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还是何夫人?
是县衙的差役来报的信,不过是请您去见何夫人。
明蓁有些疑惑,若是何夫人有事找她,根本不需差役来报吧。她不敢耽搁,转身先去了县衙。
果然,进了县衙后堂,明蓁这才发现何夫人不止请了她,还有不少县城绣庄以及绸缎庄、成衣铺子的东家掌柜。
何夫人,明蓁来迟,还望夫人恕罪。
何夫人一脸的笑意,知道你今日为夫送考,便是来迟一些也无妨,快坐下吧!
明蓁应是,被丫鬟引着在何夫人左侧的下首坐下。
看着人都到齐了,何夫人这才说起正事。
此次将大家找来,是有一件喜事要告知大家。何夫人顿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呷了一口茶。
底下众人都有着着急,互相看了一眼,不知到底是何喜事。
见大家如此,何夫人嘴角微微浮起一丝笑意,这才放下茶碗,慢条斯理地开口。
远嫁南疆的长宁公主归宁回宫,坐船经运河一路游玩进京,皇上有旨,令沿途官府接驾。公主府的长史传信来,两个月后大概就能经过我们台县,长宁公主要在台县停留数日。
众人忙齐声道喜,公主凤驾经过台县,知县大人接驾有功的话,定能得到奖赏。说不准还能直接官升一级,这果真是喜事。
何夫人自然也是这般想的,她笑着和众人说起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和当今圣上虽不是一母所出,但她自幼由太后娘娘抚养成人,和圣上的感情极为深厚。当年,为了家国大义,长宁公主舍弃太后为她精心挑选的驸马人选毅然远嫁南疆,此等情怀令我等钦佩。长宁公主嫁入南疆十几年,此次还是首次回京归宁,沿岸州府谁也不敢怠慢,都力求事事精益求精,将本县最好的东西呈给公主。
明蓁听何夫人这么说,心中已然有数了。若是能将自家春华堂里的东西呈到公主面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不仅是明蓁,在座的不少人都猜到这层意思。江均瑶忙抢先回道:何夫人,我们杨家绣铺愿意为接驾公主尽一点微薄之力。
何夫人淡淡一笑:公主行宫用到的物件都务必要精巧、美观还要新颖有特色,我今日召集诸位来,便是商议此事。你们各家都可以将自己的看家本事拿出来,绣屏、绣画、或是其他一应摆设你们皆可进献,若是能得公主喜爱,与你们的铺子也是大大有益的。
长宁公主一路出行,所用到的物件皆是出自宫中,民间之物寻常近不到她身边的。
但是绣屏、绣画之类赏玩的物件,公主闲暇之余说不得会把玩一番,沿路各州府也多是进献这些东西。
众人领了命,都急于回去筹备,毕竟时日太短了些,须得抓紧一些。
明蓁一直留在最后,刚才上茶时,丫鬟曾悄声给她传话,何夫人有事单独与她说。
江均瑶原本也想赖着不走,但何夫人直接开口撵人。
杨少奶奶还不快些回去准备,杨家绣铺的绣娘手艺精湛,我可是等着你们绣铺在公主面前拔得头筹呢。
是,均瑶一定不辜负夫人厚爱。
江均瑶无奈,只得告退,但是临出门时还是恨恨地瞪了明蓁一眼。
厅内没有旁人了,何夫人先笑着问起陈霖淮考试之事。
今日霖淮考武举,你定是十分牵挂吧?
明蓁亲密地和何夫人抱怨起来:谁说不是呢,夫君这个考生倒是镇定得很,反倒是我比他还要紧张。
何夫人轻笑出声,当年我家大人考科举的时候,我也是如此,日日为他担着心。如今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又轮到为儿子担忧了!
京中的武生试也要开考了吧,难为夫人还要为着台县的政事操劳,何公子回京备考不知如何了?
