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小户女 >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130)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130)(2 / 2)

他想要箭,这是我的!夏姐儿赶紧解释:他吹胡子瞪眼就要揍我,我当然得还回去了。

但是她也没贪多,就是拔了他几根胡子而已,大姐说拔毛疼嘛!

张阿公捂住了半边耳朵,弹起来琢磨着怎么写认罪书了。

众人这瘟猪儿太不像话了!几品的官儿你就敢上手拔人胡子?!

李氏深呼吸好几口气,想着今儿少不得动用家法,就听外头吹吹打打地来了人,手上拿着铜鼓,还戴着红花,见着顾慈就道喜:恭喜恭喜!

从外头人挤人的张大郎也回来了,笑道:慈姑是第一个。

张阿公想着这煨灶猫儿身子骨才好起来,能巴着个尾巴就不错。

却听那头报喜的说:错了错了,不是倒数第一是正数第一!

张阿公看一眼煨灶猫,转头问张知鱼:正数第一是?

张知鱼眨眼:案首,顾爹爹中的也是这个。

张阿公腿立刻就软下来,只他如今是个见过世面的老头儿,再不肯丢人显眼,气喘如牛,道:你欠我银子我不要了。又看张知鱼:没眼色的小猢狲,还不给人封红!

阮氏带些儿子,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喜色,带着他在顾教谕坟前上了个香。

顾慈跪着道:爹,我一直记得你的话,以后我和娘会好好活的,我想着咱们家不姓顾,打算以后孩子都跟着张姓,把顾还给顾家,你如果同意就告诉我好不好?

张知鱼也跪在跟前给顾玄玉烧纸,无风的天这些烟灰竟然真的笔直朝上飞去。

顾慈看着她笑:我爹同意了。

张知鱼道:我小时候看故事,总听到好人死了就会变城隍,顾爹爹是有大功德的人,说不定已经成了地仙,从此真的千千万万年了。

阮珍抱着两个孩子笑:都多大了还在说胡话。

但给这么一打岔,母子两个心情果真好了起来。

中了举就能当官儿了,家里都开始盘算着怎么给顾慈走后门,去哪里当官儿,其实大家觉得要是就留在南水县就很不错。

顾慈笑:南水县这样的地方,就是状元没有关系恐怕也来不得,我一个举子如何能呢?

他估计多半是些边陲小地。

张大郎不乐意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张知鱼笑:爹你胡说什么呢,阿公阿婆都要跟着我一起走的,我是咱们家的领头羊,他们自然得跟着我了。

张大郎看着理所当然的女儿和面无表情的妻子,抖着声问:那我呢?

张知鱼笑:爹,我们有空会回来看你的。

张大郎伤心了,夏姐儿鼓励他:爹也能成先天之境,不就可以到处跑了,大器晚成,爹肯定能行!

张大郎实在不想跟女儿分开,只得咬牙点头:再给我三年,一定把这坎儿给踏平了!

众人立即鼓掌。

这头顾慈不想再考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大家正是怜爱他的时候,他不想继续考试,想先外放做官儿,有的是人为他奔走。

只是皇帝其实不大乐意:这么艰难给他爹申冤,废了多少人力,他就想做个举人就完事?瞎胡闹!

汪若海就把顾慈的卷子递给他,皇帝一看就知道为什么魏知府同意让他去外头做官儿了,实在是大伙儿怕他再留在大城,迟早给人杀了。

概因顾慈的策论,写的就是拐卖法,他在里头大肆批评法度,这是要动人钱财的事,朝廷里有的是人不愿意,谁知道自家的人来源清不清楚?

