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的任务同样是拯救崇祯朝,不出意外的话任务都是一样的,唯有奖励不同。”
朱棣在此刻也发言道:“朕的奖励是火器的制作工艺,那火器名为‘撞击式燧发枪’,听起来倒是稀罕,似乎比神机营配备的火铳要强上不少。”
听到这句话,朱厚熜不由有些遗憾。
只是撞击式燧发枪啊。
不过对于永乐朝那个年代来说,撞击式燧发枪已经算得上是降维武器了。
“虽说永乐帝您的神机营已经属于当时世界顶级水平,配备了先进武器火铳,但这火铳与燧发枪相比,还是大有不同。”
朱厚熜解释道:“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您原本能打一轮的时间,装备上了燧发枪,至少可以发射3-4轮,而且威力也大大增强了很多。”
听到这句话,朱棣精神为之一振。
虽然听起来好似没有玉米那般重要,但对于一个尚武的皇帝而言,能够让武器装备变得更加先进,那么这无疑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一旁的朱元璋眼睛灰溜溜的看向了朱棣,毫不客气地张口道:“老四,等这什么枪造好之后,记得先孝敬你老子。第一批先给你老子的军队用用,第二批你自己再用。”
朱元璋也是武德充沛的皇帝,听到了这武器如此强悍之后,自然也起了心思。
“爹,这是自然,这是自然。”朱棣讪笑一声,连忙开口。
“成祖爷,如果您完成任务后想要尽快制作,还是需要崇祯的帮忙。”朱厚熜道。
“哦?”
朱棣微微有些惊讶,看向朱由检,开口道:“这小子能帮上什么忙?”
朱厚熜道:“崇祯朝有一名士,名唤毕懋康,编辑了《军器图说》,乃军工大家。”
“是有这么个人,乃是我朝兵部右侍郎,朕令其制武刚车、神飞炮等器械,因功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厘。后来不知和谁起了冲突,辞官回乡了。”
朱由检连忙道:“若是各位先祖有需,待解了北京之围后,朕召其入殿,与诸位先祖面谈。”
“善。”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而朱厚熜便对着朱由检道:“你的任务奖励是什么?”
“回禀世宗皇帝,我的任务奖励是‘传国玉玺’。”朱由检苦笑道。
“传国玉玺?”
朱元璋一愣:“这玩意儿不是在你手里吗?咋了,你弄丢了?”
“太祖爷,不是咱们大明的传国玉玺,是始皇帝用和氏璧刻的,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那一个。”朱由检解释道。
听到这句话之后,朱元璋十分失望的摇了摇头,开口道:“啧啧,这等宝物竟然能沦落到你手里,真是玉玺蒙尘啊。”
虽然此物不似玉米种子、燧发枪以及造船厂那般能够增强国力,但也是朝民精神象征,更是象征着始皇帝的符号。
朱由检十分识时务道:“若能解朕这边的麻烦,不肖子孙愿将玉玺拱手送于太祖陛下!”
“得了,你留着吧,既然能够和俺们三个的奖励一个级别,或许这玉玺不仅仅代表着玉玺呢,咱来这里是庇护子孙的,可不是向子孙收好处的。”朱元璋摇了摇头。
听到这句话之后,朱棣幽怨地看了一眼朱元璋。
爹,你向我要枪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似乎察觉到了朱棣的眼神,朱元璋眉头一皱,果断呵斥道:“看啥看,你是咱的儿子,咱是你的老子,儿子孝敬老子不是天经地义?你这小子还是造反上位,也就是咱见了厚熜小子心情好,外加你这个皇帝看起来做得还不错,否则早就巴掌上手,扇你了!”
“是,是。”朱棣赶紧尴尬地笑了笑。
不过就在此时,朱棣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了朱厚熜和朱由检这两个后辈,开口问道:“救援开始之前,我先问个问题。我的庙号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你们有的时候叫我太宗,有的时候叫我成祖?”
