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午后,皇帝派安景来瑶华宫传了口谕,说是皇后娘娘分身乏术、力有未逮,待昭贵妃生产之后,便替凤仪宫协理内使司诸事。
庆丰客客气气地送安景回转两仪殿,秋葵晚菘几个丫头都向姜蕙道喜。
山楂笑道:“主子,这下奴婢没有高兴太早吧!”
“还是早了点。”姜蕙打趣,“不过准你先高兴一炷香吧。”
秋葵道完喜,细语道:“主子,和妃娘娘不容小觑。”
“无非是捅破了凤仪宫蓄意指使许妃的事。”姜蕙微微颔首,思绪一转,轻声道,“皇后是通过孙贵人做的这件事,孙贵人既然没有受罚,想来和妃是凭借那个叫桃叶的宫女将了皇后一军。”
其实就算没有和妃,有亲蚕礼一事在前,陛下难道猜不出来这样针对姜蕙的会是谁?和妃不过正好递上了刀子。
山楂却疑惑道:“主子,桃叶身上有这样大的关窍吗?”
姜蕙笑看她一眼,道:“和妃是和亲公主,玉芙宫披香殿里不可能没有陛下的人。桃叶偷拿玉簪,陛下自然也知道,和妃只需再向陛下拿出证据,证明桃叶背后的人是皇后,自然就成了。”
山楂愣愣道:“什么证据?”
注:①李白《清平调》
第92章 挑明
秋葵无奈道:“自然是桃叶与凤仪宫往来的证据。”
“可是……”山楂疑惑未解,“既然桃叶是凤仪宫的人,那孙贵人何必通过小方子去哄骗她呢?”
话说到一半,她就明白自己犯了傻。
皇后的目的是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揭穿昭贵妃假孕一事,最适合做这个出头鸟的是许妃,自然不会随便动用玉芙宫的棋子。
但被她指使的孙贵人却不会知道皇后的棋子是谁,她的消息大部分来源于杜鹃,当然是杜鹃说哪个宫人合适,就收买哪个,这样一来,收买到桃叶的相好小方子身上,也合情合理。
山楂虽想通了这点,却还有一个地方不得其解,她问道:“可桃叶既是凤仪宫的人,在偷拿簪子之前,难道不会偷偷给皇后娘娘递消息吗?皇后娘娘一旦知道她要拿那碧玉明珠簪,自然会阻止她。”
姜蕙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因为她拿到假消息了。和妃让她以为,皇后娘娘准许她这样做,如此一来,一石二鸟,桃叶与凤仪宫往来的证据也到手了。”
听到姜蕙的话,山楂总算明白了其中因由,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又过了几日,和妃亲自到了瑶华宫拜访,山楂将人引到花厅等候,自己去暖阁通报姜蕙。
姜蕙对和妃此举并不意外,她既然做了事,自然是要有回报的。
“昭贵妃娘娘这花厅布置得真风雅!比我那好多了!”
姜蕙甫一进门,便听到和妃的夸赞,自己在主位坐了,浅笑道:“和妃妹妹谬赞了。”
和妃笑看她一眼,一双深而亮的眼睛藏在高高的眉骨下方,弯出两道月牙。
她直率道:“我在玉芙宫等了几日,也没等到昭贵妃娘娘驾临,想起来你们中原女子惯是矜持,就自个儿登门拜访了!”
不等姜蕙答话,她接着道:“我的谢礼,昭贵妃娘娘准备好了吧?”
“自然。”姜蕙微微一笑,偏头朝秋葵道,“去把东西拿来。”
“是。”秋葵应诺,悄声离开花厅。
和妃听到这话,挑起眉毛问道:“昭贵妃娘娘不问问我为什么冲你要谢礼?”
