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的夏日绵长,八月底,暑气仍浓,连着好几个高温天。
户外工作者有高温假,37摄氏度,工地爽快地安排建筑工人停工,午后烈日炎炎,街道寂静。
但这个城市还是有人在全年无休地当牛马。
下午两点,午休时间刚过,四川省乒乓球训练馆进满了运动员,“乒乒乓乓”声不绝于耳,即便教练的目光没有细密地铺满每一张训练球桌,大家够自觉,鲜少有人偷懒。
肉/体凡胎还是太难对抗大自然的高温。
小队员们免不了嘴上抱怨两句。
“热死了,真的太热了,啊啊啊啊,我这汗就没停过。”
池野挪到场边,豪放地一把抓住毛巾往湿透了的头发上来回揉,安抚小队员,讲:
“莫得办法啊,空调吹出来的风影响球的旋转和轨迹,会打飘的,这啷个办。这样,每过个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给你们开一会子哈,室内有凉气了再关。”
“嗷——”大家还是没什么精神。
池野年纪不大,5岁开始练球,出成绩出得快,早早地进了省队,已经是省队里的“老人”了。颇为侠气地觉得对新进队的小孩子们有照顾的义务,联系小卖部买了一箱冰镇过的饮料,“呼哧”抬进来招呼众人。
“哥请你们喝水昂,不舒服就跟教练请假,别中暑了。”
“谢谢野哥!”
十六岁的少年,吃住基本不要钱,省队月月有津贴,再偶尔打打商业赛拿土老板们赞助的奖金,能过得很滋润了,池野隔三岔五请队友喝水不心疼。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买他的账,有几个人嫌他“收买人心”的作风,热得狗喘也不去拿冰水,背过身嘀嘀咕咕。
池野毫不在意,有害羞的刚选拔上来的小孩儿犯腼腆,他便拿了水递过去。
“小亮,接着啊。”
孙亮应声,他是省运会后刚选拔进省队的,没来几天,从绵阳到成都,做人做事谨慎地提起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