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腰村,流传最早是一百多年前一群从北边逃难来的流民,为了避世,来到志远县天门山中,在其较平缓的山腰上建立了一个小村落。
随着时局动荡,半腰村接纳了越来越多的流民,巅峰时达到了近千人的规模。
而也是这个时候,发生了奇怪的事情,那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华夏大地还在日寇的侵犯之下。半腰村虽然地处偏僻,却也逃不了日寇的魔掌。
日寇时常来半腰村扫荡物资、拉壮丁,一些人不堪其扰,便前往天门山更深处寻求出路,大致去了有一百来号人,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村落都在上演。
只是很奇怪的是,在这批人离开两个月后,有几个离开的人又回到了半腰村,并且四处宣传他们在天门山的深处中找到了一处神秘的沃土。
他们穿梭于村巷之间,用激动而又略带神秘的话语,向每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诉说着自己的奇遇:在天门山最为隐秘之处,他们竟发现了一片世外桃源——那里,野菜遍地,野味丰饶,更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足以滋养整个村落,让村民们摆脱饥饿与贫困的枷锁。
他们这次回来,正是因为去的一百来号人中一大半是妇孺老人,他们想找更多的青壮村民一起去开发那片沃土,这样不仅能满足日常吃喝,甚至可以过上天天吃肉的生活。
村里很多人都动了心。我的大伯与二伯,两位家族中的砥柱,为了家中老小的温饱,毅然踏上了寻觅希望的征途。
我还记得他们临走前,跟我说过,会带着许多许多的野味回来,让我们所有人都不在挨饿。
然而,日子如细沙穿过指尖,悄无声息地流逝。一日复一日,一月又一月,直至秋风再起,冬雪将至,大半年的光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滑过,却未见他们归来的身影
村里人都急了,有人说他们定是遇上了鬼子被拉去做拉壮丁,也有人说,他们是被山神抓去做了祭品,更有人说山里有个前朝的金矿,他们都去被拉去当了黑矿工。
可无论哪一种,都无法平慰那些失去家人的村民的心。
家中的氛围变得异常沉重,父亲与大伯、二伯的亲人,心中满是忧虑与不安。
夜深人静时,微弱的烛光下,是他们紧锁的眉头和无声的叹息。少了两位兄长坚实的臂膀,家中的生计愈发艰难,每一餐都显得那么珍贵而又沉重,如同行走在刀锋边缘,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深渊。
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困顿的年代,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生存的重量,每一道未归的身影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
村里很多家庭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他们决定再派几个精壮的汉子带上猎弓、砍刀这些简易装备闯入深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幸好,我的父亲为了家中十余口妇孺并没有加入到队伍中去。但我大伯的长子,阿明哥却跟着去了,他希望至少带回大伯的遗体,让母亲能再见大伯一面。
可结果,这一去就是十多年的了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