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惕大笑说道:“我想起来了,小灵,有你的!”
诸葛灵苦笑摇头:“您想起来了,小灵儿也倒楣了,早知有这一巴掌……”
摇了摇头,住不言。
古兰插问道:“三师兄想起来什么了?”
燕惕眉飞色舞,笑道:“大师兄要我特别留意钟楼,小灵,是这句么?”
诸葛灵点头说道:“不错,正是这句。”
燕惕道:“难不成‘归元真经’会藏在钟楼上?”
诸葛灵道:“不然一个钟楼,有什么值得特别留意的?”
燕惕道:“小灵,藏东西可要藏在隐密处。”
诸葛灵道:“燕叔,最不为人注意的,是显眼处。”
燕惕大笑说道:“小灵,还是你行,看来燕叔是差你多多,这多活了十几年饭是白吃了,这张脸够光彩的。”
转往古兰,道:“师妹,你看如何?”
古兰笑了笑,道:“小灵的推测报合理,是与不是却仍难断言……”
望向诸葛灵,笑问:“对么,小灵?”
看来,她如今是更喜爱三小了。
按说,诸葛灵他该点头,岂料,他摇了头。“不对,古姨!”
古兰一愣:“怎么?”
诸葛灵道:“小灵儿可以断言。”
古兰又一愣,刚要问。
诸葛灵脸一红,道:“早在小灵儿来这儿的第三天,小灵儿三个就上去过了。”
说穿了不值一文钱。
古兰恍然大悟,笑道:“三小之名,果不虚传,好厉害。”
燕惕大笑说道:“一些不差,一些不差……”
突然机伶一颤,脸上变了色,接道:“小灵,尚幸是你三个,要是外人……”
又是一颤,闭不言。
古兰不禁也微微变色,望着诸葛灵,笑问:“小灵,‘归元真经’藏在钟楼什么地方?”
诸葛灵道:“就藏在挂钟的那根横梁之上。”
古兰道:“你看清楚了?”
显然,她还唯恐有误。
诸葛灵脸又一红,道:“小灵儿还翻阅过呢!”
古兰这回算是定了心,目注燕惕,笑道:“三师兄!”
燕惕会意,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师妹在这儿等着,我去拿来。”
说着,就要迈步出亭。忽听小黑一声轻笑:“有事小黑服其劳,燕叔您也坐着。”
话落身闪,比电还快,一线黑光飞射而逝。
燕惕睹状,住步大笑,道:“小黑,放心,晚上一顿少不了你的。”
这一句,听得大家全笑了……
第二十五章
西岳华山,也称太华山,中峰莲花峰,东峰仙人峰,南峰落雁峰,世称华岳三峰。
又有云台、公主、圣女清峰,隐拱中峰。唐,诗圣杜子美,曾有那么一句诗言:诸峰罗列似儿孙。
莲花峰,是当今几大门派中,华山派之根本重地,派之中枢,就在这座莲花峰上。
这一天,旭日东升,金光万道,晴空一片蔚蓝,万里无云,看样子,准是个艳阳天的日子。
晨晓,山中,总要比平地晚一个时刻来到,那是因为矗山高峰,挡住了日头,有些地方照射不到。
夜暗,山中,却又比平地早一个时刻降临,谁都知道,平地暮色初垂,刚黄昏,山中已然一片黝黑。
是故,当这一天平地已披上金光的时候,山中犹朝露颗颗晶莹、晨雾迷蒙,仍难见十丈以外事物。
在那“华山”南峰“落雁峰”下,有一片谷地。谷地之中,有一片废墟,堆堆瓦砾,根根焦木,狼藉满地。
瓦砾场中,那几堵断壁上,已长满了杂草萝藤,那根根焦木之上,也生出了茸茸嫩绿苔藓。
看样子,这是一场大火劫后所遗。
也想见得,这堆废墟已经过了不少年头。
大火归大火,经年归经年,但是,由那尚未尽焦的根根朽木上的剥落朱漆,及那残破的碧瓦看——当年,这片废墟的所在之地,必然是山中的楼阁,画栋雕梁,美轮美美,人间天上之神仙居处。
这地方真好,仰望或云封雾锁,或郁郁苍苍的碧绿山峰,耳听泉声不辍,风过林间那悦耳天籁——必能令人心旷神治,俗念全清,涤然出尘。
只可惜它遭了回禄,历经了一场大火。水火无情,留下的,只是瓦砾、断壁、焦木,一堆废墟。
唉,多凄凉!
这凄凉的一片,只能供后人于探幽揽胜之余,停足凭吊,闭目凝想当年那欢乐的盛况。
是有人凭吊,不信,瞧!
在那堆废墟之前可不正站着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一袭儒衫如雪的白衣书生。
白衣书生面对废墟,只能看见他的背影,不过,该够了,因为,由他那颀长、流洒、飘逸。玉树临风般背影看,他必然是超拔不群、倜傥非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