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当你的面子被人损害,你还不去维护,那今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冒犯你的面子,你就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做每一件事。
所以,秦玉文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听小妹的,或者至少暂时不能听小妹的,要谈和,也要在自己处于胜利的情况下谈和。
于是,他深深呼吸几下,开口道:“动手吧!”
管事迟疑一下,“公子,要不要与家主禀报一声?”
秦玉文扭头瞥了他一眼,“你以为他不知道?去吧,身为秦家嫡长子,这点权力本公子还是有的。”
管事点头退下。
……
“公子!不好了!”
迎春宴的次日,就在涂山三杰收徒之事,连带着那一篇篇文章和诗词在中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之际,就在陛下加封两位郡王,引得朝臣议论纷纷之际,原本喜不自胜的公孙敬在第二日的入夜时分快步走来,向夏景昀汇报起了刚刚收到的噩耗。
“秦家公子又动手了,昨日他们悄悄将许多他们买通的庄子和他们自己运来的瓜果蔬菜、禽肉牲畜,全部充作我们合作的农户的东西,卖了过来,今日一个早晨,我们便买了足足过去七日的量。如果照此下去咱们的现银恐怕又要不够用了。而且有秦家阻挠,我们的行销路子不仅没打开,反倒还缩了些!”
很明显,秦家这是反其道而行,要把江安侯府撑死。
出乎公孙敬预料的是,夏景昀却并未慌张,眼神中却意外地有些黯然。
他叹了口气,“好了,我知道了。”
公孙敬:???
知道了是个什么意思?
夏景昀强笑了下,“放心吧,此事交给我。”
公孙敬现在对夏景昀自然是有信心的,闻言便也不再多说,转身走了出去。
不多时,夏景昀又让人将苏元尚请了过来。
他看着苏元尚,“钱公子还是没听劝。”
苏元尚微微瘪嘴,“那?”
夏景昀叹了口气,“动手吧。”
第二百二十九章 商机还是诱饵?
春光融融,万物生长。
一辆马车,自北向南,悠悠驶向了中京城。
马车中,摇头晃脑,悠闲自得的中年男子,名叫邓金彪,是一名走南闯北收货的货郎。
但他这个货郎之所以穿得起锦衣,雇得起马车,还能这般悠闲,因为他不是一般挑着小担走街串巷的货郎,而是秦家的手下。
秦家富甲天下,在这年头要想维持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自然需要大量的货郎,去探知各方的情况,寻找货源,打探消息,低买高卖等等。
因此,秦家对这些货郎尤其是资深的货郎,都颇为大方,货郎们走南闯北,虽然辛苦,挣的钱可不少,如邓金彪这种手底下都还有着几个半徒弟半下属的人,比起一个掌柜也差不了多少。
这一趟,邓金彪就是忙活完了一个大生意,东西也早已遣徒弟全部送回去了,才能如此悠闲地晃悠返程。
坐了一会儿,闲极无聊的他掀开侧帘,伸出个脑袋看着马车外面的景色。
枝头柳色,悄然点缀着他的头顶。
就在四周的春光都看腻了,打算坐回来的时候,他忽然瞧见了一支商队,骑着高头大马,穿着迥异于中原的服饰,登时面色一变。
北梁人!
大夏与北梁,虽时有交战,但并立已有上百年,双方暂时谁也吃不下谁,所以无可避免地开放了部分的民间商贸。
边境互市这些自不必说,每年都会有部分官商或者拿得到批文的商队,行走于两国之间,互通有无。
邓金彪远远看着这支商队快马从他身边冲过,然后停在了前面不远处的茶铺歇脚,连忙催促起车夫,“快,到前面茶铺去!”
作为一个合格的货郎,别人看着这些都是稀奇,但在他眼里,却全是商机!
马车要起速,能把人骨头颠散架,邓金彪走下马车,双腿都忍不住一软,扭头看了一眼这专门花大价钱雇来的马车,自以为是地感慨有钱人玩的东西有时候也不一定有他们这些下人的东西舒坦。
稍稍缓了口气,他便走入了茶铺,吆喝了两碗茶之后,便直接走到了那几桌北梁人的所在,站到了领头那位衣着不俗的北梁贵人之前。
“敢问阁下来自北梁哪一道?”
