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小户女 >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65)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65)(1 / 2)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梅姐儿自己能接绣活养活自己,鱼姐儿能治病救人研究药品和胭脂水粉养活自己,这还要嫁么?直接招赘得了。只要张大郎和他活着一天,就不能让外头人欺负了她们去。

但梅姐儿运气不好,她跟着家里吃的苦多尝的甜少,等家里情况好起来,她已经有了亲事,幸好她自己也乐意,不让真让张阿公睡都睡不安稳。

至于月姐儿几个小女娘,暂时年纪还小看不出什么来,但张阿公想先看她们有没有本事养活自己,若有本事挣出命来,到时候再说如何嫁的事。

存了这个想法后,再看面前的这群人,张阿公觉得跟毛毛雨似的,唯一的要求就是物超所值。

不过这群娘子很争气,拿起锄头挖地的姿势比张阿公都熟练得多,不仅把草拔得干净,还会把底下的土翻出来敲碎连根都捡走,这样就不会一下雨就被打回原型。

每日早上大周乡的娘子们会撑船把她们送过来,中午鱼姐儿雇了大桃乡的妇人,用赵掌柜和狄夫人运过来的米粮做饭,太阳落山前,大周乡的娘子还会来接她们回去。

张知鱼跟阿公商量后,工钱还是算的三十五文,都是苦命人,张家一年前也还在挣命,这种人的钱两爷孙都下不去手还价。

张阿公悲悯地念佛,转身就悄悄捂住了胸口幸好这钱不是他们家出的!

但张知鱼很快就发现,娘子们干活干得更快更卖力了,原本她估摸着这活能干十天,现在看来不过七八日就能干完。

虽然请了人,但张家的女孩子依然要下地,防人之心不可无,主人家在地里起了邪心的人都会忌惮几分。

更重要的是,几个小的太不像话,一回乡就撒丫子玩疯了。

城里的天就那么大,又什么人都有,李氏再不许她们一个人出门。夏姐儿和水姐儿两个都六岁了,去过的地方还没小宝多。

乡下就不一样了,可以跟大桃和去河边打野鸭子,还能用网去河边勾鱼虾,牛哥儿还给她们捣鼓了一个射程很远的弹弓,大家正琢磨着往天上打燕子,就这还不知足,若非水太深,大伙儿都得扎到池塘里挖它个三百斤老藕出来。

张知鱼不得不拘着小姑和妹妹,让她们在地里帮忙算账,每天大家要花多少钱,她和月姐儿记一份不算,水姐儿和夏姐儿也得记。

奈何九九乘法表表和阿拉伯数字威力太大,张家的几个女孩子算数都非常好,都不用细想口算都算得下来。

让她们做饭吧,才吃了一顿,地里干活的娘子们就说愿意分了米家去自己烧。

张阿公远远地就瞧见大孙女在田里指挥夏姐儿几个干事,生怕看孩子这事落到自己身上来,扭头背着手就踮着脚溜了。

他许久不曾在乡里待这么久,跟大伙儿有说不完的话,这天里正也在人堆里扯闲话。

正是春深日暖时,田里跑过来几个妇人,远远地就喊:张大夫快来!夏姐儿正领着全乡的小孩在你们张家的坟头发了糖,挨个磕呢!

你说什么发糖?张阿公颈子跟被鬼掐住似的,发出一声破锣音,嚯地站起身,忙不迭往祖坟跑。

里正也吓得花容失色,张姓在大桃乡占了三分之一,本来人就多,还老是只生得出女儿,其他姓多少要嫁出去一些,张家入门的倒比出门的多,所以别看这代张家人不算多,但光数坟包张家肯定是最多的!

这挨个磕下去,岂不是叫自家爹爹多认一条街的外公去?

家里没孩子的人家倒是不急,想起是夏姐儿这条小娘鱼甚至还觉得这事办得还挺合理。

里正的婆娘就在旁边小声嘀咕:我说什么?他家是不是一点亏不吃?先头才有人在他家坟边儿上拿了点土,这才过去多久,倒让全乡的孩子喊他们老祖宗。

里正面上斥她:惯会说嘴的老婆子,天天吃饱了就在这嚼白蛆。回家就将二十来岁的儿子唤回来再三念叨:我记得你小时候偷过老张头一盘子桑叶喂蚕,明儿你悄悄的拿两篓子昨儿网的小白鱼给张大夫送去,他若问起来,就言是祖上欠下的,千万把自己择干净。他可不想到地下被祖宗按着揍!

