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须卜氏娶了公主过后,一方面要继续面对呼延氏的猜忌,另一方面,难道不会生出些别的心思?或者说,难道不会助长他们本就有的心思?
毕竟,呼延氏是在须卜氏的帮助下从挛鞮氏手中夺取的王位。
而这一点,若是看得远一些,匈奴自然也能想明白其中的意思。
但能想明白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一回事。即便匈奴呼延单于和须卜氏都看透了这一出离间计又如何?自吞并西羌过后,匈奴地盘增加了,其各部族之间的争斗、野心,可也增加了啊。
只要须卜氏为自己的部族考虑,就不会不抓住这个机会。
退一步说,即便须卜氏赤胆忠心,也要看呼延氏和其余部族信不信呢。
这是明晃晃的阳谋。
而要做到这一点,这位和亲的公主必须有足够坚韧的心性、足够健康的体魄以及不至于太迷糊的头脑。至于对大周的忠心,这却是最不重要的——一旦她嫁出去,面对虎视眈眈的外族人,自然只有大周可以依靠。
这位公主嫁去须卜氏过后,会自然而然地挑动呼延氏和须卜氏之间的暗流,而等到五皇子长成过后,她在那边已经经营日久,又能同五皇子和淑妃守望相助,让挛鞮氏插一脚进来,把水搅得更浑一些。
姜蕙会意,轻声道:“妾明日便召见钧郡王家的女儿。”
翌日一早,天光只朦胧露出一线,廊下的宫灯微微摇曳,四下都点起蜡烛。盛安系好衽带,弓着身子进了内室,立在床帐外低声道:“陛下,该起身了。”
一连唤了三次。
姜蕙听到这声音,坐起身来往身侧看去,见萧晟还闭着眼睛,似乎没有听见。
“陛下?”
皇帝陛下一向自律,很少有赖床的情况,姜蕙声音轻轻,担忧萧晟染了风寒,伸手去摸他的额头。
触手温热,并不是生病的样子。
她正要将手拿开,便被握住了。
“陛下,您醒了吗?”姜蕙低声问道。
她的手被带着挪动了位置,覆在皇帝陛下的双眼上,掌心被眼睫扫了扫,痒痒的。
皇帝陛下显然是醒了的。
姜蕙任他抓着自己的手,笑着道:“陛下,您再不起来,盛安都要来撩帐子了。”
还躺着的人便笑了一声,松开姜蕙的手,坐起身来。
帐子被撩开,二人各自梳洗毕,用了些糕点垫肚子,皇帝陛下便要去太极殿上朝了。
姜蕙站在廊下为萧晟整理袖口,又将佩剑系在他腰间,目送他坐上御辇出了凤仪宫。
御辇旁跟着一身绯色衣袍的盛安,御辇后跟着其余的随侍宫人,安景落在最后头,等前面的人都转出凤仪宫宫门的时候,他才回转到姜蕙身边,躬身问道:“皇后娘娘唤奴婢何事?”
“安景。”姜蕙静静盯着他圆圆胖胖的一张脸,轻声道,“陛下这段时日常常觉得疲累吗?”
安景垂着头,赔笑道:“皇后娘娘,奴婢不敢妄言。”
“本宫让你说,你便直说,陛下若是召你问话,你如实回话便是。”姜蕙声音清淡,并没有生气的样子,却让听到这一席话的安景额际冒汗。
他踟蹰片刻,将脑袋垂得更低,终于道:“回禀皇后娘娘,陛下终日案牍劳形,加之天气日渐炎热,或许有些苦夏之症。”
“苦夏?”姜蕙呢喃一句,颔首放他离去,“本宫知道了。”
待安景走后,她吩咐秋葵道:“待本宫见完钧郡王的女儿过后,你去太医院取玉华香来,再请刘太医一道过来。”
“是。”秋葵低声应诺,神色肃穆。
“这件事,只准你同晚菘两个知道。”姜蕙继续道。
“是,奴婢省得。”秋葵郑重道。
第189章 公主
钧郡王没有正经差事,整日里招猫逗狗、狎妓冶游,府里儿子多,女儿也多,今日钧郡王妃带着尚未出嫁的女儿们入宫请安,正好坐满了鸣鸾殿花厅的十张圈椅。
宫人们奉上沏好的毛尖,悄声退至一旁侍立,钧郡王妃觑一眼皇后的神色,心中有些忐忑。
她是昨日傍晚接到让她带着女儿们入宫请安的懿旨的。寻常递牌子进宫,都不会赶得这样急,更何况,她们钧郡王府实在身份尴尬,不到年节上是不会入宫触贵人们的霉头的,如今突然宣召,是出了什么事?
