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鹤知知便收拾行装出发。
马蹄达达从皇城响过,踏过昨夜残留的雨水,穿过飞花斜柳。
跟鹤知知一同出发的还有皇家的侍卫,骑着朱绳赤马,一路飞驰着经过各个功勋权贵和王侯将相家,给他们分发一枝新摘的榆树新木,和一支雕成花状的新烛。
这仪式意为寒食已过,清明将至,可重新取火,万户炊烟即将重新袅袅升起。
鹤知知趴在窗口欣赏这幅景象,清风拂动她的发梢。
李少卿策马追上来,同她点头致意。
皇后指给她一同随行的是太常少卿和都水使者,两人都经验丰富,对治水、查案都很有一套,不过鹤知知也不是全无准备。
在离京前的那几日,她对谭家做了个详细的调查。
谭明嘉便是那日鹤知知在中宸宫遇见的谭大人,也是谭家的当家人。
他自请罚去俸禄、停职三月之后,他原先手里的事务明面上便交给了他的一个子侄,谭经武掌管。
这谭经武也是现如今清平乡水坝的主事人,据说水坝出事之后,谭经武便负荆请罪,在清平乡乡道上跪了整整一个白天,平息了大半民怨。
这等仁民爱物,与那日谭明嘉在中宸殿演绎的忠心耿耿有得一拼。
鹤知知收起卷宗,斜靠在软垫上若有所思。
这谭家一个个都不简单,哪怕此行有李少卿和曾都使挑大梁,她也依旧要时时提防才行。
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
鹤知知转动着手腕上的玉镯。
清平乡靠近外祖云氏的属地,云氏向来是母后的坚实靠山,能给鹤知知提供的庇护并不比宫中少。
母后将清平乡交给她,恐怕也是出于这层考虑。
其实母后从来不会让她去做没把握的事。
鹤知知有些惆怅。
她觉得自己真是矛盾极了,既贪恋母后的爱护,又想要母后更信任她一些,不要老是觉得她不懂事。
皇宫距清平乡距离不近,马车晃晃悠悠的,如此行了几日,鹤知知也总算适应过来,不再惦记金露殿中的软枕,撑着手臂倚在软榻上也能睡着。
梦中她的身躯也在颠簸反复,好似在滚来滚去一般。
鹤知知原还没在意,任由那梦境摇摇晃晃,颠来倒去,忽然腰上一热,便倏地定眼一瞧。
原来她正与一人滚在一处。
四周床帐蔓蔓,通红似火,床帐外似乎还有烛光摇曳,看那形状,像是墩厚的红烛,能长燃到天明的。
梦中情景变化多端,鹤知知还没看清楚,眼前的景象又被掉了个个儿。
床帐不见了,却能见到绣满鹤纹、云图的床顶,鹤知知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腰间,却摸到一只触感陌生的大手。
骨节分明,肌肤炙热,那手正牢牢握在她腰上,难怪将那一块烫得出汗。
光晕摇晃,身前压着一片厚实健壮的胸膛。
鹤知知竭力垂眸,只能看见那人的光洁脊背在光晕中耸动,肩胛骨时而挺拔,将发达有力的背肌推到一处,时而低伏,接着再快速地冲上来。
乌顺长发披散在侧,落在鹤知知的锁骨上。
鹤知知口干舌燥,脑子懵懵的,好似四周的空气都被凝滞了,吸不进肺里,身上知觉也变得钝钝的,只知道很难受,想要找一个出口。
她忍不住难耐,伸手摩挲着,揪紧了枕套,提到眼前一看,上面用金线绣着一蓬莲花,和一座仙气飘飘的高塔。
鹤知知看愣了一瞬,脑子里什么也没过,却下意识地松了手,将那枕套放下。
手里没了依凭之物,鹤知知又去拽那人的头发,不知道是不是扯疼了他,那人抬起头来,贴在她耳边唤了声:公主
鹤知知倏地惊醒了。
绵绵细雨浸润车窗,天光透过窗纸,混成了暗青色,濛濛充盈在车厢内。
鹤知知搂紧身上的薄毯,心鸾跳得飞快,喉咙不住吞咽,却解不了渴。
福安,茶水。
鹤知知朝外哑声喊。
福安原本坐在车辕上,听见动静便抱着茶壶钻进来,在绘着紫藤的茶杯里倒满清茶。