而且他们还有大量的隐户,不就是从这上头来的么。

但顾慈和顾教谕一门将案首,这案子如今街上都还有无数人说嘴,有的是眼睛盯着顾慈。

这卷子一传过去就闹哄哄的,皇帝早就有心想做这件事,只是大半辈子过去,也没找到机会来,此时他想要立皇太女,这份雄心壮志就想留给女儿。

张知鱼想着最大的官儿终会还是皇帝老子,怕他不肯,想了又想,就将大青叶做成的药、大蒜做成的药和改动律法的折子又通过魏知府送向了神京。

现在皇帝已经不怎么管事了,国事都是长平在管,太子一天比一天病重,实在是有心无力。

长平打开膏儿闻了一下,很快就按着方法涂在了军中得了破伤风的兵身上。

慢慢的这些性命垂危的无名小卒就不发热了,过了三五天,他们的伤口已经变得十分平整。

每一年大周都要死很多兵,他们不是死于战场,大多数都是因为破伤风就一命呜呼。

这样的药已经堪称神药,张知鱼送的还是两种,一种是产量较高的大蒜素,一种是少量的大青叶。

两种药都对外伤有奇效,如果能够大量制造,天下不知道又要活多少人。

皇帝久久无言,太医院甚至庆幸这个人只想留在民间。

正是深冬,皇帝披着大衣连夜骑马去了军营,见到光滑的伤口,高兴道:该赏她、该赏她!

长平想到那道折子,就道:她已经要了东西。说完,便从怀里掏出折子递给皇帝。

上头都是张知鱼和顾慈这么多年,想出来遏制民间拐卖风气的法子,比如规定十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通买卖,买卖同罪等。

这份奏章张知鱼和顾慈聪七岁就开始整理,年复一年,两个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当年的志向,他们想要改变大周拆散了千千万万家庭的陋习。

皇帝翻来翻去都没有看到神药的配方,不由怒道:难不成江南人都是熊心豹子胆,一个个的成天活得发腻,来跟我们家做生意。

长平道:江南读书人多,商人也多,人想卖个好价钱也是人之常情,再说他们也是为了大周,不然何必费这个力气?

皇帝看着大家好起来的伤口沉默起来,捏着这封折子始终没有说话,连着想了几日到底没有同意。

皇帝对长平说:世道艰难。我坐稳这个位置都花了五年,何况你?这个律法只能你来改,百姓才会爱戴你,父皇老了,这些事不干也可以。

长平生来就是公主,她是将军,也是掌权人,底下的兵她更多考虑的事活下来大周就更多一个劳力。

所以也只是点点头,又想起许多日不见得弟弟,问:弟弟怎么办?皇帝笑:他想做读书人,就做读书人好了,无类楼总要握在家里才行。

顾慈被皇帝亲自点去了福州,做了个小县令,这里地方贫瘠,水匪不断,他去了这里做官也不怎么打眼。

等张知鱼跟他一块儿上福州去时,太子已经病得起不了身了。

等到了第二年,太子便久病而亡,皇帝立长平为皇太女,同年沉寂近两年的无类楼又一次打开了大门。

永宁三十年,皇帝驾崩,大周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登基了,改国号为天宝。

宴席

这位十年征战的长公主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律法,从此大周十岁以下的孩童不可通买卖,血亲卖儿卖女一视同仁,不可用钱赎罪。

张有金很快就被自己活活吓死了,虽然他抱走鱼姐儿时,周律尚且不能严惩他。

但从此之后,大周以后的每一个张有金都要受凌迟之刑。

顾慈一生未再科考,张知鱼一生亦未成为太医,两人终其一生都留在了民间,一生都是七品芝麻官,游走在大周各处乡县。

有张知鱼在的地方,妇人总能吃足六月的补身丸,大大降低了妇人生产死亡的风险,和得妇科病的几率。而有顾慈在的地方,拐卖案十去其九。

张知鱼没有见过女皇,却是大周唯二有直谏之权,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皇,一位行走民间的大夫时常互通书信。

民间有云:大周从小张大夫起遂成赘婿之风,万万女儿不用再受与父母离散之苦,又从女皇起,天下女儿又有了念书习字之权。

张知鱼和女皇唯一一次见面是在天宝二十五年,女皇偶感风寒,但因为操劳国事,身体急转直下,太医束手无策,只好请来张知鱼。

恋耽美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黑月光靠骗心苟命(古言np)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