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喉计都可曾犹豫,可曾为难?
不是他领兵破了天门。
痴于情,又困于此情,必生执念。
柏麟不该有私心的,他每一次动了私心,结果都不好。
第18章
罗喉计都渐渐收紧扶在柏麟腰上的手。
原来柏麟有情是这个样子,原来他也会为人殚精竭虑,隐忍苦涩。
可为什么偏偏遇上这份情的不是他,而是他那无知无觉的分身褚璇玑?
为什么偏偏这份情来得这样迟?
他们总是错过,在不合适的时候碰上合适的人,在本该合适的时候碰上不合适的人。
没有人比罗喉计都更清楚,柏麟不喜欢懒散的性子,他自己本就遵循天道不敢懈怠,自然也看不惯过于随心所欲不顾苍生的人。褚璇玑也好,禹司凤也罢,那样的性子本是一辈子都入不了柏麟眼的,偏偏她是战神转世,偏偏她和罗喉计都有牵扯,所以柏麟到底是在意她。
二者相交最初,一是志同道合,眼界心胸皆有相同之处;二是互有裨益,修罗界与天界虽有不同,但各自势力盘根错节相似,二人言谈中的内容于各自所辖之地的管治有所借鉴;三是赏心悦目,毕竟柏麟帝君容貌清俊脱俗,而罗喉计都也英姿勃发。
可不知从何时起,他们所谈及的各自喜好与烦扰渐渐多了。
近一点,再近一点
试探渐渐隐去,安心逐步包围。总有几次,他们忘了面前的人与自己并非同族。
恐怕越是相近,越是了解,心中的担忧和期望也越盛。
他们想的从来不同。
魔界讲求能者居之,即便修罗族的王换上别人,只要实力足够强横,罗喉计都也毫不在意。族类生而不同有何意义?天界又凭何自视甚高?罗喉计都不喜这三界的划分,于是当修罗王游说他时,他心动了。
三界都应当有能者居之:人间的帝王,天界的天帝,妖魔界的修罗王和妖帝皆是如此。
虽然尚且没有足够完善的规则和方法,但只有推翻了天界固有的统治,各界各族的能者才有机会涌现。
如同柏麟。
若天界也以能者居之,柏麟就不至如此被动。
罗喉计都始终觉得天界规则是柏麟的枷锁。就像那锁住鸟雀的笼子,保护它免受野兽禁锢的同时也毁去了它的自由。
柏麟知道目前的规则或许有一些纰漏,但法则已定,虽有不足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此刻至少三界安稳,凡人不至流离失所,天界与魔界也各自安好。
罗喉计都想要逼着柏麟出来,实际上却是打碎了柏麟。
等罗喉计都意识到的时候,战事已起,再难停手。
所以他想到了联姻。
他存了私心,想将柏麟拉到身边,却从未想过柏麟会将自己逼到如此地步。
原来在柏麟眼里,他自己即是笼子本身。
他是天道的维护者,规则的执行者,甚至于是让天地法则得以运行的工具。
罗喉计都为柏麟抱不平,说天帝把柏麟当做管理天界的工具时,他是真的心疼柏麟,柏麟虽然笑着岔开话题,却也是真的曾被罗喉计都所打动。
他以为他是在意他的。
可后来罗喉计都提出了联姻,他以为自己的手段虽然强硬,也夹杂私心,但却是真的可以帮到柏麟,却不知在柏麟的眼里这样罔顾自己意愿与情感的提议,让柏麟彻底失望。
罗喉计都也把他当作工具,这种感觉终究是不一样的。
又或许,这就是他的命运,他本不该奢求太多。
可是为什么他又不可以?
那一刻开始,柏麟的隐患便已经埋下。
所以后来的种种选择,私心与应做之选择,时时刻刻撕扯柏麟。
罗喉计都将柏麟带出万劫八荒镜。他本该立刻动身将那唯一一株尚且残存柏麟之血的兰花带回,却突然间犹豫起来。
柏麟走得那样惨烈决绝,他真的该把柏麟带回来吗?如果柏麟不想回来又该如何,如果这世间于他而言并无留恋和快乐呢?
他想了片刻,感叹自己被万劫八荒镜中的种种所影响。
他是谁?
他可是罗喉计都,何必思前想后,在意柏麟所想?如若柏麟想回来,那他便是从了柏麟的意,如若柏麟不想回来,那就权当将他绑在身边继续折磨他了。
反正当初柏麟自化为招魂幡,不就是想解了罗喉计都心中的怨吗?
如今,只有柏麟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这份怨才能解开。
第19章
因为柏麟化作人身丧命之际的血所浇灌,若兰生出了灵智,从一株缺乏灵气,本应寿命短浅的兰花成了少阳派的弟子。
她的运气真的很好,先是碰到了那样一位天神让她化作人身,后来又因为褚璇玑和禹司凤的缘由,修仙门派对非人一族不再视若豺狼,因而得以拜入少阳派门下。她潜心修炼,自愿守护少阳秘境因为她听说那位天神和褚璇玑都曾共同拜入旭阳峰一脉,她也想走他们的那条路。
其实旭阳峰一脉早已断了。据说正是她生出灵智那一年,旭阳峰长老及弟子,除褚璇玑和那位天神外,全被残杀。而后天神也死了,褚璇玑去了天界,这后来的旭阳峰一脉只是根据恒阳长老和那位天神曾留下的笔记修炼。
直到褚璇玑看见了她。
若兰始终记得褚璇玑看见她时的惊喜,那不像是个天神,倒像是哪个门派娇憨的小师妹扑到她身上,喊着她昊辰师兄。
她懵懵懂懂,不明白人家都喊自己师姐师妹,怎么这个战神却叫自己师兄。
后来她才知道,是那位天神的血让她有了这样一张相似的样貌。
自那之后,褚璇玑常常下凡来找她,指点她招式和身法,告诉她如何练气凝神。每一步都细致无比,不厌其烦。有时候若兰也会不好意思,但褚璇玑却是一派理所当然,仿佛这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本应如此。
直到有次褚璇玑看见若兰如今的同门对她的指点:粗略的几句口诀,几个大致的招式,然后便相互拜别。
他这指点未免太不用心了。褚璇玑待人走后小声问若兰:他是厌烦你吗?
没有啊,这位师兄一向对我很有耐心一般的指点都是几个招式的演示,他还说了口诀提醒呢。若兰急忙解释,她不想这位战神对她的师兄有什么坏印象。
师兄对她真的很好,知道褚璇玑和她亲近的时候还让她小心一些师兄喜欢读典籍,知道褚璇玑曾与那位天神间有嫌隙,怕她迁怒于她。
褚璇玑喃喃自语道:我还只是褚璇玑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一步步教我的原来却不需要这样吗?
若兰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褚璇玑为何对她总是与众不同。
师兄的修仙资质不算很好,很快若兰就超越了他。若兰性子冷淡,他就常常来看她,陪她说话。她总是不爱说话,于是就总是听师兄讲。
师兄讲有情人难长久,讲帝王将相,讲天界的神仙,讲魔界修罗,也讲书里写的少阳派曾经的辉煌和没落和几乎倾覆的险境。
师兄一天天老去,若兰却还是少女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