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放学,李万里迫不及待绕去学院门口。李星和摊位上没客人,他正坐着绣帕子。学院门口不让大声叫卖,李星和乐得清静。本就是脸皮薄的人,估计喊不出来。
这样就就不错。有客人就卖竹签,没客人就绣帕子。一人赚两份钱。
李万里很好奇,精品竹签是怎样卖给马坤和苏必先。等李星和偷摸说完,他哭笑不得。这是瞎猫撞到死耗子。
马坤家境富裕,为人阔绰,又是个不注意细节的人。确实是个冤大头。在现代社会,可以提前标记,老了卖保健品给马坤。
而苏必先,妥妥学霸一枚,对诗词爱到不行。
“剩下的七个打算怎么卖?”李万里不会过多干涉。摆摊都是李星和在做,由他拿主意最好不过。
一百文,是李万里的建议价。李星和当然可以不接受建议。
李星和小声说:“还这样。穿的好的,我让他自行说个价。不低于一百文我就卖。这是哥你以前说过的。那什么,老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李万里,“是姜太公。”
镇上开蒙的书院有四间,学子众多。另有夫子单独开设的私塾,但私塾学子数量少,没必要去。小街小巷的也不安全。李星和打算四间书院轮流各摆两天。
夏国建国几十年,历任皇帝重文。考上秀才,可以去县学学习。县学为朝廷开设,前三十名可免学费。县学在县城,离镇上有一段距离。
李万里准备争取前三十名的免学费名额。前十名,不止免学费,每月还可以从官府领到一两白银以及一天一升米,偶尔还有鱼肉油盐。但李万里有自知之明,不敢想。
两兄弟闲聊许久,一文钱一个的书签卖出去五个。其他的无人问津。李星和有些失望。第一桶金冲昏了头脑,他对第二天的摆摊充满期待。谁知道,只卖出去几文钱。
李万里安慰,“本就是无本的生意,放宽心即可。再不济,还有李有田家赔的十两。今年过个肥年。”
李星和一想也是。一条帕子两文钱,他一天最多绣两条。一天就是四文钱。现在,摆一个多时辰能赚五文钱,又不耽误绣帕子。他怎么还给嫌弃上了。
冷风吹过,两人一阵哆嗦。
李万里,“等放假,我去买两张厚被子。今年好猫冬。”
“冬被多贵。买些棉花回来,自己缝就是了。我和娘都能缝。”李星和说,“昨天那一两银子够了。去年冷得整夜睡不着。好在今年赚了些钱。今晚回家,我跟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