何家也是京城的世家大族,何修之的籍贯留在那里,肯定是要回京参加武生选拨的。
何夫人叹了口气,家中子弟众多,多是走科举正途。修之不喜读书,本就被长辈不喜。如今回京考武举,更是不被重视,哪里有人会多关照他。
世家大族便是如此,家中子弟众多,只有才学出众之辈才会受重视。这些都是何家家事,何夫人也是心里实在担忧儿子才多说几句,明蓁自是不好跟着多说什么。
何夫人也觉察到自己说这些有些不妥,便轻咳一声掩饰过去。
我留你下来,是有些话想嘱咐你。你还年轻,对长宁公主大概不甚了解。宫中贵人的喜好虽不是我们能打探的,但有些事宫外也有耳闻。长宁公主最喜画美人,也喜爱收集美人图册。
多谢夫人相告!
虽然这些事明蓁也可回家去问母亲,但何夫人能主动和她说这么多,明蓁已是很感激了。
两人坐着又说了几句闲话,明蓁便告辞离开了。
有了这一桩事,明蓁也顾不得忧心陈霖淮的武生试了,她回到铺子里就忙叫来李娘子和桂香一起商议。
这几个月来,桂香的成长是最快的。原本她就经常在集市上摆摊卖货,如今进了铺子,招呼客人之事也难不倒她。她嘴甜又善于察言观色,不少夫人小姐都喜欢由她来接待。
去了济州一趟,桂香更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对铺子的经营也提出来新的想法,就连李娘子也是赞赏不已。
明蓁和她们说起公主凤驾莅临台县之事,这二人也是一样激动。
若是公主能看中咱们铺子里的物件,那咱们春华堂的名气就更大了,将来便是去济州开铺子都有底气了。
桂香这话说到了明蓁的心里,她也是这个想法。春华堂绝不会只拘泥于在台县的一家铺子,她也想像曹家喜铺那样在各地开铺子。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如今先要将进献公主的东西准备出来。
李娘子,你有什么想法。
李娘子考虑了一下,两个月的时间太短了,给公主献礼定是要精益求精的,也只够做一副桌屏了。公主驾临的时候,已是初夏,进献几柄宫扇也是可以的。
明蓁也是这般考虑的,估计其他家也是这样的想法,想要出彩,咱们便只能在绣样上下工夫了,这个回头还是我亲自画。李娘子,这两个月绣铺手艺最好的孙绣娘就不要给她安排活计了,到时候进献的绣品交给她来做。
李娘子觉得其实还有更好的人选,犹豫了一下,她终究没有开口:是,回头我就按少奶奶交代的来办。
处理好绣铺的事情,大半日已经过去了,眼看着武生试的文试也要结束来了,明蓁忙去考院外去等陈霖淮。
到了时辰,考院门大开,第一个走出的便是陈霖淮。
明蓁忙迎上前,夫君,你出来了,累坏了吧?
陈霖淮一脸的轻松,没什么好累的,原以为文试还要写几篇策论的,我还特意提前请教了岳父。没想到只要默写几本兵书即可。我半日便完成了,剩下半日便睡了一觉,无聊至极。
明蓁哭笑不得,走吧,父亲在铺子里等着我们了,他还在鸿兴楼定了酒席,就当是提前为你庆贺了。
陈霖淮半点都不谦虚,蓁蓁,我也定给你考个案首回来。再加上武试还有三场,若我每场都是头名,是不是也是连中小三元了。这样没给你丢人吧!
见他居然还提起小三元之事,明蓁不免哭笑不得,他这是非要和孟玉堂比较了。
明蓁哭笑不得,只好哄他道:是,我夫君最厉害了,岂止是小三元,你这已经是小四元了。
陈霖淮得意地哼哼起来,蓁蓁觉得他厉害就好。
两日后,武童生的文试名次也张榜了,陈霖淮果真中了第一名,紧接着便是在校场进行武试的比试。
对陈霖淮来说,武试更加简单。放眼望去,那些通过文试的人,大半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武试第一场考马射,弓箭、马匹皆由官府准备,上面标有名号。众人抽签选到属于自己的马匹,按照名号在校场纵马一回合,发箭射中百步之外的箭靶。
陈霖淮的名号比较靠后,他在一旁默默看着其他人考试,只觉失望不已,连一个堪和他做对手的都没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