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春怒斥道:“就凭你们这几两重的贱骨头,也敢嚼贵妃娘娘的舌根,要我说啊,别说辛者库了,就是去慎刑司,都是便宜你们了,要不是贵妃娘娘仁慈,你们卑贱之躯,岂能留在广陵宫内做活,真是不知好歹,好心当作驴肝肺!”
“要是再被我听到你们乱说话,我就去禀报贵妃娘娘,把你们全都打发去慎刑司,入宫多年,我就不信你们身上都干干净净的,你,前些日丢了贵妃娘娘的手镯,价值上千两,你,前些日将皇后娘娘身边的婢女推入潭中,害人丧命,还有你……”
“若不是贵妃娘娘庇佑保护你们,你们怎麽会如此安安全全地留在广陵宫!早就被皇后娘娘发落处死了!”
米春气势满满,一字一句都是在为淑贵妃立威。
恰在此时,前往宴会场内为明日冬日诗会做準备的淑贵妃返回广陵宫。
远远听到广陵宫中的争论,她冷脸走了进去,沉沉道:“谁乱嚼舌根,谁不守本分,米春,你将名单尽数列下,交给内务府,将这些人从我宫中除名,发配去慎刑司,至于皇后娘娘宫里的那位,一并带上随我去皇后身边分说分说,看看皇后娘娘如何定夺?”
第123章 乘人之危(完)
米春瞧见淑贵妃,立刻屈膝行礼:“是,娘娘!”
这两日,广陵宫中忙忙碌碌,娘娘没工夫管那些乱嚼舌根的人,但不代表这些人就能肆无忌惮地妄议主子。
因着冬日诗会,娘娘已经好几夜没有好好休息了,身子都虚弱了不少。
但她知道,娘娘是在用忙碌麻痹自己,她比谁都挂念公主,但是她身为大陵的贵妃,只能逼着自己忘掉痛苦,做皇上最心爱的宠妃。
“娘娘,忙碌了一早上,先吃口饭吧,小心把身体拖垮。”
陈嬷嬷从正殿出来,直接迎上了淑贵妃。
淑贵妃瞧了她一眼,勾唇点头,随后看向米春道:“你先把人送到皇后娘娘那里,本宫随后就到。”
米春应下:“是,娘娘。”
餐桌旁,陈嬷嬷正给淑贵妃布菜,淑贵妃突地开口:“父亲那边有消息吗?遥之怎麽样了?”
陈嬷嬷的手突地顿了下,张了张口却不知该说什麽。
良久后才道:“丞相来信说,公子是个不孝子,从今往后,丞相府没有这个儿子,也请娘娘不要再寻找公子的下落,我问了来人,说是丞相已经将外出寻找公子下落的人召回。”
淑贵妃蹙眉,冷哼一声,沉沉道:“遥之惹得皇上大怒,父亲便马不停蹄地放弃了这个嫡子,当真是迫不及待,我猜啊,莲姨娘在府中不定怎麽在父亲枕边吹风呢,还有母亲,定然是受了不少苦楚。”
她挂念母亲,却碍于身份不能出面解决。
陈嬷嬷瞧出了淑贵妃的失落,突地啓唇:“但是娘娘,今早,魏国公府传来消息,说是您舅舅一路往东渡的方向去了,奴婢猜测……”
淑贵妃擡眸,若有所思,良久后道:“近两日母亲有去找过外祖吗?”
陈嬷嬷犹豫再三,还是开口:“前两日公子消失时,夫人去过魏国公府,但是被魏娘子赶出来了,还说魏国公并未在府中,甚至还提及当年的伤心事,回去后夫人便一蹶不振,病了好几日,近两日才好转。”
淑贵妃冷笑一声:“迎安还在宫中时,舅母千方百计将信件送进宫,只为让我在皇上面前说起她娘家哥哥,想让我在宫中为她娘家哥哥谋份差事,她分明知道后宫不能干政,却还是这样做了,还不是怕父亲耿耿于怀当年的事,不肯帮她,现如今我家出了事,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求到了她头上,她若是出手帮忙了,我才要意外呢。”
陈嬷嬷叹了口气。
“魏国公心软,这些年虽然明面上没有与娘娘和公子有过交流,但是却总是暗地里关注你们,他还是关心你们的,不然也不会让您舅舅去东渡打探公子的下落。”
提及魏国公,淑贵妃眼底闪过一丝失落。
年少时期,她是最清楚母亲有多期待亲情的。
京中之人乐道,父亲母亲的婚姻是段佳话,当年,丞相娶妻,魏国公并不愿意,因为当日的丞相不过是一个小官,与当时的国公府实在是地位不相配,要不是两人坚持,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宗瑶荷和宗遥之了。
大婚当日,淑贵妃娘家舅母恰逢生産,魏国公夫妇心系女儿,却还是留在了府中照看舅母生産,但由于胎大难産,孩子没生出来,舅母却捡回一条命。
自那以后,舅母便不能再生育,不久后,京城中流言四起,所有人都说是父亲母亲大婚沖撞了魏国公府,将舅舅不能再有嫡子之事归于母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