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有了大功在身(1 / 1)

但对于远离河渠的田地的居民来说,情况就比较悲惨了,如果不给麦子进行冬季灌溉,来年可能颗粒无收,没有收成连稻种也买不起,一年的努力就这么白费了。

泽州除了宁山卫还有一些军田外,其他居民几乎都靠租种王府和缙绅的田地为生。

租种田地的地租是固定的,无论地里收成如何,租金是一分也不能少的,这样的灾年,居民往往种了一年地,收成只够交租。

王府和缙绅们并不关心田地的收成如何,不仅如此,他们连水利也不管,泽州历来繁茂,历代以来水利设施都相当便利,各处沟渠也都畅通无阻。

自从嘉靖年间以来,官府对疏浚水利就不再重视,百年下来,除了靠近河岸的田地,原本的水田也变成了旱田。

靠近河岸的都是王府、缙绅家里的旁支远亲在耕种,而远离河岸的则没有人组织他们来疏浚沟渠,百年下来,旱田越来越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干旱,主要是因为没有人关心水利。

城池里的道路修整完毕后,大王霸天虎又下令,即日开始修整城外的道路和各处水利。

泽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尽管历经战火洗礼,但在此地生息繁衍的居民依然众多。

城内忙碌非凡,勤劳的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储备了足够半个月食用的粮食。

不仅如此,盐价下降,棉麻布匹的价格也比其他地方至少便宜了一半。

看着手中的纸币越来越值钱,泽州最贫困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跟随流寇的生活竟然比在大明时期要好得多。

谁家没有几个农村的亲戚?家中粮食储备超过十天,百姓们自然就会想要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筋骨,为接下来的劳作积蓄力量。

生活稍微宽松了一些,休息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要去乡下探望一下老亲戚。

一个月后,原本严禁粮食出城的禁令有所放宽。

原本严禁粮食出城,现在允许携带五升粮食出城,于是许多在城内工作的百姓小心翼翼地用布袋装上五升粮食,准备接济乡下的亲戚。

在泽州这样的地区,农民的数量总是多于土地。

由于山陕河南的逃难民众众多,在这种耕作条件下,十亩土地由一家人耕种和由三家人耕种的差异是巨大的。

受到农具和科技的限制,大明的一个农户,一男一女两个壮劳力最多只能精心耕种六亩土地,再多就无法管理了,要么六亩精心耕种四亩粗放管理,要么就都管理不过来。

最新小说: 我机器人,种地![星际] 天仙之红尘行 这篇都市文的打开方式不对 然而师尊已经看穿一切 毒系女配修魔录 锦衣醉江湖 萨摩耶幼崽是读心小骗子 桐花万里丹山路 我以武神之名横扫都市 漫步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