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知道的,世子表哥是太子最宠信的人了。
在关语灵心中,男儿建功立业便是为家中姐妹撑腰的。陈皎如今在长安城都鼎鼎有名,她走出去到处都有人讨好她。
说关语灵愚笨,却又有几分小机灵。
若是从前看见她这样,陈皎或许生气之中,也会生出几分好笑,认为对方是少女心性天真。
可现在,当陈皎看见关语灵执迷不悟,她却只剩下失望。
陈皎忽然想到,自己当初因为怜惜表妹境遇,所以替她遮掩那些事情,究竟是对是错?
如今关语灵被养得胆子越来越大,想一出是一处,就连太子都敢随意攀谈。这样下去,必然会惹来祸端。
又或者事情已经发生了周侍郎、陈游礼。
若不是因为关语灵争强好胜出言讽刺,陈游礼也未必能发现真相。
关语灵固执己见,陈皎眼神渐冷。
随便你如何。
她看着关语灵,冷声道:我虽不是你的亲兄长,却也惟愿你好,只希望你记得谨言慎行,三思后行。
说完,陈皎便走了。
她自认仁至义尽。
人各有命,别说只是表妹,就算是亲妹妹如此固执不听劝,她也管不了。
关语灵看着陈皎的背影,低头眼泪流了出来,眼中有不满又有迷茫。
她不明白自己只是问问,世子表哥为何会如此生气。
一场大火掩埋了所有痕迹,陈游礼的消失并未引起轩然大波,长安中只有极少数人关注到这件事。
刑部侍郎整理理完近日的案件,深夜歇息时,听见一旁的妻子嘀咕近来长安近况。
永安侯府的表小姐性子厉害极了,一个未出闺阁的小姐,青天白日在府外与侯府的男客吵翻了天。幸好上次怡和郡主带她参加宴会,咱们没有凑上去。
否则结了这门亲,咱们府上真就是没有宁日了。
听到这句话,刑部侍郎摇头失笑。
他们家中不能和永安侯结亲,岂是因为这种事?真正的缘由是他暗中替五皇子办事,永安侯府却是太子党,两家自然无法结亲。
他闭上眼,闲聊问道:你怎知道这些?
长安城中许多人都知道了,听说那男客在工部替太子办事,还是陈世子的亲眷
刑部侍郎刚闭上的眼陡然睁开,眉目紧蹙。
谁都没想到意外来得那么快。关语灵被邀请参加贵女间的宴会,期间离席意外坠落湖中,恰好被偶然路过的男眷救起。
据说她被救上来时,衣衫不整,被湖水打湿的衣物紧贴身体。
此事一出。永安侯府几乎是被架在了火上烤。
永安侯府屋内,关语灵正在哭闹。
我不嫁!我不嫁给他!
救她那人是宴会主人家的远亲,说是今日有事偶然路过,但这话关语灵根本不信。
自己被人推下水,下一秒这人便出现在后院,然后闹得人尽皆知。关语灵再傻再天真,也知道自己被算计了。
关语灵哭闹得要上吊,永安侯府气氛也十分沉闷。
老夫人坐在上首,拍着桌子,骂道:蠢货!
怡和郡主板着脸,很是不畅快的模样。最近长安都流传着这件事,她出门都会被问到,所以干脆不出门了。
除了她们,其他人的心情当然也不会好
为了避嫌,永安侯和老侯爷几乎从不过问寄住在家中女眷之事。但这件事闹得长安沸沸扬扬,他们也不得不问起怡和郡主。
内院的事情都是怡和郡主在管,出了这么大的事,在旁人眼中她难免要负责任。
永安侯双手背在身后,愁眉苦脸:她一介孤女,来长安不久,你怎的不亲自跟她一同去。
长安城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贵女间的恩怨勾心斗角,高门宅院中阴私事,以及政党间的博弈假若此次怡和郡主在旁看顾一二,或许关语灵也不会这么容易中招。
怡和郡主冷笑道:我是她娘还是她的侍女?她去哪里都要我跟随?
长安贵女时常办宴,关语灵参加也不知道多少次,这也是为日后交际做准备。怡和郡主从前便是如此过来,更没理由和立场去拦。
谁的帖子都敢接,谁的帖子都敢去!她胆子大到敢独自赴会,便机灵些!否则便老老实实在家呆着!
事发至今,永安侯早已查清楚。刑部侍郎是五皇子的人,按理说他们身为太子党本不会相交,却不知道关语灵何时与对方家中女眷相交,又如何接到的帖子,还直接大大方方地去了。
查到真相后,永安侯的人几乎要吐出一口血。
他们最初本以为是小女儿之间的勾心斗角,却没想到居然是被五皇子的人算计了。
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一旦关语灵嫁过去,便是五皇子一派,永安侯府就算不会退出太子党,也难免遭到太子的忌惮。
五皇子此举,无疑是想要挑拨离间侯府和太子间的联盟,算计陈皎在太子党中的前程地位。
想到女儿被连累,怡和郡主心中怒意便忍耐不住。
怡和郡主何等人,性格高傲,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便是女儿,其他人都得往后靠。一个寄住的孤女,平时如何出格她都能睁只眼闭只眼,却没想到对方会惹来这种非议害家人被连累!
说到后面,怡和郡主站起身,对着永安侯道:我从前替她找了多少儿郎她都瞧不上,现在出了事便来埋怨我!我自认问心无愧,今日你们谁敢说我半句,大家都别想好过!
若是换做其他人,怡和郡主必定还会继续狠狠嘲讽骂上一顿。可这人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孙女,婆婆对她向来不错。她此刻也不方便说得太过。
饶是如此,她也是黑着脸坐在那里,对永安侯横眉冷眼,挑剔找茬。
怡和郡主发了好大一通火,屋内几人安静如鸡,被骂的根本不敢吱声。就连陈皎都缩着脑袋,挪动屁股藏到她祖母身后。
事发之后,老夫人的脸色便非常难看。
关语灵是她的侄孙女,也是她当初因为同情对方,做主接来侯府。如今出了事,她心中便酝酿着怒火。
她摇头道:怡和说得没错。此事是我的责任,你们谁都别怪她,要怪便怪我。
永安侯磕磕绊绊,解释道:怎就如此了呢?我不过是问一问。
滚!怡和郡主白了他一眼,看见你就烦!
所有人:
有了怡和郡主这通怒火,永安侯的气氛也稍稍轻松了些,不像之前那么沉闷压抑。
提亲的人便在门外,老夫人叹气道:人各有命,既是她自己的选择,也就如此罢。
老夫人不排斥娘家侄孙女追求想要的东西,甚至非常欣赏对方敢于行动,毕竟当年她也是如此才能博到现在。
但只有野心和欲望,却没有匹配的心智和手段,这种行为只会连累家人。
陈皎倒是不太赞同。对方明摆着是算计利用,能做出这种事的人人品堪忧,关语灵嫁过去能有什么好结果。
她出声道:她若是不愿,便算了吧。等风头过了,再给她另外挑门好夫婿。
老侯爷从头到尾都没说话,此刻抬起眼:提亲的人便在门口,今日内全长安都会知晓。
五皇子有意算计,怎么可能轻飘飘让此事过去。
更何况权贵高门间,八百年的事情都能记着,更别说这种丑闻了。就算再过几十年,关语灵恐怕都会被拉出来做反面例子,怎么可能如陈皎所说会被轻易忘记。
陈皎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咬牙道:要不我把她娶了?反正她要继续做世子,便不可能一辈子不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