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父亲纵容,他也不敢如此胆大包天。治理黄河大堤的百万两白银,家中可是没有见过一分。他既是有本事私吞,便要有本事处理好此事才是。
清明张首辅皱眉有些不满,你们是手足兄弟,即便此事都是清连的错,如今到了这个时候,你怎能袖手旁观?你若是这般,我怎能放心将咱们咱们家一大家子人交到你手上。
张清明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父亲想要怎么做,我听父亲的就是。
张首辅的神色凝重,声音有些阴冷。
皇上如今对我们张家起了防备之心,若是你四弟的事处理不好,被景王抓到了把柄,皇上定会借此机会发难。他本就不愿立六皇子为太子,若是清连出事,到时恐怕太后都无法阻止皇上立景王为太子了。
若是景王登基,不用张首辅细说,张清明也能想到等待他们张家的会是什么。
如今我们只能先下手为强,陈霖淮的身世便是我们的突破口。他若是盛家人,便是逆贼之后,景王隐瞒包庇此事,便是有谋反之心。
第119章
当年盛侯爷因何而死张清明再清楚不过, 他本有些心虚,可是转念一想,那些事除了皇上也无人知晓。
这么多年, 皇上都要不曾为盛家平反, 此时若是再说出真相,有损皇上的名声, 皇上定不会这么做。
好,那便按照父亲所说行事。
张家父子商议妥当, 便吩咐投向张家的一名御史在早朝时将陈霖淮的身世揭发了出来。朝中众臣初闻陈临淮是盛家后人俱都有些震惊,要知道当年盛家军的威名可是世人皆知的。
周御史更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他最先站出来为陈霖淮辩护。
简直是荒唐!陈霖淮乃是武状元,他的身世乃是皇上亲自查验过的,岂会有假?
周大人, 你与那武状元乃是姻亲, 定然会包庇于他。说不准此事你也是知情的, 伙同姚家一起欺瞒皇上。
此事周御史还真是毫不知情,姚思礼就是怕会牵连他, 所以并未告诉他真相。
大殿之上,姚思礼自然也是张家一系的官员攻击的对象, 都认定他是故意隐瞒的。
姚思礼自然是不认, 他态度不卑不亢。
臣当年将长女许给陈霖淮之时, 只知他是同村乡绅陈家之子, 并不知他的身世有何疑议。
皇上, 姚大人这话就是狡辩。臣提议将姚家和陈家的人都收押起来交给大理寺审讯。
大殿上的众人争论不休,都在等着皇上的决断。
隆成帝神色冷然, 开口质问道:刘爱卿、张爱卿, 你们来告诉朕, 陈霖淮所犯何罪?
禀皇上,陈霖淮若是盛家之子,便是逆贼之后,论罪当诛!
逆贼之后?
隆成帝的声音带着怒意,这谋逆之罪是由诸位爱卿来定吗?
皇上这话大有深意,朝中大臣俱都是一惊,忙跪下请罪。
皇上恕罪!
隆成帝那里却是甩袖而去,根本不理会身后跪了一地的大臣。
早朝上发生的事,很快便传到了明蓁的耳中。叶灼华亲自来找明蓁,想要劝说她离开。
王爷离京之时,曾经嘱咐过我,若是遇到危险,一定要将你们母子送出京城。如今,张家对表弟的身世发难,皇上的心意不明。为了你和昭哥儿的安全,我先让人送你们去平州。
明蓁却不打算走,她也有自己的考量。
多谢叶姐姐!可是我和昭哥儿不能走。张家揪住霖淮的身世不放,无非是惧怕景王殿下和霖淮查出证据来,到时他们张家无法脱罪。他们手里本没有切实的证据,若是我和昭哥儿此时离开,反倒是坐实了这件事。张家便会以此事为借口来发难,势必会影响淮州那里的事。
叶灼华也考虑过这些,但她更担心明蓁母子的安危。
今日早朝之上,皇上的心思不明,没有直接降罪。可是张太后那里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她若是逼迫皇上治霖淮的罪,肯定会对你们母子下手。
若真是那样,我们母子又能逃到哪里去?
况且明蓁的父母亲人都在京城,她和昭哥儿逃了,他们要怎么办?
两人商议了半天也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
这样一来明蓁的行动就受到了限制,姚思礼特意嘱咐女儿,不可一个人随意外出。
这对明蓁来说并非是什么难事,她本就不喜应酬,除了去铺子平日里也很少出门。况且昭哥儿还小,明蓁初为人母也放心不下,守在孩子身边也不觉得难熬。
外面的事明蓁可以不管,可是宫中的传召,明蓁却不可能置之不理。
寿安宫中的太监总管亲自来陈家传了太后的口谕,宣召明蓁入宫。
陈夫人,你快些随奴才进宫吧,不要耽搁了太后娘娘歇息!
李公公且慢!
周氏忙开口叫住他,面色有些焦急。
李公公,小女刚出月子不久,身子还未康复,家中还有稚子要照顾。可不可以让我代她进宫面见太后她老人家。
娘明蓁忙出声阻止,太后娘娘宣召的是我,您去怎么可以呢?
李公公的声音阴冷尖锐:姚夫人,您也是朝廷命妇,难道不知太后老人家的脾气?她宣召的是陈夫人,若是您去了惹怒了她老人家,娘娘怪罪下来老奴可吃罪不起!
李公公放心,不用我娘去,我随你一起去见太后!
明蓁知道该来的怎么也躲不掉,她命人招待李公公,自己回了后院去换衣装扮。
周氏心急如焚,蓁蓁,你不能进宫!张太后此时宣召你,怕是会对你不利!
娘明蓁轻声安慰她:娘,您放心。如今皇上并未治我夫君的罪,我还是皇上亲封四品诰命夫人,张太后也不能随意给我定罪名。况且还有爹和舅父在,若是我迟迟不归,便烦请他们去面圣讨个说法便是。
至于叶灼华那里,明蓁不打算让她知道。叶灼华如今怀有身孕,需要万分小心。若是为了此事进宫去求太后,定然会吃苦头,明蓁最怕的就是她有个什么闪失。
将家中的事情交代完,明蓁跟着李公公一起进了宫。他们前脚刚走,周氏也忙打发人去户部衙门送信。
明蓁不是第一次进宫了,相比较以往进宫时的压迫感,这一次她的心中无比坦然。
李公公一路将她带到寿安宫门前,宫人进去通传,不多时,张太后便宣她进内殿来。
殿中不只是张太后一人,张皇后端坐在太后身侧,望着明蓁的眼神满是嫌恶。明蓁视而不见,只依着规矩,不慌不忙的施礼问安。
妾身姚氏见过太后娘娘!见过皇后娘娘!
殿中鸦雀无声,两道目光落在明蓁身上,无声的打量着。
许久才有一道苍老的声音道:起身吧!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明蓁应声,缓缓抬起头,神色坦然的迎向张太后打量的目光。
果真是绝色,比起景王妃来也丝毫不逊色。若是当年选秀时在宫中见到你,哀家定会给你指一门好亲事,如今真是可惜了!
太后娘娘过奖了,妾身万不敢当!
张太后的目光犀利,打量着明蓁的举止。见她神色自若,回话时也是不卑不亢,不禁皱了皱眉。
姚氏,哀家这话绝不是作假。哀家知道你和陈霖淮是在台县乡下成亲的,你乃是官家之后,当初嫁给他真是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