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也是即将当爹之人,对陈霖淮这话他是不信的,但也没有拆穿他。
确实是聪慧,和你小的时候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表哥还记得我小时候的模样?
自然是记得的,你刚出生时,舅母也让我抱过你呢!
景王说着话便将腰间的一块祥龙玉佩取下,递给昭哥儿。玉佩水润剔透,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明蓁忙开口道:王爷,不可!昭哥儿还小,这太过贵重了
不过是个小玩意,我也是昭哥儿的长辈,给他个见面礼是应该的。
既然景王这么说了,陈霖淮也就不再推拒。
那我就替昭哥儿谢谢他伯伯了。
见他收下了,景王这才满意。
眼看着时辰不早了,众人也不再耽搁,启程准备返回京城。这一路上有景王带来的兵士护送,很是顺利。
到了城门口,明蓁和叶灼华打过招呼便分开各自归家。虽是才刚离开几天,明蓁却觉得格外想家。
那日被锦衣卫损坏的院落已经修整完毕,就连落在窗棂墙砖上的箭痕都消失不见了,家中依旧是往日温馨的模样。
只是陈霖淮却没有时间在家中多待,张首辅一系如今都被收押,还有一堆的事等着他去处理。
蓁蓁,景王将整顿京畿大营之事交予我负责,这几日我在营中的事务较多,怕是不能陪着你和昭哥儿了!
明蓁自然是体谅他的辛苦,夫君放心去忙吧,家中一切都有我呢!
陈霖淮心中愧疚不已,自从两人进京之后他陪伴明蓁的日子明显少了,更不要说照顾昭哥儿了。
好在终于扳倒了张家,等到他为亲生父母报仇伸冤后,便可以多些时间陪伴家人了。
送走了陈霖淮,明蓁便和母亲翘首期盼父亲归家。她听陈林辉啊说了,父亲从狱中出来后,便回来衙门当值,一颗都没有歇息。
一直等到傍晚时分,姚思礼才从户部衙门下值回家。
周氏特意在二门处准备了火盆和柳枝为他去晦气,又准备了艾草水为他沐浴更衣后,收拾利索了这才回到正厅和儿女们一起用晚饭。
姚思礼很是无奈,他虽不在意这些,但为了让妻女安心,也只好随他们去。
第126章
在牢中这几日, 有家里人四处打点,姚思礼并没有受太大的折磨,可是明蓁见了他依旧是心疼不已。
父亲, 您在狱中这些日子受苦了, 怎么不在家中多歇息之日?
为父没事,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为父怎能在家中躲懒。
周氏也恼他不听劝告:户部难道只有你一个人不成?你被关进狱中这些日子也没见朝中的政事被耽误了。
姚思礼依旧是一副温吞的模样,夫人此言差矣, 正是因为前一阵子张首辅等人谋逆牵扯到不少朝臣落马,如今朝中才会堆积了这么多的政事。皇上和景王信任我等,我等更当尽心尽职才对。
周氏知道姚思礼做事素来认真,自己是怎么劝也劝不住的,也只好叹口气, 任由他去。不过周氏趁着大家都在, 又提起另一件事。
蓁蓁, 如今你已经出了月子,女婿也回京了, 等明日我和你爹就搬回家去住了。
姚思礼很是赞同,这些日子户部的事务多, 回家去住我处理公事也便利些。
明蓁心中虽是舍不得父母离开, 可也知道他们住在自家确实有些不便。父母本就是为了照顾她和昭哥儿才搬来陈家的, 如今也不好整日劳累他们。
明蓁这里答应了, 周氏第二日便着急搬了回去。好在两家离得并不远 , 明蓁带着昭哥儿回去看父母也很方便。
现在张家人已经伏法,明蓁出门终于不再受约束了。但她还是同以前一样, 除了去铺子里并不喜应酬。
如今康王被囚, 张家倒台, 京中不少官员都是战战兢兢地,唯恐牵连到自家。
有不少人家已经开始四处打点,想要到景王那里求个恩典。