姜蕙却并不答话,端起瓷杯喝了一口温白水,对和妃淡淡一笑。
“这就是你们中原说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和妃微微偏头,索性愈发直接起来,“昭贵妃娘娘想要什么我大概能猜到,我想要的我猜你也愿意给。”
正在此时,捧着漆盒的秋葵回到花厅,径直来到和妃面前,对她福身一礼,将东西递到侍立在和妃身后的宫女手上。
“和妃妹妹不妨打开看看。”姜蕙在上首温言道。
黑漆盒子不过巴掌大小,其上雕刻着重叠繁复的石榴花,用鎏金的黄铜扣住,并未上锁。
和妃伸手轻轻打开,里面胭脂色软绸上静静躺着一枚青黑色铜戒。
和妃有些意外地抬头看了姜蕙一眼,伸手将戒指拿出来重新戴在左手上,又打发自家皮肤黝黑的婢女出了花厅,才道:“昭贵妃娘娘这是物归原主?先说好,你那支上好的碧玉簪子可不在我这里,在皇帝那里。”
姜蕙闻言,微微颔首,轻声道:“和妃妹妹想要回匈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知道。”和妃点点头,“所以我要你帮我,只要我在大周一日,你想做什么,都可以来找我。”
姜蕙突然问道:“和妃妹妹为什么如此信任本宫,你我二人之间,还隔着血海深仇呢。”
“那算什么血海深仇?”和妃不屑道,“不过各为其主罢了,杀了那个老东西,我都差点祈舞助兴了。”
她伸出右手轻轻抚摸那枚铜戒,并不在意花厅中还有姜蕙的宫女,开口道:“我是和亲公主,除非假死,否则皇帝在一日我就不能回去,就算回去了也得偷偷摸摸,好没意思。但是……”
和妃望着姜蕙笑道:“若是你成了太后,我成了太妃,随便找个什么借口,自然就能光明正大回去,反正你们大周也不兴娶老爹的女人。”
这话说的粗浅且大胆,姜蕙并没有被她口中所言惊道,也没有问她回去做什么,仍然很平静的样子。
“如果你这样想,去凤仪宫还快些。”
“凤仪宫?”和妃美目流转,摇头道,“她不行,长着聪明的脸,却是一副优柔寡断的性子,我算过的。而且,昭贵妃娘娘把这戒指还我,不就有助我归家的意思?”
姜蕙却不接这话,转而道:“陛下近日便会召你侍寝。”
“侍寝?”和妃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想用孩子明火执仗侵吞匈奴?”
又道:“这哪里是这样容易的事?!”
“和妃妹妹这成语学得不错,可是用错了地方。”姜蕙微微一笑,继续道,“若你想要回去,最好同陛下有个儿子,更何况……有了儿子,以你的身份,回匈奴做事才更容易。”
姜蕙自《戎狄胜览》和其父宁远侯那都了解到,匈奴绵延至今,虽然还有些女性地位高的部族,但整个镇北关以北,还是渐渐重男轻女起来。
和妃能做巫女,自然地位不差,但想要夺取更多权力,却少不了一个儿子。
对大周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棋子。
和妃低头沉思半晌,终于抬手去端一直没动过的青釉折腹杯,一气喝完了里头的清茶,才道:“你说的没错。”
她站起身来,做起近来愈发熟练的万福礼,笑道:“事也办完了,那我走了,我最近无聊,正编新曲儿呢,贵妃娘娘常来玉芙宫坐坐啊!”
说完,竟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山楂从屋角出来,一边收拾和妃座上的茶具,一边小声问秋葵道:“秋葵姐姐,和妃娘娘为何要把自家婢女遣出去?主子都还没打发人出去呢。”
秋葵看她一眼,静静道:“这是和妃娘娘的诚意,方才厅上同主子说的这些事,只有瑶华宫的人和她自己知道。”
第93章 游戏
春日迟迟,白日里的天光走得慢,夜色便也愈来愈短。
宫掖司打理得好,太液池总有不间断的花草树木,杏花谢了桃花开,等到梨花也初初绽放的时候,已经快要四月底了。
太后同大公主的生辰都在这段时日。
大公主年满五岁,将要入学,自然不能如建昭元年那样只摆个小宴。但更重要的,是太后那边。
太后往五台山礼佛也有大半年了,过年的时候皇帝派人去请,太后回说尚要持戒安禅,难道生辰也不回宫?
皇后接连犯错,此时正要重新端起贤惠国母的做派,向皇帝请示说,要亲往五台山迎接太后娘娘回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