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弟,中原的朱元璋、朱棣、朱瞻基都死了,现在轮到了一个小娃娃,一个蠢如猪的家伙当上了大明朝的皇帝,正是我们瓦剌出头之日啊。若只是劫掠一番,那算得了什么?”
也先也策马而行,望向赛刊王,轻轻一笑,目光之中充满了熊熊燃烧的炙热:“前番出战,我便料到明军那主将定是个蠢货,不过区区一个以退为进之策,便骗了其先锋出战,使得我军可以全歼之。如今若是可以再战一场,那么明军精锐丧尽,怕是连那小娃娃皇帝,都要被我们抓到手里!”
“若是如此,入主中原,恢复当初成吉思汗、薛禅汗的荣光,舍我也先其谁?”
成吉思汗,即铁木真;薛禅汗,即忽必烈。
瓦剌,是蒙古的一部分。
如今的蒙古大汗,乃是岱总汗,脱脱不花。
对于脱脱不花,也先向来是蔑视的,认为脱脱不花已经被明军吓破了胆子,全然没有蒙古人的血性,蒙古本部的军队交给脱脱不花,简直是丢了当年成吉思汗和薛禅汗的脸!
不过也实属正常,毕竟当年瓦剌大败东蒙古,脱脱不花早就已经吓破了胆子,只敢偶尔骚扰一下明廷边境,更大的胆子,则是征讨野人女真。
毕竟与明朝相比,现在的女真就是软柿子,谁都能捏一把。
不过全都无所谓了。
此战之后,瓦剌将入主中原!
也先自信满满。
他对中原早就觊觎多年,从瓦剌的情况来看便可知一二。
瓦剌,用的是中原的汉族官制!
他虽然是瓦剌首领,但自称的可是蒙古太师。
等未来打进了北京,他也是要当皇帝的。
也先之前,只是在梦中想想恢复大元社稷。但现在,他觉得自己真有机会了。
第一战,明军先锋轻易中计,全军覆没。
第二战,明军辎重被截,损失惨重。
如今自己又派兵在辎重附近的鹞儿岭设伏,准备打击明军援兵。
机会很大!
赛刊王也在一旁开口道:“大兄,我瓦剌健儿已经在鹞儿岭设伏,一切都已经布置好了,如口袋张开,只等明军进来!”
“此战,定然会让明军全军覆没!”
赛刊王与也先对视一眼,紧接着便相顾一笑。
“哈哈哈哈!”
两人的笑声极为豪迈。
而就在此时,一骑飞马来报,速度来到了赛刊王与也先面前,对着两人尊敬道:“启禀太师,喜宁的信使到了!”
说罢,这名骑兵迅速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也先。
而也先接过了信件,只是扫了一眼后,便继续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兄何故发笑?”也先的另一个弟弟,伯颜帖木儿好奇问道。
“我笑那大明皇帝少智、大明诸将无谋,我军原本压根追不上他明军,结果却数易行军路线,目前大明皇帝主要在北零川塞处,往宣府、土木堡方向行军!”
“吾弟伯颜,你率领三万我瓦剌精兵,伏于鹞儿岭,截杀明军援兵,我与赛刊王一同去土木堡,去生擒大明皇帝!”
也先的目光,充满了自信,策马扬鞭,高傲地笑道:“朱元璋、朱棣、朱瞻基已死,整个大明,还有谁是我的对手?”
第九十五章 月黑雁飞高,也先夜遁逃
鹞儿岭外,军旗猎猎。
伯颜受命之后,便急忙赶来,率领三万瓦剌勇士,埋伏于此,打算给予明军致命一击。
他埋伏了半天,却不见明军入岭,有些诧异,甚至有些纳闷,不由抓住一旁给自己送信的女真斥候,怒斥道:“怎么回事?你主子喜宁不是说,明军必来驰援吗?俺在这里等了几个时辰,莫非明军的粮草充足,不需要来驰援此地?”
