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皎无疑是生得极好。她肖似怡和郡主,肌肤白皙,五官姣好,眉眼精致,杏眼清澈动人,眨眼时面含无辜,笑起来时又像邻家少年,不自觉让人亲近喜爱。
春风宜人,湖庭两畔杨柳依依,少年郎鲜活明媚,使人无法忘怀。
谢仙卿第一次见到陈皎,便是在这样的场景下。
他心情微舒,眼眸含笑地注视着她,挑眉道:陈世子风趣。
长安不算大,太子贵人事忙,自然不可能谁都认识,但他却听说过陈皎。
前几日永安侯被国子监的夫子堵在朝堂外,一群人因为陈皎的文章争论,永安侯厚着脸皮自夸,义正言辞地声明自家儿子文章写得极好,只不过其他人不懂欣赏,把国子监的夫子气到唾口大骂。
那时太子恰好路过,出于好奇,扫了眼这位陈世子的文章。
想到那篇被国子监夫子用鲜红的笔迹写出狗屁不通的文章,谢仙卿忍不住笑了笑。
事后他随口感叹永安侯拳拳爱子之心,没想到数天后,自己会见到这位引发争执的当事少年。
陈皎还不知道亲爹坑了自己一把,导致她已经在未来上司面前暴露了学渣的属性。
引荐给太子后,陈皎便算是正式加入太子党这个团体,过程十分顺利。毕竟这件事可大可小,王时景虽然说要替陈皎引荐,回家后却也是禀报了自家父亲祖父。所以早在此次右相寿宴前,太子便早已收到了消息。
永安侯府虽然人丁稀薄,关系网却十分复杂,老侯爵曾经征战沙场,带过的副将是如今禁卫军统领,怡和郡主身为大长公主的女儿,在政治方面天生便有自己的立场和人脉,永安侯更是如今朝中大臣。
在几位皇子夺嫡斗争激烈的关键时刻,太子党们当然不会拒绝永安侯府的示好,所以此刻众人对待陈皎的态度都还算友好和蔼。
在太子面前,他们很乐意展现自己对新人的友爱和关照。
恰好太子面前的茶盏见底,陈皎立刻手疾眼快地替太子添上茶,还顺手用指尖碰了下杯壁,然后才退后一步。
她动作机灵,整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仿佛自己已经做了上百次。就连太子身边做惯了这种事的人都没来得及阻止。
给太子添茶倒水这种事,在平时都是被人抢着做的,如今被陈皎这个半路杀出来的陈咬金抢了位置,利益相关,大家看向对方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
你一个最晚加入工作项目的,不想着老老实实做事情,居然一上来就对领导邀功献媚,抢了项目助理的活出头!
这谁忍得了?
工部周侍郎眼高于顶,最先决定给陈皎一个下马威,笑里藏刀地挤兑了句:在右相府上,陈世子难道还担心招待不周?
这句话问的非常有水平。陈皎若回答不是,则承认她是故意为之,会在太子心中落下虚伪的形象;陈皎若回答是,则得罪了太子母族右相府等一干人。
其他人也冷眼瞧着陈皎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暗中看戏。就连对属下之间的明争暗斗视而不见,悠然饮茶的太子也微微侧目,等待着陈皎的回答。
少年性情鲜活,相比于圆滑的老臣,谢仙卿难免偏爱宽容几分。更何况这位陈世子年纪稚嫩,说不准都听不出这话中的坑
没想到被为难的陈皎听到这话后,心中一喜。
在众人的目光下,她神情一凛,义正言辞道:虽然知道,我却还是要亲手试探一番才能交给太子。太子殿下乃万金之躯,国家的栋梁,臣子的希望,若因为小事耽误了身体,那是百姓的不幸,社稷的损失啊!