那头夏姐儿和水姐儿两个魔头正在大房院子头罚站,两个孩子以往年岁小从来没拜过祖坟,今儿得空瞧着张大伯去坟边巡逻就起了心,她两个磕了还不够,想着书里说一堆人才叫祭祖,遂发动了全乡的萝卜头过来。

张知鱼看着她两个花猫似的脸,心头直鼓掌。

大人们却愁得不行。

张老大是全乡顶顶质朴的老头子,张家大房也全是出了名的憨厚老实,张阿公自己自诩如今高低是个文化人,看着两个姐儿这般不着调就上火,气得胡子一抖一抖的,骂:都几岁了还在耍泥巴,烧灶不会,绣花不会,上天入地第一会!

对此夏姐儿很有意见:都是姓张的祖宗拜拜怎么了?阿公你不要那么小气,我给咱们家坟头放的是两颗糖,其他家我都只放了一下就捡起来揣走了!

张阿公给掀了老底,气了个仰倒。

夏姐儿今年六岁了,再在外头打她也不像话,遂还派了她们去田里劳动改造。

张知鱼看着跟在自己屁股后头说个不停的小妹和小姑,默默看天,怎么阿公你罚的看起来倒不像夏姐儿呢?

张阿公这回不是故意的,本来他还想着再磨蹭两日去给孩子们看平安脉,现在拜了坟就不得不提前安排上。

拜坟是大事,若冲撞了什么东西,生了病也得要命,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两天,乡里的孩子还是活蹦乱跳的除了屁股肿了点,但大家还是都想让张阿公给看看,有什么不对,是喝符水还是灌苦汤,大家心里也有个底。

这是高大夫布置的作业,鱼姐儿也得一起去呢。

作者有话说:

改了下设定,前边说派太子去送金银花,改成了长平公主。

需要说明一下,古代河南道很大,包括现在的江苏北部,来南水县的流民跟孙婆子的家乡不是一个地方。

感谢在20220504 08:58:49~20220505 08:08: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福尔玛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言火火又又 50瓶;简单生活 30瓶;是小可爱啊~、可可可渴 10瓶;玥公子、lilycheng 5瓶;当时明月在 3瓶;helen0408123 2瓶;么么儿老干妈、绝不混吃等死、羊羊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女病

大桃乡的孩子不算多, 基本上都瘦得很。这年头能把孩子养胖的人家,都是有钱人家。乡里小孩虽然没有城里的孩子好看,但依然是大家重要的宝贝。

每年里正都盼着张阿公下来给大家看看身体。

张阿公在田边上找了棵大树, 方便自己能看到田里的劳作情况。

里正带人在旁边搭了个简陋的茅草棚,就让他在里头坐堂, 鱼姐儿在里头也有个座位。大家也听说了她救活了王大郎,但轮到给自己孩子看病, 还是习惯性把孩子扯到张阿公这头。

觉得老的保险些。

张阿公看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便学了闵大夫,还叫孩子们让鱼姐儿看,她看了自己再看一遍,这样就不会出错。

乡民们都同意, 本来张阿公给大桃乡的孩子看病就属于慈善活动,就是因为这个, 张阿公才会在乡里颇有名望, 也是因为这个,张家二房这么多年不在家,乡里有什么事,里正还是会专门派人去问张家一声。

现在不过耗费时间久些,又有什么问题呢?

乡里的孩子,什么都不多就是时间多。大桃乡有孩子的人家也是知道感恩的,所以都挺乐意,还从家里拿了糟好的鱼虾送过来。这个在水乡不值钱, 但处理起来也破费功夫,小鱼容易烂肚皮, 都得仔细把肠子掏了才能做, 一坛子糟鱼娘子们得做一整天呢。

孩子们挨个过来, 好多都是跟鱼姐儿差不多大的人,大家凑在一起也不像跟张阿公看似的战战兢兢,都嘀嘀咕咕地跟她说话。

鱼姐儿,别开苦药,我下午把个烤鱼给你吃。

鱼姐儿,别看了,下午我们一起捉黄鳝耍,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当然,在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张知鱼还是坚守了自己大夫的节操。该吃药的都都写了方,该挨揍的都喊了娘。

到下午大家就不那么皮了,对鱼姐儿也尊重了许多,都开始叫她:小张大夫。

最新小说: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