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中莲叹了口气道:“可惜海天不在这儿。还是我出去吧。”她自忖亦无取胜的把握,但却不愿把困难推给别人。
群雄尚待磋商,竺尚父己在朗声说道:“素闻峨嵋少林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如今我已领教了法华上人的深湛武学,意欲再向大悲老掸师请教少林寺的绝世神功!”他不待群雄这边推出人来,先自向少林寺的方丈指名挑战了。
大悲禅师合什道:“善哉,善哉!竺施主谬赞了。少林寺幸蒙历代祖师遗荫,传下七十二门绝技,但贫僧愚鲁,所得无多,这‘绝世神功’四字,贫僧是愧不敢当,若有机缘,贫僧也愿意向当世高人请教。”
大悲禅师已然接受了对方的挑战,谷中莲想要阻拦也来不及了。
这一下比刚才更为震动,要知大悲禅师的年纪虽然比法华上人小几岁,但他以少林寺方丈的身份,这地位却又比法华上人更高一层。少林、峨嵋、武当、氓山,虽然同称中原四大门派,但少林寺有一千多年历史,却又为各大门派之首。少林寺的方丈,历来都是被奉为武林领袖的。
场中起了一阵骚动,随即平静下来,静得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人人都在凝神注意,要听竺尚父如何划出道儿。
竺尚父缓缓说道:“老禅师客气了。竺某山野鄙夫,不敢在高僧面前无孔,只想请老禅师抖露一手少林寺的上乘武学,让山野鄙夫开开眼界。”
这番活的意思即是要与大悲禅师“文比”,各人表演一手绝技,让天下英雄评判,看是谁强谁弱。
但少林寺的绝技有七十二种之多,哪一项绝技最足以代表少林寺的深湛武学呢?
众人正都在心里猜想,只见大悲禅师已走出场心,说道:
“好,施主有命,那么贫僧就先献拙了。”取下了一串牟尼珠,这串牟尼珠比普通和尚的念珠长得多,共有三百六十颗,只见他把手一杨,登时便似洒下满天珠雨!
这一边大悲禅师以“天女散花”的手法,洒出了三百六十颗牟尼珠,转瞬之间,在那一边三丈多高的石壁上忽地现出十二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耀眼生辉。
原来这十二个大字就是大悲掸师那三百六十颗牟尼珠嵌在石壁之上,砌出未的!
牟尼珠虽然不是很易破碎之物,但倘若是用力摔在石上,也会碎裂的。如今这三百六十颗珠子居然都嵌入石中,无一碎裂,而且还砌出字来!这是何等功力!何等眼界!
大悲掸师所抖露的这一手,可说是把少林寺最上乘的内功与最高明的暗器手法熔于一炉,表露无遗了!
群雄倘若不是亲眼看到,恐怕谁也不相信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武功。在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片刻之后,登时发出了震撼了山谷的喝彩声。
众人惊奇稍定之后,再细看那石壁上佛珠砌出的字句,这十二个大字,排成四行四个短句:“斩无明、断执着、起智慧、证真如。”
这十二个字可说是包含了全部上乘佛理。佛家认为人的“无明之火”是由贪、瞋、痴三念构成,痴即“执着”,又是三念之中最根本的“烦恼之源”,故所以佛家的修为要讲究先“法心魔”,亦即是要斩了“无明”,斩了“执着”之后,一个人才能生出大智大慧,终于达到了彻悟真理的境界。这境界亦即“真如”。
谷中莲曾研读过佛经,懂得这“佛谒”的含义,心中暗暗赞叹:“大悲禅师不但是抖露了上乘武功,而且是藉机点化这魔头了。”
群雄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武功的较量上,要看竺尚父还能使出什么功夫可以胜得过大悲禅师这手“佛珠烃嵌”的神功,只见竺尚父背负双手,如有所思,一步一步地走到那峭壁之下。
在全场注目之下,竺尚父合什躬身,拜了一拜,说道:“老禅师禅机妙理,竺某拜领嘉言。”
这几句话说了之后,只听得呼呼风响,珠光闪烁,石壁上的佛珠忽地都飞了出来,宛如繁星点点,从天而降,转眼间都落到竺尚父手中,给竺尚父又串成了一长串的佛珠,恢复了原来形状!