大夏十三州,北梁就分了十三道,邓金彪自觉自己这么一说,便能显示自己是懂北梁的,可以拉近距离。
但没想到对方只是看了他一眼,连话都没回。
邓金彪笑容不变,想要顺势坐下说,却被对方一瞪眼,又只好收回动作,“阁下及诸位不必紧张,在下是个走南闯北的货郎,干的就是东买西卖的营生。诸位若是来此行商,在下或许能帮得上些忙。”
这话一出,不少人的眼神都下意识地一变,但那北梁贵人却依旧不咸不淡,“阁下好意心领,不需要。”
邓金彪却再度一笑,“看来阁下所谋甚大,在下一个小货郎自然是无法入眼,但若是在下背后是秦家呢?”
那位北梁贵人立刻眼神一凝,连忙起身,先将自己左手边的随从赶走,而后伸手一请,“阁下请坐。”
邓金彪大剌剌地坐下,那位北梁贵人姿态恭敬,“阁下说的秦家,是秦丞相家?还是?”
邓金彪淡淡道:“在下一个商人,自然是商贾之家。”
那位北梁贵人更是直接面露喜色,先前避而不答的问题也主动回答了起来,“实不相瞒,在下一行自上京而来,到贵国是有要事,若是阁下能为我等臂助,在下一行必将感激不尽。”
大夏的都城叫中京,大梁便自称都城叫上京,意图叫阵,但大夏通常都直接喊个梁都。
这般较劲其实跟稚童赌气也没啥区别。
听了对方的请求,邓金彪却只嘴角微翘,笑而不语。
见对方似乎有些不上道,他只好暗骂一声北梁蛮子不懂事,然后悠悠道:“你我非亲非故,若需秦家为臂助,总得有些说法,让我去禀报上去啊!阁下以为呢?”
看着他的动作,搭配着极有深意的眼神,那位北梁贵人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但是,又一次出乎邓金彪预料的是,在看到了这个情况之后,对方竟没有如想象中一般立刻捧着钱求他收,甚至还恢复了几分先前的傲慢,“阁下只要愿意帮我们,事成之后,你们的好处大了去了。我们找你们合作,只是知道秦家为大夏首富,许多事情要方便得多,我们能省下诸多便利而已。其实以我们的条件,有的是人求着我们来合作。”
邓金彪目光审视地在对方的脸上仔细扫过,自认没有放下一处细节,最终的结论是对方好像说的是真的。
于是他神色也终于严肃起来,拱手道:“敢问阁下,有何大买卖?”
那位北梁贵人郑重道:“我们远道而来,是来贵地买鸭子的。”
???
!!!
邓金彪嘴角抽了抽,“阁下莫要消遣我。此间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马车上详谈?或者直接去我秦家的庄子上。”
那位北梁贵人使了个眼色,一帮随从立刻站起来,围了个圈儿,面朝圈外,将二人护在了中间。
那位北梁贵人便附耳小声道:“在下的确是来买鸭子的,只买活物,有多少买多少,而且每只可以出六十文的高价。”
若是旁人,听见这样的话,或许还反应不过来,但是邓金彪是谁,那是走南闯北会过各路奸商的人,从有多少买多少,和六十文这两个信息中,听出了极大的利益。
但是,出于一个合格货郎的本能和稳健,他并没有轻信,而是同样压低了声音道:“如今中京城肉鸭也不过四十文左右一只,阁下直接给出六十文的高价,还说来着不拒,阁下难道不觉得这实在是不合常理吗?”
北梁贵人沉吟了片刻,仿佛也知道不吐露事情,不能让人信服,只好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家小姐生了一场重病,各地名医都请遍了,都是束手无策,有个江湖郎中开了一副方子,说可以白鸭心头血为药引,我们试了几服,小姐病情真的有所缓解,我家主人这就赶紧命我们四处来寻活鸭了。阁下试想,一只鸭子只取数滴心头血,一次用药就得耗掉多少鸭子?虽然这鸭肉也可再食用,不至于奢靡浪费,但你也知道,我们大梁多为黑剑鸭,少有白鸭,故而只能向贵国来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