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她从魏婶子那里听来的,当初那仆役过来芜河村时可有好些人瞧见了。
五十两银子找姑娘小哥儿沖喜,还白送一套宅院,若不是那家主人实在伤得太重,怎麽可能没人答应。
这才多久就醒了。
“是,”董念点头道,“早上都已经能下床走动了,就是瞧着身体忒弱,估计要将养好些时日了。”
“伤得那麽重,是该好生养着了。”
钱婆婆愣愣跟着点头,忍不住在心里感慨,这一沖喜,居然家里一个两个都见好了,这祺哥儿果真是好福气的。
芜河村不大,乡里乡亲间向来藏不住秘密。
才只是清早工夫,清珞醒来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芜河村。
董念心情极好,回家麻利做了两道热菜,一道鱼头汤,一道汆鱼丸。
鱼头汤里加了早上用黄豆新换来的豆腐,鱼丸则是用刀刮下鱼肉,加猪油姜葱汁搅拌入水汆成丸子,最后再加上虾皮和紫菜,添上满满的热汤。
用两只海碗盛了菜,董念一路听着村人的恭喜,若不是担心饭菜放凉了,恨不能再多听上一会儿才好。
旧宅里没有桌椅,不过靠在竈台边倒也凑合了。
鱼汤鲜美,鱼丸软弹,阮祺吃得整个身子都暖和了起来,回头却发现对面人似乎心不在焉。
青年吃饭的动作极慢,眉目疏淡,姿势松散随意,过于出衆的气质,甚至会让人忽略他此刻的容貌。
不止阮祺望过去,就连董念也停下碗筷,悄悄捅了他一下。
阮祺疑惑。
董念恨铁不成钢,只能轻咳了声,自己先开口道:“对了,之前忘了问,你是哪里人,父母都是做什麽的,怎麽一个人跑到芜河村这边了?”
清珞回过神,擡眸道:“我家在外地,无父无母,先前遇到仇家,重伤后流落到村子附近。”
“仇家?”董念顿时提高了嗓音。
“都吊起来风干了。”
董念和阮祺一齐望过来。
“意思是,都已经死光了。”清珞温和道。
对方声音太过冷清,董念没来由打了个寒颤,却也暂时放下心来。
他们这儿说的“外地”一般指的都是关外,而既然是关外出身,那倒也不奇怪对方肯留在他们这种小地方了。
又确认了对方年纪与阮祺差不多,先前没定过亲,是靠祖业谋生的,读过书,会写字,董念终于再没什麽不满意的了。
就以要到县里医馆为由,留小两口自己在屋里说话。
目送董念离开,阮祺有些过意不去,凑过去轻声道。
“对不住,我自小在大伯和伯母身边长大,堂兄在外地当兵,伯母对我总要更操心些,不是故意盘问你家的事。”
清珞并不介意被人盘问,心底只想着那傀儡仆从究竟去了何处。
按照常理,他如今已经苏醒,傀儡仆从应当第一时间赶来才是,结果对方非但蹤迹全无,更是半点回音也没有。
估计要麽就是已经损毁,要麽就是灵气耗尽,被迫在某处现出了原形。
“无妨。”清珞伸手从阮祺的脸边抚过,再次感受到一缕仙灵之力回渡到自己体内。
……看来他之前猜测得没错,回渡过来的仙灵之力果然能帮助他缓解伤势。
只是两人间的姻缘线太浅,必须有切实的身体接触才行,不能隔着衣物。
清珞将手收回,语气自然道:“往后既然要在一起生活,总要问清楚了才是。”
阮祺连忙捂脸,耳尖也跟着红透了。
“你你你要喝汤吗,我再给你盛碗鱼汤去。”
瞧着他手忙脚乱地去竈台上盛汤,清珞倚靠在墙边,忽然觉着借养伤在凡间待上一段时日,似乎也不错。
第4章
早上收拾了竈台和碗筷,阮祺便去魏婶子那里取了今天要缝补的衣裳。
只有五件,都是孩子的外衣,估计是玩闹时弄破的,肩膀和膝盖处都撕开不小的豁口。
“小孩的衣服?”清珞倚在窗边问。
“嗯,”阮祺点头,扯了针线开始缝补衣上的破洞,“拿给我缝的,一件能赚三四文钱。”
阮祺大伯是猎户,家里农田不多,基本伯母一个人就能忙完了,平日里连做饭都不需要阮祺插手。
他能做的最多也不过是打扫下房间,或者找点零碎活填补家用。
当然,说是填补家用,但过去大伯一家从来不肯要他的钱,甚至偶尔还会多给他一些。
阮祺手里的钱基本都能自己存下来,等到过年时买料子做衣裳,或者淘换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清珞偏过头,百无聊赖看面前人的动作。
阮祺针线利落,不仅将衣上的破洞补好,还在破口处缝上新的花样,有的是野菊,有的是苍兰,指尖大小的花簇,简单却不失精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