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他们是侯府的佣人……
这样想过,温婉心情倒是轻松了不少,跟在崔简身后,进了侯府大门。
------
今日的天气极好,宝蓝色的天空下,絮状云朵一层层散开,像平静的波浪,推至远处朦胧的山影后。
院子里的石榴刚结果,一颗颗还青澄澄地垂挂在枝条上。
谢夫人刚起,祝嬷嬷给她梳了个一丝不茍的发髻,插上两排金钗,富贵华丽,连同气色也好了不少。
“今天这院子里怎麽这麽安静?”
谢夫人想出门晒晒太阳,却发现自己的永祥堂里,除了身边的祝嬷嬷,女使婆子一个不见。
祝嬷嬷道:“一大早,郡主打发她们到前院去了。”
谢夫人疑惑:“蘅儿这是什麽意思?”
祝嬷嬷垂首不语,那日兰氏的事,谢夫人还蒙在鼓里,谢蘅让她暂时不要声张,她也都听郡主的。
这不,过了没一会,谢蘅带着乌苏来了永祥堂。
同来的还有谢蕴。
他今日特地请了一天假,待在家里没走。自那日谢蘅告诉他,会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时,谢蕴就日日抓心挠肝。
没办法,他好奇心太盛,偏偏谢蘅嘴巴又严,他是半点口风套不出来。
总算是等到今天了。
谢夫人见儿女同来,笑道:“蕴儿今天怎麽没去学里?”
儿子这段时日的改变,谢夫人非常满意,他能成才,谢府门第才不会凋零。
有谢蘅在家,她也觉得安心。
谢蕴道:“姐姐让我请假,说是今日有非常重要的事宣布。阿姐,你快说吧,我都好奇死了。”
谢蘅坐在谢夫人身侧,刚喝上茶,谢蕴就刨根问底起来。
她颔了颔首,转头对乌苏道:“去看看崔寺卿来了没有,若是来了,带他来永祥堂。”
乌苏领命下去。
谢夫人觉得奇怪:“崔寺卿?”
她先望了望儿子,谢蕴也是一头雾水,再看向女儿,谢蘅只低头洗盏,眸光若冰。
这是什麽情况?
“等人都来齐了,母亲自然也就知道了。”谢蘅见母亲颇有些坐立不安,这才开口暖个场。
谢夫人无法,只好接过谢蘅递来的一杯红茶,静坐等候。
过了一会,乌苏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人。
“回禀郡主,夫人,崔寺卿来了。”
谢蘅擡眼望去,崔简正好步入堂内,温婉碎步零星地跟在他身后。
“见过谢夫人。”崔简朝谢夫人行了个晚辈礼,又朝谢蘅点了点头。谢蘅沖他意味深长地一笑,却没说话。
温婉也跟着朝二人福了福身子。
谢夫人养病久不出门,没怎麽见过崔简,但他往那一站,气质出衆,姿容不凡,很有老安国公年轻时的风範,五官麽……更像她姑姑一些。
至于他身后那个姑娘,谢夫人一眼看去,便恍似失了神般,定定看了她许久。
祝嬷嬷提醒了她一下,她才回魂似的,只是目光仍逡巡在温婉身上。
“蘅儿,这姑娘长得好像你哥哥。”谢夫人突然转头对谢蘅说。
要不怎麽说谢夫人是亲娘呢,谢蓁已死了七八年了,可一见到长得与他相似的人,哪怕是个姑娘,还是能一眼瞧出来。
谢蘅微微一笑,并没接母亲的话,而是让乌苏搬了张软凳加到谢夫人旁边。
“婉儿,你坐这。”
谢蘅从崔简身后把温婉拉了过来,对她道:“婉儿,你坐这。”
温婉可不敢坐,她总觉得这架势……这架势不太对劲。
难道崔简说要带她认亲,认的是……她立刻拂去心中这念头,只暗自嘲讽自己癡心妄想。
“坐吧。”崔简走过来,扶着她坐下。
温婉这才敢坐。
谢夫人的目光就没离开过温婉的脸,见他二人举止亲昵,不由想起那日兰氏跟自己说的话。
她说崔简从三曲巷赎了个姑娘回去,莫不就是这个?
谢夫人隐隐觉得不妥,转头看谢蘅,“你姨母呢?她怎麽没来,我好些天没见她了。”
谢蘅淡淡回道:“等会。”
第121章 骨肉亲二十三
谢夫人这才不说话了,但仍忍不住去看温婉。
这孩子长得实在太讨人喜欢了,而且乖乖巧巧,安安静静的,一点也不闹腾。
谢蕴也是,虽然明知一直盯着一个女孩子看不合礼数,但还是时不时瞧她一眼。
他知道这是端午夜崔简从映雪湖救上来的那个姑娘。
只是那天天黑,谢蕴并没看清她的脸,如今看仔细了,哪怕只是一个侧脸,谢蕴也觉得亲切。
像是在哪见过似的。
看戏的人都到场了,唱戏的人也该登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