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贵妃号温僖(清穿) > 贵妃号温僖(清穿) (35)

贵妃号温僖(清穿) (35)(1 / 2)

\好啊!\四阿哥握紧了拳头,努力不让自己露出心底的不服,出声打断道。

这下轮到三阿哥吃了一惊,但很快,他就看出了四阿哥底气不足。三阿哥自个儿其实也没多少骑射的经验,毕竟他去上书房不过一年,但再怎么样,要赢一个全然不曾接触过的四阿哥也是轻而易举。

可是,赢了他能有什么用呢?

三阿哥心底忽然有些埋怨这个弟弟了,他没学过还非得答应下来,要是自己赢了,那是胜之不武,要是四弟赢了,那他这脸可就丢大了。

他悄悄给旁边的随从使了个眼色。

见状,三阿哥和四阿哥身旁的随侍人员对视一眼,不约而同上前阻拦。

三阿哥那边的人看看太阳,道:天气炎热,荣妃娘娘请阿哥回马车去歇歇。

四阿哥这边的人也不甘示弱,道:出来时皇上特意叮嘱了,阿哥初学骑射,并不急于一时,何况,您还要给贵妃娘娘回信呢。

三阿哥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一瞪眼正要说话,被担心他惹事的宫人强行拉了回去。

四阿哥也有些气恼,早知道他就该早些联系骑射,今日就不至于被三哥借机笑话了。

到了夜间,康熙挂念着独自来的四阿哥和五阿哥,特意提前把两人叫过来预备一起用膳。

太子刚走近御帐,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道有些沮丧的声音,五弟,你快些学学汉话吧,否则离了你身边的嬷嬷,我都不大懂你说些什么?

紧跟着,便是另一道稚嫩了不少的童声,叽里咕噜地说着:汉话太难了,我学不会。还是四哥学蒙古话吧,四哥这么聪明,想必一学就会了。

太子驻足片刻,不由笑了起来,只听这对话便知道是四弟和五弟。四弟不懂蒙古话,他却是知道的,听起来,四弟和五弟的关系倒是颇为亲近。

等到进了御帐,看着眼前两个比自己矮上不少,还显得傻乎乎的弟弟们,太子的心情便更好了一截,亲自拉着他们起身,兄弟之间,不必这么多礼。

五阿哥性子更活泼些,太子有意引着他说话,五阿哥没过多久就一口一个太子哥哥的喊起来了,四阿哥受了影响,只觉得太子平易近人,也改了口称二哥。

听着太子熟练地用着蒙古语和五弟说话,四阿哥心底不禁有些羡慕,奈何他蒙古话说的不好,这时候更是不好意思开口。

太子注意到他的沉默,稍一想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带了几分笑意道:四弟,怎么一直不说话?

这句话是用蒙语说的,太子特意放慢了语速,而后鼓励地看着四阿哥。

四阿哥一愣,很快反应过来,望进太子温和的目光之中,鼓起勇气磕磕绊绊的说了句:我很少学,说的不好。

太子目光微微一怔,他自幼承汗阿玛教导,汗阿玛言传身教,是以他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满蒙汉三门语言,不能说精通,但平常的对话并无问题,而其他兄弟们六岁才能进上书房学习,又不经常见到太皇太后和皇玛嬷,蒙语自然也落下了。

想到这儿,太子露出了个笑容,对上四阿哥有些羞惭的目光,提议道:咱们兄弟一路同行,光骑马也没什么意思,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教你蒙语如何?

说罢又看向一边自顾自玩着的五阿哥,戳戳他软绵绵的小脸道:五弟啊,你年纪也不小了,日后年纪长了再学汉话可就晚了,你也跟着四弟一块儿学吧!

五阿哥扭了扭身子,不情愿道:我不学,皇玛嬷说了,我可以不学汉话的。

听罢,四阿哥瞪了五阿哥一眼,太子二哥文武双全,是汗阿玛亲自教导出来的储君,怎么能错过向太子讨教这么好的机会呢?