所有人:
太子一口茶没喝进去,差点呛住。
作者有话说:
女主彩虹屁成精,大家都懂的hhh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白石郎曲》
第4章
谢仙卿默默端起茶杯,喝下对方倒的那杯茶,遮掩住自己刚才的失态,嘴角却不自觉微微上扬。
王时景介绍的这位永安侯世子,有点意思。
其他人也无语凝噎,被陈皎这个答案哽住了。
虽然清楚奴仆不可能给太子上滚烫的茶,可陈皎这番行云流水的动作下来,就让人感觉她很诚恳,加上她这番话,周围其他围观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这小子,是他娘的劲敌啊!
太子身边的谋士出身权贵,自持文人风骨,对这位储君从来都是委婉吹捧。即使是夸赞奉承,都是隔着十八道弯那种,生怕被人看出自己是在讨好储君,一不小心背上佞臣的名号,遗臭万年。
以至于太子身边,还是第一次出现陈皎这种吹彩虹屁如吹水的存在。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陈皎,可大家莫名感觉到这位未来同事似乎不是什么善茬啊!
随着日后的相处,大家很快便会发现他们的预感成真了。
在众人的控诉的目光中,陈皎怡然自得,坚决站在太子身边不动。
她对自己刚才手疾眼快添茶的动作非常满意。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太子,但陈皎一点都不害羞。
当小弟,第一条就是不要脸。大哥碍于身份不能做的,小弟要帮忙做,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右相是太子外祖父,但太子事务繁忙,今日并未打算留下用席,此刻陪众人闲谈片刻,便起身离开。
太子走后,宴席散场后众人也纷纷离去,陈皎也要回府。路上她回忆反思自己今天和觉得和未来顶头老板的第一次面试,表现得非常成功!
从右相府回来后,陈皎一路欢快,临了还去西街的楼里提了壶祖父最近提过的新酒。虽然平时差个仆人便能随时买到,但孙女专程买的自然意义非凡。
同一时间,永安侯府上。
怡和郡主正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拿着丝帕,以手扶额。旁边的永安侯站立在侧,同样面色凝重。老侯爵安静坐在上首,桌子上摆着一盘花生米,他时不时剥一颗丢嘴里,姿态悠闲淡然,眼角余光偶尔扫过大门的方向。
怡和郡主原本打算通过大长公主的关系,将世子介绍给太子。没想到女儿有本事,能自己钻研走通了右相府的路子。右相乃是太子外祖父,相比于自己的关系又近许多,怡和郡主便放弃了之前的打算,全凭女儿主意。
等陈皎带着小厮进门时,便发现永安侯府的人早已在等着她。
一见到陈皎,永安侯夫妇便急切询问今天陈皎和太子的会面情况,就连随意的老侯爵也丢开了花生米。
既然决定押宝太子,便是将身家性命系在了太子身上。陈皎和太子初见,留下的第一印象便非常重要了。
等陈娇说完今天的情况后,怡和郡主蹙眉,担忧道:皎儿你今天表现冒进,太子手下的谋士会不会联合起来排挤你?
永安侯亦面色沉重,显然有此担心。他也养着许多门人,自然也清楚底下人的圈圈绕绕。陈皎今天在太子面前表现不错,可就怕以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排挤她。
陈皎喝了口水,惊讶道:为什么排挤我?
她睁着一双杏眼,摊开手,义正言辞:我是来加入这个家的,又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其他人:
陈皎说得却是真话。她只是想要讨好太子,又不是搞内斗,大家团队中的一直目标,应当是和谐共进,帮助太子登上大位!
真的要斗,也是等太子登基后再开始。
陈皎今天观察了一圈,发现太子身边的人基本都在朝中就职,是通过科举的臣子,和自己这种学渣一看就不一样。
尽管他们今天挤兑自己,给她一个下马威,但陈皎并不生气。
因为这群人有真才实学,能够帮助太子分忧解难,在朝中排除异己。他们要走的是忠骨宏梁路线,以后是要高官厚禄,青史留名,造福百姓万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