驰,老臣定不负所托!”
德妃笑着道:“卫大人公忠体国,世人皆知,本宫自是放心的,就请卫大人在此多留几日,也让本宫好好向您请教。”
卫远志愣了片刻,缓缓点头,“老臣遵命。”
而后德妃缓缓走回位置,环顾一圈,朗声开口道:“礼部侍郎李天风,即刻前往泗水州城,暂代泗水州州牧之责。”
跟着德妃前来的那位随行文官之首闪身而出,“臣李天风领命!”
德妃脸上的威严瞬间消失,笑看着众人,“诸位还站着干什么,请坐!”
众人归位,但心依旧狂跳不止,只觉口干舌燥。
翻手之间,泗水州最大的官员就这么被撸了下来,兴不起半点风浪。
这就是德妃娘娘的手段么?
满座噤声间,德妃又道:“如今秋意正浓,叶落枯黄,萧瑟渐起,但国朝正是奋发之时,诸位也正当竭力报效之际,本宫昨日听了一首诗,甚合心境。”
不少人心头疑惑,但郑天煜等人却瞬间心头一动,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夏景昀。
果然,德妃缓缓念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诗之旷达豪迈,深得本宫之心,诸位可知此乃何人所作?”
江安县令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回娘娘,此乃我县读书人夏景昀所作!”
德妃好奇道:“哦?他可在场?”
娘娘,你这戏有点过了啊,我现在严重怀疑,你刚才跟州牧是在演戏……
夏景昀腹诽一句,迈步出列,“草民夏景昀拜见娘娘。”
“哎呀!竟然也是你!甚好甚好!”
德妃点了点头,“诗文佳话,但治国理政之才,方是本宫之重,昨日有人呈给本宫一本册子,上面写了泗水州学子对本宫此番省亲之事的点评,其中这第一篇尤为出彩,咦?”
德妃面露惊讶,然后看着夏景昀,“这也是你写的?”
夏景昀艰难地憋着笑,板着脸,“草民陋作,让娘娘见笑了。”
德妃放下小册子,抚掌微笑,“诗才出众,见识不凡,更是一表人才,先前敬献之礼物本宫也甚是欢喜,难得,难得。”
“夏景昀,本宫长居中京,心忧父亲独居于此,欲收你为义弟,代本宫侍奉左右,你可愿意?”
夏景昀陡然睁大了眼睛,又惊又喜。
而大殿中的诸人也被德妃娘娘这一句话,震得个个瞠目结舌。
德妃娘娘的义弟?
作为后位的有力竞争者,如果德妃坐上皇后宝座,这他娘的就成了国舅爷了?
这是要一步登天啊!
“娘娘!三思啊!”
一个声音颤抖着开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绿袍小官趴在地上,声音都在发颤,“娘娘,此人乃是罪人之后,如今已被抄家发配,岂能污了娘娘清名!”
议论声骤然响了起来,还有这劲爆消息呢!
没有几个人会希望身边人比自己过得好,尤其是原本还不如自己的人,于是,幸灾乐祸的心思便不由自主地浮现了起来。
德妃闻言,眉头一皱,看着那个绿袍小官,缓缓道:
“本宫的义弟,怎么会是罪人?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绿袍小官愕然抬头:???
第五十五章 一步登天!
德妃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发言,让这位豁出去了的万福县县令钱德宝脑瓜子嗡嗡的。
别人不认识夏景昀,他是认识的。
在席间瞧见夏景昀时,他曾有过刹那的慌乱。
但旋即迅速镇定下来,虽然不知道对方怎么从劳工营出来的,但一个书呆子,无非就是个有几分诗才罢了,适逢其会,压根不值得他惊慌。
权力的力量,是一个穷酸书生永远无法企及的。
但当夏景昀献宝成功那一刻,他就开始慌了。
只想着自己毕竟是朝廷命官,届时找机会转圜一下,把夏家的祖产退还回去也能度这一劫。
但在德妃娘娘说出认夏景昀为义弟的时候,他知道,末日来了。
可还不想束手待毙,决定困兽犹斗做那最后一搏的他,在德妃娘娘轻飘飘的一句话下,彻底被打垮。
他终于体会到了,和当日夏家众人同样的无力。
建宁郡太守郑远望不得不站出来,“娘娘此言有理,下官立刻着人弥补错漏。”
德妃笑了笑,“诸位,本宫今日新得一义弟,甚是开心,这一杯,与诸君同贺!”
众人不管是心里作何想法,都不敢有任何的迟疑,在卫远志的带领下,齐声道:“恭喜娘娘,恭喜夏公子!”
夏景昀也带着几分晕头转向,饮下了这杯幸福的酒。
将一杯酒饮尽,德妃放下酒杯,“本宫在此,你们想来也拘束,你们自便吧。”
“恭送娘娘。”
在带着几分期待的齐声送别中,德妃起身,亲自捧着那面镜子,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走出了大殿。
路过夏景昀身前,还笑着点头,亲切道:“替阿姊照顾一下诸位。”
夏景昀拱手答应,将那份狂喜压抑得很好。
德妃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人走了出去。
大殿之中的气氛便陡然像是被点燃了一般。
无数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门口,那个长身而立的俊美年轻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