二哥放心,到时候我一定带着五弟一起去!四阿哥不顾五阿哥苦恼的神色,直接替他给答应了。

太子点点头,满意的笑了。

康熙回了御帐,听宫人说着今日之事,心底不免有些骄傲,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不光文武双全,行事更有储君风范。

又听四阿哥一心向学,还非拉着不愿的五阿哥一起去,心底好笑的同时,也开始担心五阿哥的教育问题,太后这么溺爱孙儿,到底不是什么好事。

宫里,这大热的夏天,太皇太后却着凉生了一场病。

不是什么大病,卧床几日便好了,但子啊这么热的天气着凉,本身便已经说明了太皇太后的身子不好。

从宫人手中结果药碗,元栖亲自送到了太皇太后嘴边。

太皇太后如今已经是七十高龄,两鬓苍白,虽然一向养尊处优,但仍盖不住面容的沧桑,一双眼睛微微有些失神,喝完了药,她微微合眼道:皇帝出巡,你们也好不容易能松快松快,何必都来伺候我这个老婆子呢?

太皇太后不喜人多,元栖便只安排了自己和宜妃在身侧侍疾。

而宜妃惯来是个会说话的,听罢便道:皇上和太皇太后祖孙情深,您抱恙,皇上在外赶不回来,我们身为皇上的嫔妃,自然要为皇上尽孝。

太皇太后服了药,精神略微好转,才缓缓道: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到了这个年纪,抱恙也是常事,贵妃你也不要告诉皇帝,免得他在外也要担心。

元栖扬起一抹笑意道,太皇太后这话可说晚了,妾身早把信都寄出去了,皇上说,他在外不能侍奉您,只好亲笔绘制草原风景送回来,叫太皇太后能够舒心。

太皇太后这才来了些精神似的,不赞同的看她一眼,嘴角的笑意却怎么都压不住,怀念道:也是我这身子不争气,要不然,我也想再去看看科尔沁的草原呐!

元栖给宜妃使了个眼色,太后思乡,一时间不免又要伤神,幸好她们已经提前有了准备,把九阿哥和十阿哥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孩都带来了,老人家见了重孙,又是两个小娃娃,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出了慈宁宫正殿,宜妃松了口气,还是你有法子,能让太皇太后心情好些,这样也益于养病。

要知道前两日太皇太后还不肯她们把九阿哥和十阿哥带过来,生怕给孩子们带了病气。

太皇太后着凉也就那几日的事情,早就好了,如今喝得都是补药,不会叫孩子们生病的。太皇太后先前那么说,无非也是担心,心里想必还是想看看的。毕竟太皇太后这些年来不见妃嫔,却没少见太子。

元栖虽没表现出来,心底其实也放松了些,康熙对太皇太后极其孝顺,太皇太后顺利病愈,她也算是放心了。

而且十阿哥天生一副笑模样,九阿哥一双眼睛也迥然有神,老人家不会不喜欢这样的孩子,也算是他们在曾祖母跟前尽孝了。

将来康熙想起来,没准心里也觉得熨帖。

回了宫,元栖便将这些日子来的事情挑拣一二写到了信上,又把自己替康熙应下给太皇太后的画说了,而后搜肠刮肚的想了几句酸不溜秋的诗附上。

康熙前些时候给她的信就是这么写的,天知道她看见那些诗的那一刻浑身都不自在了,但又不能不给康熙面子。

除开带着小十去看望太皇太后以外,元栖剩下大把的时间都闲着,只得和宜妃一块写字作画,下棋对弈,时日久了倒也可以陶冶情操。

这一日,送了九阿哥和十阿哥去慈宁宫,宜妃有些兴致冲冲的,听说宫里还有些洋人画师,画的人物惟妙惟肖,且和咱们这里的花饭不同,何不请他们来给咱们作画?

元栖也来了兴致,她记得清朝有个宫廷画家郎世宁很出名,不知道这时候在不在。

作画的地点选在了御花园的浮碧亭,下有水池,引的是护城河的水,池上横跨一座石桥,波光粼粼,又有锦鲤嬉戏其间,也算是不错的景致。

元栖一眼扫过那几个画师,典型的西方人长相,高眉深目,穿着清朝的服饰,看着倒有些不伦不类的。

问了名字,其间却没有叫郎世宁的。

又看向与那些洋人画家们站得泾渭分明的清朝画师,元栖不由有了个念头,吩咐两方的画师同时作画,她记得后世所看到的那些后妃画像,明明是不同长相的人,在画上却一个个都是柳叶眉,丹凤眼,看不出来有多大的不同。

最新小说: 转生异界为支配者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