那个骤然被伯颜抓住的女真斥候,不由大为惶恐,连忙道:“小人不知啊,明军,明军确实断了辎重……”
听到了这女真斥候的话语,伯颜这才松手冷哼一声,接着便道:“咱们的斥候呢?怎么还没回来,什么情况?”
“伯颜公,已经派人去催了。”
一个瓦剌贵族开口说着:“不过不仅如此,和我们互为犄角的哲堪将军也已经两个时辰未曾有消息往来了……该不会有诈吧?”
听到瓦剌贵族这么说,伯颜心中隐隐有些忐忑,但他还是故作无所谓,开口笑道:“明军虽然骁勇,如狼般侵略十足,但奈何这群狼的领头者,乃是一只蠢猪也!朱棣、朱瞻基时代的明军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是我们瓦剌的天下!”
“传令诸兄弟,停止埋伏,当率军往哲堪那边去,和哲堪会合。”
伯颜下令之后,又忧心忡忡地开口道:“我的心中,总是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长生天在上,希望这只是我的错觉吧。”
“伯颜公莫要担忧,明军遭两次大败,又数次更易行军道路,军心涣散、士卒疲惫,他们又能如何?”
那瓦剌贵族笑道:“大明皇帝和大明诸将,皆无谋少智,不通军事,正如同伯颜公您所说,朱棣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我们瓦剌的时代!”
伯颜点了点头。
在大明的先锋部队如蠢猪般的指挥而被瓦剌打的全军覆没,而后又轻而易举截断了大明军队辎重之后,这件事情已经在瓦剌高层之中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他们瓦剌即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的主角。
但不知道为什么,伯颜心中总有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
不过就在此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骚乱,伴随着火枪轰鸣的声音,不由令伯颜一愣,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儿,发生什么事儿了?!”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个瓦剌士兵便冲了过来,面色惊恐,对着伯颜道:“伯颜公,不好了!明军围上来了!”
“我刚下令停止设伏,这明军就围了上来?这时机把握的也太及时了吧!”伯颜诧异万分,有些慌乱。
只能说伯颜现在人麻了。
“速速顶住,明军缺乏辎重,如此紧急增援,必然不能久战,我瓦剌勇士,上马准备冲锋!”伯颜下达命令道。
而不等伯颜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身后却也传来一阵骚动与慌乱,他再度诧异的转头,望向了身后的方向,却见身后的瓦剌军队也发出了一阵阵嘶鸣。
“这是怎么回事儿?!”
身后传来的骚动让伯颜整个人都无比烦躁,而就在此时,又有一斥候灰头土脸,哭丧着脸前来汇报:“伯颜公,大事不好!哲堪将军所率的三千精骑已经被明军吃掉了,我们派出的斥候全都被明军拦截,而且明军这段时间左右开弓,已经将我们团团围在了鹞儿岭里!”
是的。
原本他们瓦剌远道而来,是为了在这里设伏,埋伏大明军。
历史上他们还真成功了,成功将明军五万骑兵一口吞下,甚至还将大将成国公朱勇、监军陈僧当场打死。
但现在,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明军在名将蓝玉、李文忠、年轻版张辅及柳珣等人的制定下,一场夹击瓦剌的计谋正在迅速酝酿。
而这一切,瓦剌人全然不知,还在等着明军中伏呢。
“明军的兵力如何?!”伯颜气急败坏道。
“漫山遍野,密密麻麻,根本就数不清!”
那斥候慌乱地开口说道:“前后夹击的明军,至少有十万人啊伯颜公!我们该如何是好?!”
伯颜闻言大惊:“明军出塞虽号称五十万,但实际不过一二十万,两战被我们杀了三四万人,哪里来的十万人?!莫非是明军主力全军出击,就是为了葬送我瓦剌三万精锐?!”
电视剧小说里,常常有什么五十万铁骑、百万大军,但理智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这要有多牛逼才能供给五十万铁骑啊?
别说五十万铁骑了,就算是供给五万轻骑,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因此,整个大明,包括京营、边军在内,精锐绝对不超过三十万人,至于凑齐的大军,大部分都是卫所兵,卫所兵的战斗力绝对无法和边军、京营相提并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