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对明军士气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从此往后,明军将领但凡碰到他们,都会心惊胆战如惊弓之鸟,唯恐重蹈沐英覆辙的。
干掉一个沐英,可比攻下下龙关容易多了。这下就连思伦发也兴奋起来,感觉祖先保佑、此战必胜了。便听他沉声下令道: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绝对不能让沐英跑了!”
于是西南大地上的两支最强军,不约而同的朝着同一个战场进军。
在那里,他们将既决高下,也分生死。
……
而身处那战场中央的定边城,艰苦的战斗依然还在继续……
其实刀厮郎求援之后,战场上着实消停了几天。可很快刀厮养便给他哥送信说,大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要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赶在大军抵达前,先靠自己的力量打下定远城来。这样他们也好帮他说话……
当刀厮郎得知,大王居然已经全国总动员后,就知道弟弟说的没错。
于是他又变了卦,强令刚刚喘了口气的士兵继续攻城。而且这次他也不管什么锡剌兵还是仆从兵了,为了保住老子的命,通通都给老子上!
在一批不听号令的官兵被处决后,麓川军只好重新开始进攻。
城内,筋疲力尽的明军也只好奉陪到底了。
打到后来,双方都彻底麻木了。好像一边生来就是为了守城的,另一边生来就是为了攻城的。
不流尽最后一滴血,誓不罢休……
第一一零一章 王爷的信
战至此时,定边城已经彻底面目全非了。
放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几乎没有完好的城墙。要不是汉人自带泥瓦匠技能,不停的修修补补,这里早就变成一座废墟了。
其实现在看上去,也跟废墟没什么差别。蓬头垢面、全身乌黑,与乞丐无异的军士们,靠坐在瓦砾遍地的女墙上,一个个神情麻木、两眼发直,人不人,鬼不鬼。
这场漫长而残酷的鏖战,已经把他们的体力、精力甚至是感情,都彻底榨干,甚至看到主将过来巡视,都没几个站起来的。
“都起……”当值的百户刚要下令,胡泉却摆摆手,声音嘶哑道:
“不用了,都什么时候了,给大伙儿省点力气吧。”
“哎。”那百户点点头,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胡泉指着他腿上脏兮兮的绷带问道:“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那百户想笑,但面皮已经不太听使唤,最后只是呲了呲牙。“多亏了军医院的神药,放在以前,我这样的伤根本没救。”
“是啊,没有周王殿下,咱们可能都死了。”胡泉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开战至今,全军上下谁不是一身的伤?就连他这个主将,也已经身被数创,最重的一处在左肩,深可见骨。
幸好皇医寺军医署多年来开发出了各种伤药,其中尤以一种黄色的注射液最为神奇,把伤口处理干净,一针打上去,基本就能避免感染,南征以来,不知挽救了多少将士的性命,这次也不例外。
“伯爷,听急救站的大夫说,药已经用完了?”有士兵忽然问道。
“是。”都到这时候了,胡泉也不隐瞒,点点头道:“常用药都已经告罄了。”
“已经连吃好几天马肉了,我们也断粮了吧?”又有人问道。
“还能再坚持三天。”胡泉苦笑一声道:“三天后,杀死敌人就不要扔回去了。”
“……”将士们登时毛骨悚然,他们也只是听父辈说过,当年曾经缺粮到吃人的地步。但现在已经是洪武十八年了,这一代明军可没有此等恐怖的经历。
“伯爷,你吃过人么?”又有军士问胡泉。
“……”胡泉怔一下,摇摇头:“没有,当年洪都是个大城市,总能找到吃的。”
顿一下,他岔开话题道:“放心,真到了那光景,我第一个来。”
“……”但这样的回答,并不能让将士们感到安慰,有军士忍不住问道:“伯爷,咱们到底要守到什么时候?”
“快了。”胡泉回首远眺,定边城背后就是澜沧江。江水滔滔,不见一叶扁舟……
“又是快了,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连个援兵的影子都没见到。”将士们便抱怨起来。战争带来的麻木是全方位的,包括对上下尊卑的漠视。
“相信我,我会带你们活下去的。”胡泉却依然不遗余力为将士们加油鼓劲道:
“我从洪都之战得到的经验是,其实越绝望的时候,希望也就越大。”
“这是何意?”将士们不解问道。
“因为转机一定会出现,每多坚持一日,就距离转机更近一天!”胡泉沉声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