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褚给老人行了个礼,老人立马回了过去,礼仪更恭敬些,“不敢不敢。”
“叫师父。”秦王说。
秦铮照着父亲的意思喊了声“师父”,并给他鞠了个躬表尊敬。
老人回礼后,仔细看了看秦铮。秦褚右手搭上秦铮的肩膀,道:“梁叔,这是犬子,秦铮。”
老人点点头,秦王继续道:“今日让他拜您为师,您教他文学上的道理,读读书总有好处。”
“放心,老夫心里有数。”
秦铮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俩人讲话,这老人他没见过,但又好像见过。
他记不清了,秦铮把他全身上下都看了一遍,他留着白胡须,穿着打扮朴素,手上配了把扇子,上面写着“静心”二字。
秦铮想这扇子还挺好看的。
忽然一声“秦铮” ,他本能的应声,听见父王说:“以后你梁师父教你读书,有什麽问题得要好好请教他,明白吗?”
“明白。”秦铮说。
秦王放下心来,和梁叔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
“走吧,孩子,”梁叔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摇晃着扇子扇风,“即日起,你正式步入正轨,不得再任性胡闹。”
“我知道的,师父。”
听见秦铮叫自己师父叫的如此生硬,便咧开嘴笑了几声。
秦铮不懂这老头子在笑什麽。
莫名其妙。
——
梁叔领着他来到了一处无人地,这地方冷清又诡异,眼前的楼层很高,秦铮叹为惊讶。
梁叔打开大门,里面的陈设布置却精致的很,干净整洁的地板,和这楼房的外表截然不同。
再往里走,更壮观了,一面墙的书籍,不止一面,左右两边全是。秦铮更惊讶了,他不敢想象这里会有多少本书籍卷轴。
能看完吗?要看到猴年马月?
紧接着梁叔把他请到一间小屋,一张矮桌,对立坐垫,摆着茶具和五子棋。
“坐。”
秦铮听话的坐了下去,梁叔很快给他泡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顺便问:“你父亲有具体的介绍我吗?”
“没有。”
梁叔点点头,喝了口茶后道:“倘若你觉得唤我师父很僵硬,你便可以唤我梁老头子吧。”
秦铮眨眨眼再点点头。
“今年虚岁多少?”梁老子问。
“十三。”秦铮答。
梁老头子盯着秦铮看,一脸的稚气还未散,孩子般的童真样。
梁老头子笑着轻轻摇摇头,叹了口气。秦褚是下定决心了。
——
秦铮每日都去藏书阁念书,日子一久他发现这个梁老头子挺有意思的,教了他很多人世间的道理和文学上知识。
父亲也会每日教他练剑,稍微没达到父亲的要求,就会说教秦铮。说多了秦铮也不欢喜,在他想要回嘴时,梁老头子都会在旁边说:“静下心。”
秦铮静了静,平複下来了。
日以继日,秦王看着秦铮和以前越来越不一样,他想那天快来了。
秦铮十五岁那年,秦王亲自给他束发。
圆镜里束起发的少年有了年轻时秦褚的模样,秦铮还有些不习惯这样的自己。
秦王对小五道:“去把东西取来。”
小五答应了一声就快步离开了。
片刻后,一把锋利的冷兵器到了秦铮手里,造型精美绝伦,剑柄刻了“静”一字。
一看就是梁老头子让父亲刻的。
“秦铮,把这把剑日日带在身旁,”秦褚拍他的肩膀,“要是爹不在了,这把剑就是爹,明白吗?”
“明白。”他开口回。
“你现在是束发的年纪了,就要像剑柄上'静'字一样,遇事不要慌张,得冷静,把自己静下来了,脑子才清醒,才能成大事。”
秦铮闻言,记下了父亲的话。随后,向秦王鞠了个躬。
——
十九岁那年,秦铮跟着父亲发起了谋反战争。
皇帝手忙脚乱,根本毫无防备。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皇家贵族被杀了个精光。
皇帝临死前方可看清了秦褚野心如此之大,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什麽都来不及了。
秦王与旭王还在对抗。
在还没谋反之前,这俩人是酒友,一起谈天说地,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如今以敌对的方式相见,太讽刺了。
旭王没想到秦褚是这样的人,恨的牙痒痒。
俩人都亲自出战,旭王站在秦王面前的不远处大喊:“秦褚,你是个叛徒!是整个大晋叛徒!”
秦王轻蔑一笑,叛徒又怎样。
“秦褚,我们之前还约定过要一起为国效力,助皇帝稳固江山!难道你都忘了吗!”
秦王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旭兄,那只不过是谎言把戏,白日梦早该醒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