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切和沈云这么一名微不足道的禁军军士,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沈云在宫城上站了一个上午,终于等到轮戍的时候,一位身着大红色官袍的须发皆白的老者,于甲士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宫城边缘的军营。
“领侍中,三公尚书,博临县侯顾炎,奉太后懿旨,即刻起,调左威卫精锐,前往招福寺,此乃调兵之虎符,请校尉速速整军随我前往招福寺。”
这名老臣虽然年迈,但是中气十足,他长长的头衔念出来后,负责看守宫墙的校尉连忙拜倒,接过虎符勘验后,立刻将沈云这批刚刚从宫墙上换下来的禁军军士编组,随着顾炎向招福寺而去。
沈云的心头犹如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方才还悠然地在宫墙上看戏,转眼就被抓了壮丁,他轻叹一声世事无常。
一国执政太后被刺,其背后的暗潮汹涌,注定要将无数无辜之人卷入漩涡,在调查期间恐怕没办法返回家中了,一想到这沈云更加头疼了。
在这仓促之际,沈云也只能让一名相熟的士兵给妹妹沈瑶带话,吩咐她这段时间不要外出,老老实实待在家中。
当顾炎领着麾下精兵抵达招福寺时,那里已有两位朝中大员在静候着了。其中一位,身着与顾炎相仿的大红官袍,威严中不失庄重;另一位则稍显年轻,一袭紫袍加身,更添了几分书卷气与灵动。
这两位大人,皆是以谦卑之姿迎向顾炎,红袍大臣先行一礼,声音清朗而恭敬:“下官廷尉卢俊,拜见顾公。”
随后,紫袍大臣亦步亦趋,其声沉稳有力:“京兆府尹崔町,拜见顾公。”
沈云跟在顾炎身后,目光掠过二位官员,心中暗自心惊。
廷尉是负责刑名司法的官员,掌审理判决、参议案例律条、收捕罪犯,调查太后遇刺案件自然是理所应当。
而京兆尹则是掌治京师,主管京畿地区治安以及司法的最高长官,对洛京城中发生的大小事都有管辖权,更何况太后遇刺,此等震动国本之事。
顾炎轻轻颔首,双手悠然负于背后,言语间透露出一股威严:“太后懿旨,明令廷尉大人主理此案,京兆府辅弼,老朽只是奉命保护招福寺,防止宵小惊扰了寺内神佛的清修。”
听罢,两位官员相视一眼,皆是心照不宣。他们久经宦海,又怎么相信窦太后派遣顾炎这等重臣至此,只是单纯守护寺庙那般简单?其中深意,只怕远非表面所见。
廷尉卢俊倒是面色坦然,他出生名门范阳卢氏,是不折不扣的九姓望族,自卢俊踏入仕途以来,便以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著称,只要自己秉公办案,任凭风雨飘摇谁也抓不到自己的把柄。
反观崔町,面色阴沉,眉宇间难掩深深的忧虑。他虽同属九姓高门博陵崔氏之后,却只是家族旁支,好不容易升迁至京兆尹,尚未来的及尽情领略那春风得意的滋味,治下就出现这等惊天逆案。
尽管太后懿旨,此案由廷尉主理,但廷尉重在刑名律法之裁定,而探寻真相、缉拿凶犯这件事上还得京兆府来办,崔町深知,此案若不能迅速告破,他恐怕难逃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