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担心路上会被人撞见,他们还都改穿了蒙古袍,又带了好些个已经归降的蒙古人。
但进山之后才发现多虑了,牧民看到他们纷纷避之不及,根本没人会查问他们的来路。
“舅,这是啥情况?”常茂小声问蓝玉。“莫非我们有什么不妥?”
“别慌,正常。”蓝玉看一眼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大外甥,沉声道:“几十个部落窝在庆云山里,已经大半年了,关系肯定很紧张。看着不是自己部落的,谁敢往前凑?”
“倒也是。”常茂恍然道:“咱们的老百姓也怕当兵的,何况他们还是分锅吃饭。”
“嗯,所以别慌里慌张的,你越是张扬,反而越安全。”蓝玉点头道。
“怎么个张扬法?”常茂小心翼翼的问道,他虽然是老行伍了,但真正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还是头一次,紧张的不要不要。
“按你平时的样子来,稍稍收敛点就行。”蓝玉看他一眼,淡淡道。
“……”常茂一脑门子黑线。
结果一行人在山中走了一整天,还经过了两个部落,愣是没人认出他们的真实身份。
天黑时,蓝玉已经率众来到了伏黑山北麓。
之前就说过,这里是元军防御明军的前线阵地,地势十分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有沈王忽勒图,和他弟弟忽勒瓦两位猛将镇守,明军冒然攻打,势必损失惨重。
但那是从正面攻打,如果能绕到背后,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忽勒图兄弟压根没想到,会有人从背后攻击自己。他们可是给大伙儿看门的呀!
……
所以他们在北麓的布防极为稀松,甚至可以说不设防,只有一道木栅栏区隔营地内外,营门处一队士兵看门而已。
跟用石头堆砌了数道防线,还设有壕沟、拒马、箭楼等一体防御工事的山南麓,简直有天壤之别。
因此当明军忽然从黑暗中杀出时,守门的元军还没来得及示警,就被乱箭射死,然后明军打开营门,潮水般涌了进去。在蓝玉的率领下,直插忽勒图在中军的王帐。忽勒图在睡梦中听到外头的动静,先是吓了一跳,以为明军打进来了。
但再一听,发现声音是从北边传来的,便松了口气,心想只要不是明军怎么都好说。
这时忽勒瓦满脸惊慌的冲进来,忽勒图呵斥道:“慌什么,又不是明军杀到了,天塌不下来。”
“就,就是明军杀到了!”忽勒瓦惶急道:“营里都炸了锅了,怎么办啊大哥?!”
“胡说,明军怎么会从北面杀来,他们长了翅膀不成?”忽勒图却是不信。
“我怎么知道,你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忽勒瓦急得把忽勒图直接拉出了王帐。
只见外头火光四起,喊杀震天。蒙古兵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忽勒图登时呆若木鸡,却依然不相信来的是明军,不停摇头道:“肯定是有人叛变了,要拿我们向明军邀功。”
“大哥,别管他们什么来路了,现在该怎么办啊?!”急得忽勒瓦直跺脚。
“没法办了,已经炸营了……”忽勒图苦笑一声,指着四面八方的乱兵道:“这局面神仙来了也没救,只能全军撤退到安全的地方,重新收拢部队。”顿一下道:“可是我们能往哪撤?”
“是啊,没地儿撤。”忽勒瓦点头道。他们就是最外围的防线了,又是从内线被攻破的,硬撤的话只能撤出庆云山了。
而庆云山外都是明军啊。
这时忽勒图却咬牙拿定了主意,低声对弟弟道:“赶紧让人开南门,我们去庆州!”
“啊?”忽勒瓦惊得合不拢嘴:“庆州,那不自投罗网吗?”
“不,叫主动归降。”忽勒图摇头道:“快点,晚了就只能当俘虏了……”
“唉!”忽勒瓦愤懑的长叹一声,只能听哥哥的了。
庆州、通辽之战,对纳哈出所部的打击十分沉重。不仅掐断了他们的退路,还让他们对明军产生了恐惧,抵抗意志也变得十分薄弱。所以大青山之战,两个蒙古王爷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就选择了投降。
这次忽勒图兄弟在被踹营的第一时间,就决定逃跑……而且是逃去明军大营投降。
是以蓝玉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就占领了伏黑山,俘虏了没来得及逃走的纳哈出所部一万人,以及牛羊无数。
唯一的遗憾是斩获太少,还不到三千人。主要是元军投的投,跑的跑,根本不给他们送人头。
这要是在远离大本营的草原里,蓝玉的斩获就是一万三千人,但庆州城近在咫尺,他出发前王爷还反复叮嘱,不要杀俘,不然他就再也别想上战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