钧郡王妃只是小官之女,虽然面上还稳得住,内心却忍不住又回忆了一遍钧郡王昨夜同她说的话:不管皇后娘娘说什么,你只管答应就是。
她想到这里,定了定神,赔着笑脸道:“妾一向惫懒,多日不来宫中给您请安了,实在该打。”
姜蕙笑着道:“郡王妃很不必如此,本宫也不瞒你,召你过来,正是有为府上姑娘指婚的意思。”
“指婚?”钧郡王妃一愣,钧郡王虽不在朝堂,但近日匈奴求娶公主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她却是知道的,这时候说要为府上姑娘指婚,其中之意……
她只愣了一下,便绽开笑颜,配合道:“妾也正为姑娘们发愁呢,不怕皇后娘娘笑话,她们父亲那个样子,怎么找得到好人家呢。”
钧郡王妃不是嘴上说说,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钧郡王只靠郡王俸禄活着,没有其他营生,花钱却大手大脚,又生了一堆儿子女儿,府里还要维持体面,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日子也就过得紧巴巴的,钧郡王妃的嫁妆本就不多,大半也赔在这上面了。
如今姑娘们大了,好几位到了该打发出去的年纪,可她却实在不愿给那些陪嫁,一笔一笔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呢!
还有一桩,钧郡王府身份敏感不说,郡王又是个混不吝的,这姑娘们出嫁是难事啊!
现下皇后娘娘有意指婚,这姑爷人选不用她操心,这嫁妆自然也不用她操心,说不得还要另加封赏,何乐而不为?反正,她嫡亲的姑娘早早就嫁到外地去了。
姜蕙不接钧郡王妃高兴地有些出格的话,略抿一口茶水,打量座中有些紧张的诸位姑娘,轻声道:“本宫也不瞒你们,这桩婚事,陛下会封你们为公主,以公主之尊下嫁。”
姑娘们听到这话,大都眼睛发亮,钧郡王的嫡长女都很难有县主之位,何况她们呢?现在有机会成为公主,自然没有不期待的。
只有两位坐在略靠边位子上的姑娘眉头微皱,只是一瞬又恢复了矜持的笑颜,看着好似同姐妹们一般高兴。
姜蕙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继续道:“要嫁的,不是别人,正是匈奴人。”
这一句话落下,刚还笑着的姑娘们立时脸色发白,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垂下头去。
在自家府里过得再不好,也比远嫁去匈奴好啊!
那两位靠边坐的姑娘也跟着垂下头去,但姜蕙早就瞥见了二人眼中的了然之色。
她问道:“郡王妃,穿碧色衣裳的,是府上哪位姑娘,叫什么名字?”
钧郡王妃偏头看了一眼,神色有些惊讶,回话道:“皇后娘娘,这是四姑娘萧荷,生母是……”
她压低声音:“……生母是教坊司里的女子,已经亡故了。”
教坊司的女子,罪臣之后,又在钧郡王府上,或许便同高宗夺位时朝堂上那些风雨有关。
“萧四姑娘。”姜蕙开口,“上前来。”
萧四姑娘闻言,站起身来,上前重施一礼,虽有紧张之色,可其眼底分明一片平静。
“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姜蕙问道:“可读过书?”
萧四姑娘的容貌应该继承自生母,颇为不俗,她静静道:“回禀皇后娘娘,臣女幼时随姨娘学过一些。”
并未刻意隐瞒读书认字这件事。
姜蕙颔首,又对钧郡王妃道:“那位穿秋香色衣裳的,是哪位姑娘?”
钧郡王妃立即道:“是府上六姑娘萧莲。”
这回没有特意说出她的生母,意思就是其母是普通的妾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