一看清鹤知知,福安便吃惊道:哎呀,殿下怎么满头是汗,切莫是病了。
鹤知知一口饮尽,摇摇头:没有,只是做了个怪梦。
福安又仔细把她打量了两回,见她面颊通红,还说她是起了烧热。
直到鹤知知否认了几回,开窗透气后脸上的温度也渐渐降了下来,福安这才放心。
梦都是相反的。福安眉眼慈和,笑呵呵的,公主此行定会顺顺利利。
鹤知知往窗外一望,已到了周山县的地界了。
再往南边翻过一座山,便能到清平乡。
福安以为鹤知知是因乍然出远门心神不宁才会发了梦魇,所以这样安慰,鹤知知张了张嘴,却始终难以启齿,只好把福安先打发出去。
她怎会做这样的怪梦。
梦中那莲花、白塔,还有伏在耳边唤她的声音,似乎都在暗示着一个人国师。
鹤知知心里又惊又窘,梦到男人已是羞赧,那男人竟还是睢昼。
这真是无厘头至极。
她闷闷地抓起绸绢,从颈间伸进去,又悄悄解开衣扣,在腰间拭了一圈,果然从胸前、腰际擦下来一手绢的汗。
这得怪陶乐然。非说她不开窍,又老是口无遮拦地扯上国师。
还得怪她自己,那个雨夜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鹤知知摇摇头,叫自己不要再想了。
总之除了预知梦,其它的梦都是胡乱做的,没有任何意义。多想无益,随风忘了便是。
第15章
周山县四周多山,此处也与都城气候大不一样,时常多雨。
鹤知知将窗纱推开,凉丝丝的雨沁到额间,一片清凉。
很快就将砰咚不停乱跳的心境平复自然。
原本还要翻一座山,可车队走到河边时,忽然停了。
鹤知知扒着窗口往外看,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过来回禀,说是谭大人候在此地,将车队阻了下来。
鹤知知皱了皱眉。
她扔开薄毯,被福安扶下车,肩背笔直地朝前面走去。
尘土飞扬的破旧县道上,突然走出这么一个皓质呈露、凤翥龙翔的金人儿,四周围观的百姓都忍不住伸着脖子看。
李少卿和曾都使所带的人马自动给她分开一条道,鹤知知走到最前,看见地上跪了十几个人。
见她来了,为首的那人将头垂得更低,几乎埋到地里去:参见殿下。
鹤知知声音平缓:谭大人?
那人跪在地上一磕:是,殿下,臣名叫谭经武,任中府折冲都尉,现如今替谭大人代管清平乡水患之事。
鹤知知温声道:谭大人也是国之栋梁,更是清平乡的父母官,在清平乡也颇受爱戴,怎么好一直跪着。福安,扶谭大人起来。
福安哎了一声,摇晃着胖胖的身子及上前去扶,慈眉善目地冲谭经武一笑,谭经武和他对视一眼,又弯腰拜了一声:谢福安大人。
见他对一个阉人太监毕恭毕敬,果然是从都城到县城,穷乡僻壤的小家子气,旁边的兵士里有的嘻嘻哈哈笑出声来。
他们赶了几天的路早已疲累,又被这谭大人好声好气招待着,自然而然就散了几分规矩。
鹤知知转眸,又问道:谭大人,为何前路不通?
谭经武拱着手躬身道:前些日子暴雨突至,引发了山石崩塌,把唯一一条上山的主路给毁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修复,接下来若想去清平乡,只有行水路了。
殿下放心,这儿离清平乡不过十数里路,坐船和走山路所耗时辰差不多,绝不会耽误。
正说着话,一个侍卫骑着快马赶过来,在林外勒停,跪到李少卿身旁小声回禀道:少卿大人,已查探过了,前方山路确实不通。
这话并未避着谭经武,鹤知知留心着谭经武的反应。
面对如此明显的不信任和刺探,他倒是淡定自若,在听到山路确实不通时,还露出了几分力有不逮的愧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