竺尚父捧着这串佛珠,走到大悲禅师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老禅师这串牟尼珠弃了可惜,也令竺某不安。拜领嘉言,奉还佛珠。请老禅师恕我狂妄之罪,鉴谅我的心迹。”正是:
各显神功惊俗世,珠还壁合拜嘉言。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二回双剑纵横生死斗一声霹雳破疑团
原来竺尚父是用最上乘的劈空掌功夫,不过,把劈空掌的推扫之力改为吸引之力,把石壁上的三百六十颗牟尼珠全都吸了出来。
难得的是,这三百六十颗牟尼珠被他的掌力吸出,一颗都没破裂!而且这石壁还是离地三丈多高的,会使劈空掌不算稀奇,但像他这样的内功深厚,却是当真足以惊世骇俗了。
一个是飞珠嵌壁,一个是取珠还原,究竟是谁的功夫高一些?群雄实在难以判断。
倘若是只论艰难的程度,则似乎竺尚父的“取珠还原”还要难些。
不过竺尚父却是很有礼貌,他并没有要群雄作出比较,只是恭恭敬敬的把那串佛珠奉还大悲禅师。
大悲禅师接过佛珠,合什说道:“善哉,善哉!但求竺施主妙悟禅机,老纳也就甘拜下风了。”其实若这两人,各以上乘武功比拼,鹿死谁手,实难逆料。但大悲禅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泯了争竞之心,他之显露神功,并不在于折服对方,而是心存点化。
他所说的那几句沽,也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以大悲禅师的身份,尽管他不是真的输给对方,但既然说出了“甘拜下风”四字,已是足令群雄相顾失色,心怀不平,同时也感到了这个强敌更难对付了。
竺尚父虽然“拜领嘉言”,但却不肯罢手,仍然站在场中说道:“少林、峨嵋、武当的惊人绝技我都已领教过了。我此来只是意欲切磋武学,不知还有哪位高人愿意赐教?
还是等江大侠回来,再约期比试?”言下之意,他闯过了雷震子,法华上人与大悲禅师这三夫之后。所有的武林豪杰,除了江海天一人之外,都已不在他的眼中。
谷中莲按捺不住、站了起来,正要出场,哪知钟展已是抢在前头,先向竺尚父挑战了。
钟展的话倒是说得爽快得很:“我算不得高人,阁下也未必算得天下第一。大悲禅师是谦虚礼让,‘甘拜下风’,我可不能‘甘拜下风’!咱们也不必划出什么道儿,最好是尽展平生所学,决一胜负!”
天山派的武功融会各家之长,精深博大,只因僻处西陲,名头才不如少林、武当之响亮。其实若论真实本领,天山派的高手绝不在中原各大掌门之下。天山派上一代的掌门唐晓澜就是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手,享誉数十年的。钟展是得唐晓澜衣钵真传的大弟子,武功可想而知。
竺尚父哈哈笑道:“钟大侠果是快人快语!竺某素仰贵派威镇武林的三大绝技,如今可以全部领教,这正是最好也不过的了!”
天山派剑法融会各家之长,百余年来,号称天下第一剑法;天山派的内功心法足可以与少林寺达摩祖师所传的易筋洗髓内功并驾齐驱;还有一样“天山神芒”乃是天下威力最强的晴器,剑法、内功、暗器合成天山派威镇武林的三大绝技。昔年唐晓澜就曾仗这三大绝技,折眼过大魔头孟神通,恶斗过三百年前一代武学宗师乔北溟的隔世弟子厉胜男。如今竺尚父一开口就点明了要领教天山派的三大绝技,显见他不但熟悉武林故事,而且是胆气豪雄,有备而来!
钟展的地位也许不及少林寺的方丈大悲禅师,但这场比斗,却更加引人注意。因为与会群雄,十九是中原的武林人士,少林寺武功之高强,他们都是熟知的,但天山派的三大绝技,他们却没见过,唐晓澜当年的事绩,他们也只是听得父老所传而已。因此人人都是抱着一份好奇心,要看唐晓澜的衣钵传人,如何施展这三大绝教?同时也要看竺尚父又有什么奇妙的武功,用作抵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