可惜的是景王妃回京后便闭门养胎,众人寻不到门路,只好从景王身边的近臣这里入手。不少人都想上门和明蓁套近乎。对这些人,明蓁也是一概婉拒。
张首辅康王等人谋逆一案,经过锦衣卫和三司审理了半个月,终于有了结果。张首辅被定下谋逆、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等数项大罪。
锦衣卫从张家抄捡出黄金现银有几千万两之巨,珠宝玉器、古董字画更是不计其数。还有全国各地的铺子田产未曾核实详细。
这么多的财产靠着张家人的俸禄以及祖产是根本积累不起来的,绝大部分是张家人贪污以及收受的官员贿赂。更有甚者,锦衣卫还查出不少张家的管家在外欺压百姓抢占民田的案子。
至于当年盛侯爷被污通敌卖国之事,也被锦衣卫审理的清清楚楚。
张清明一开始是拒不交代这事的,后来吕济良亲自出马,也不知和他说了什么,张清明便认了罪。
三司将张家所犯之罪整理抄录后上奏给皇上,很快皇上的旨意便颁布了下来。
张清明兄弟被判了斩刑,张首辅因为年迈,皇上并未将他处死,而是将他贬为庶民,流放西北苦寒之地。
张家所犯的下的罪行被昭告天下,一时间受过张家欺压的官员和百姓都跟着交手称赞。
张家人都受到了惩处,康王也一样没有逃过。他虽是皇上亲子,但却和张家合谋毒害皇上,弑父弑君更不能饶恕。皇上给他赐下了一杯毒酒,命其自尽。
此次谋害皇上的主犯均已被治罪,按照道理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景王在淮州治理水患,平复当地的民怨,又带领兵马进京救驾,桩桩件件都是大功。
可是这一段时日以来,皇上只是命景王替他处理一些政事,并未对景王有任何褒奖,甚至绝口不提立太子之事,这不免让朝中官员困惑。
就在众人觉得圣心难测之时,皇上突如起来的一番举动让朝臣更是惶恐不安。
皇上居然在早朝上颁下罪己诏,诏书中重提当年皇上御驾亲征那场战事,将战场上盛侯爷英勇杀敌,舍身救驾的事迹公诸于众。皇上自责当年因为自己的私心偏宠外戚,君臣相疑,让盛侯爷死后蒙上污名。
皇上一道罪己诏为盛侯爷洗刷了污名,又提起了陈霖淮的身世,称他乃是忠臣之后,屡次救驾立下大功,特赐陈霖淮承继安西侯的爵位,将昔日的安西侯府归还予他。
太监读完这道罪己诏便有大臣跪下劝谏:皇上,万万不可呀!此道诏书若是昭告天下,于皇上圣明有损,望皇上收回此诏!
不少朝臣跟着附和:望皇上收回此诏!
隆成帝这一次态度却是很坚决:诸位爱卿不必再劝了,朕意已决。朕德行有亏,愧对天下臣民。景王才智出众、勤政爱民,故朕决定禅位于景王。礼部速速择定吉日,举行禅位大典。
相比较于罪己诏,皇上要禅位于景王更让朝臣大惊,虽然朝臣都明白,这皇位早晚会是景王的,但谁也没有料到会这么快。
这一次被康王和张家下毒谋害,隆成帝虽是没了性命之忧,但却元气大伤,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退朝后,他江景王召到书房,特意叮嘱他道:禅位之事,朕意已决,你也不必上表推辞,这江山只有交到你的身上,朕才放心。
景王不置可否,面上依旧没有多余的神色。
江神医说,父皇要少耗心神,静心休养才是!
朕的身子自己知道,只有将这些事安排好朕才能原谅自己。隆成帝忘了一眼依旧无动于衷的景王,又苦笑道:朕知道当年的事是朕对不起你母妃和你舅父,景儿,你真的不能原谅父皇吗?
父皇能让母妃和舅父重新活过来吗?
隆成帝哑口无言,愣了片刻,他又开口为自己辩解。
景儿,身为君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朝堂后宫都需要权衡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