朱棣很疑惑。
如果让他选,他当然喜欢太宗这个庙号了。
他也很清楚,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谁当皇帝,都会给自己上太宗这个庙号,所以……
这个成祖是从哪儿来的?
莫非也出了什么变故?
第七章 朱元璋:大半天下尚在掌控之中,这叫局势糜烂?
“这个……”
朱由检刚准备开口为朱棣解释,却听到一旁的朱厚熜轻咳一声:“咳咳,这个是以后才会用到的妙妙问题,等以后再说,我们还是先探讨一下怎么解救崇祯朝吧,会议时间要不够了。”
虽然此时的朱厚熜并不是历史上的朱厚熜,但很遗憾,穿越者朱厚熜同样选择了历史的道路,搞了一波‘大礼议’,成功将明太宗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明成祖……不过有新的区别,这次朱厚熜并没有把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踢出去了。
虽然在庙号中,祖比宗要高级,但要是让朱棣选,他绝对会选择明太宗。
因为太宗,那是正统继承者,朱棣也有话说:我的皇位是我爹太祖皇帝朱元璋传给我的,我本来就是皇位继承人。朱允炆?篡位者罢了。
朱棣可以说是处处都彰显自己的正统继位者。
而这个成祖,就彻底把他打上了非正统继位的标签,他无论怎么洗,都很难以摆脱‘成祖’这个庙号所带来的影响了。
为了缓解尴尬,朱厚熜觉得现在不宜说这个,还是以后找个机会趁着朱棣心情好再说吧。
听到朱厚熜这么说,朱棣更是觉得此事有所蹊跷,内心深处狐疑万分。
“行了老四,你管那么多干嘛?当今之计,还是要解决崇祯朝的麻烦,完成那什么群任务,否则我们方才谈及的奖励,皆是镜中花、水中月!”
朱元璋倒是不甚理会这些虚名,见朱棣满脸疑惑,当即开口,让朱棣先别想太多,专心安排崇祯朝的事儿:“闲话少说,崇祯小子,你且先告诉咱,你还能掌控多少军队,城池尚有几座,局势到底崩坏到什么地步了?”
朱元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切洗牌,重来一次的打算。
不过是开局一个碗罢了,大不了再来一次。
“太祖爷,我……”
朱由检刚说一句话,朱厚熜便在一旁轻咳一声,开口道:“朱由检,你在心中默念一声地图,自会将你目前的疆域展现在我们面前。”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朱由检不由为之一愣,紧接着便心念一动,伸出手来似乎在虚空中一抓,一张活灵活现的虚拟大明地图便出现在四人面前。
崇祯十七年,局势十分复杂。
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如一根尖刺一般,从黄河以北直插北京,而辽东已经尽失于满清之手,只能依托山海关苦苦抵抗。
而川蜀之地正在被张献忠攻克,女将军秦良玉正在川蜀与张献忠交战。
一边说着,崇祯一边讲述着自己的人员配给:
“北京方面以襄城伯李国祯为京营总督,并命新乐侯刘文炳、驸马巩永固召集勋戚家丁,漕运重镇淮安以抚宁侯朱国弼镇守、南京方面以忻城伯赵之龙守备,并将惯例由文武提督分统的南京操江水师交由诚意伯刘孔昭一人统管……”
“襄城伯、新乐侯、抚宁侯和忻城伯?”
听到这些熟悉的名号,朱棣有些懵了:“李濬、朱勇、刘伯温、赵彝的后人?”
朱棣人已经傻了,怎么隔了二百多年,大明的武将还是这几个人的后代啊?
其中,三人为靖难功臣,朱勇、李濬随燕王起兵,赵彝为建文降臣,被千金买马骨。
而刘伯温,则是大明开国功勋之一。
他们的祖辈都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勋贵归勋贵,平时吃喝玩乐享受荣华富贵就得了,怎么打起仗来还让他们当官啊?崇祯朝就没有新兴的大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