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的箭术,其精髓半承自他那威严的仲父,另一半则是在军中习练的。
这些年禁军中的操练日益松懈,就他这样的箭术在众将士中已属佼佼者了。
当然按照仲父薛讷的说法,沈云的箭术只是花架子,用来校场习射还可以。
但若置身于战场之上,恐怕就不管用了。
本来薛讷也要对沈云进行箭术训练的,只是这不是得到调令出征了吗。
这些日子沈云除了每日去制糖作坊巡视,隔三岔五的也会到莫侯府上习练射艺。
只是自己那老师走的是文官路子,于排兵布阵之道上可谓是信手拈来,但在武艺尤其是军中实战技艺的传授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沈云练来练去也没有什么提升。
思及此,沈云不禁感慨,世间将才之稀缺实非偶然。
一位真正的猛将需得文武双全,既要能在马背上驰骋如风,箭矢离弦百步穿杨。又要精通十八般武艺,刀枪棍槊得样样精通。
以上每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需得名师言传身教,弟子勤学苦练方能有所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寒门子弟难出头的缘故,家境贫寒难以延请名师指点迷津,学问武艺皆难以登堂入室。
北魏禁军中的训练体系也是宣武皇帝一手勘定的。
而仲父薛讷,更是一代技击宗师,然而即便如此沈云也只堪堪触及了皮毛未能得其精髓。
所幸沈云也不是要立刻要上阵打仗,他只是要参加雍王府的入幕选锋罢了。
靶场上,沈云取出一把长弓。
这把弓是沈云父亲留下来的。
即使在兄妹俩最为拮据的时候都没有将弓卖掉,这也是除了沈家宅子之外,沈父留下来最贵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