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422章 梦之地(龙年大吉大利!)

第422章 梦之地(龙年大吉大利!)(1 / 1)

第423章 梦之地(龙年大吉大利!)

创新往往始于一个构想,甚至是突发其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冯清云200公里高速铁路的构想,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现实吗?

如果是放到其它国家,冯清云的构想肯定会被当成「妄想」,是不科学丶不现实的,但这里是南洋。

倒不是因为南洋可以成就梦想,而是因为南洋有一大票来自德国的工程师。作为第三帝国的元首,希特勒不仅想要把柏林建成世界之都「日尔曼尼亚」,还要建造一系列巨大的,足以吸引世人眼球,让世界民众彻底臣服的东西,来显示德国强大。

在这其中就包括有「全球超级高铁网络」,希特勒认为战后的第三帝国,会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而不是大英帝国那样的海洋帝国,所以非常有必要建造一种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系统。

于是乎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国的工程师们开始研究起了超级高铁,从3米宽的超级宽轨到250公里的时速。宛如梦幻一般巨型列车,虽然直到三德子灭亡,都没有造出来,但是他们确实取得一些成就,比如「无砟轨道技术」,比如无缝轨道技术。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工程师们相信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虽然造不出希特勒梦中的「超级高速列车」,但是制造出时速250公里的高速列车还是没有问题的。

「……基于婆罗洲城市一体化的必要,我认为采用最高时速250千米,均速200千米的超特快列车,将有助实现「四小时交通」的构想——即南洋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时间为四小时……」

在铁路技术研究所成立三周年庆典上,不过才二十九岁的冯清云发表了「四小时交通」的构想,尽管这个「四小时」指的是A到B和B到C之间时间,而不是A到C的时间。但是2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仍然让与会者们惊讶的不时交头接耳。

「首先,新型机车应该采用电驱动,电力机车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运行,并且具有强大的牵引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长距离的运输任务。37年的义大利的ETR200型电车,就已经证明其优越性,它在罗马至那不勒斯铁路上跑出时速201千米的速度。」

与会的铁路丶机车工程师们对于ETR200型电车并不陌生,其实德国的电动机车技术也很发达,不过他们的柴油机车技术更先进,在战前时速就飙过了200公里时速,达到201公里。

但那是德国。

两年前,南洋机车公司就以德国电动机车为原型生产了一批电力机车,用于铁路运营,之所以采用电力……因为其维修保养更简单,相比于需要经常维护的内燃机,电动机在全寿命期间几乎不需要维修。而且,电力机车生产设计也更简单。

「降低车重是提高速度的前提,除采用流线型的车厢外,车厢也将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

虽然与会者大都是铁路系统工程师,但也有一些来自报社的记者,对于记者们来说,那些大人物的演讲,反倒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冯云清的「四小时交通」成功的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

他们可不管这个「四小时交通」现实不现实,重要的是什麽?是新闻要有嘘头。

四小时交通!

250公里时速!

像飞机一样快的列车,这些有哪一样不是新闻所需的嘘头?

于是乎,与会的记者们在第一时间,将冯清云的演讲报导了出来,作为一个颇具前瞻性的概念,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议论,毕竟,沿自国人的心态,对于「领先世界」这几个字,还是非常着迷的,毕竟,唐山近百年屈辱,让人们对任何「领先」都极其的敏感。

不过与国人热议的「领先」不同,从报纸上看到了「四小时交通」以及「高速铁路」的构想后,李毅安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后世的高铁,而是新干线。

新干线……那可是小日本的骄傲啊!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名片。

甚至在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那些参会运动员们到日本后,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以及相关国际政要丶观看运动会的嘉宾,无不对日本新干线及独特的「光」号列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登上列车,感受速度与激情。

新干线的确成了日本的名片,从此,与富士山一道,共同成为日本的象徵,整个七十年代,每逢圣诞节,50%寄往西方国家的贺卡上,无不镶嵌着「子弹列车」。也正因如此日本人才充满骄傲的将其称之为「梦之超特急」。

似乎没有什麽比「子弹列车」更能代表日本的了。即便是后来,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其技术也领先日本,但仍然没有改变这一点。

「梦之超特急……」

回忆着小时候,看过的的动画片中「子弹列车」在富士山下穿行的一幕,李毅安的嘴角轻扬,自言自语道。

「在这个世界「子弹列车」完全可以成为南洋的名片啊!」

心里这麽想着,李毅安便拿起了电话。当天下午,第一次走进总统官邸的冯云清显得忐忑不安,以至于在进入办公室后,人都显得有些紧张,见状,李毅安便说道。

「放松一些,没有什麽好紧张的,今天喊你过来,是想和你谈谈你的「四小时交通」,这个构想很好嘛,报纸上说的不太清楚,所以,我希望能够听你亲自讲解一下。」

在李毅安的引导下下,冯云清便一一解释着他的构想,刚开始还有些紧张的他,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与周年纪念会上演讲,仅仅只是强调高速铁路便捷性不同,他同样也提到了市场。

「领先世界的高速铁路,不仅将会成为南洋的一张名片,而且通过研究高铁势必将会提升南洋的铁路技术水平,或许受限于自然条件,我们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铁路大国,但是却可以成为铁路技术强国,在未来向其它国家输出铁路技术。」

坐在总统的对面,冯清云说道。

「毕竟,并不仅仅只有我们需要高速铁路,欧洲以及其它国家,同样也需要高速铁路。」

铁路技术强国!

仅仅只是这六个字,就让李毅安对冯清云刮目相看了,这个年青人……有想法啊!

看着面前的年青人,李毅安的目光发生了些许变化,此时,他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是冯清云,而是以其为代表的那一批由南洋培养出来的学者,他们或许都很年青,但是注定将会在未来的岗位上,取得出令世人为之震惊的成就。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铁路技术强国……这确实是一个发展方向,不要去理会什麽铁路建设是「过去式」,是不被看好的「夕阳产业」,在大陆交通中,铁路丶尤其是高速铁路的优势是其它工具无法取代的。」

哪怕是在四零年代末,铁路已经开始不被世人看好,毕竟,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兴起以及汽车的普及,汽车不仅在便捷性远远超过铁路,就连速度也将其甩在身后。

但是高铁将会改变这一切。而高速铁路将极大地提升了地方的交通便捷性,高速丶直达的出行方式,将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大大提高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效率。

来自总统的支持,让冯清云有些激动的说道。

「先生,这麽说,您是支持我们研究高速铁路了!」

看着面前有些激动的年青人,李毅安笑了起来,这显然是一个没有政治敏感性的技术人员,其实今天他们两人之间的见面,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支持修建高速铁路。

不过众所周知,技术上的创新与变革,或许会有灵光一现,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时间与汗水的堆积。当天,在冯清云离开办公室之后,李毅安拿起记事本,用笔写下了几个字。

「高速铁路,四九丶二月……」

放下记事本的时候,看似平静的李毅安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尽管这一切只是一个年轻人的突发奇想,但是在那个年轻人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想要在这里缔造的一切——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环境。

想到这,他笑容也变得越发灿烂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梦之超特急啊……」

(本章完)

【麻烦您动动手指,把本网站分享到Facebook脸书,这样我们能坚持运营下去】

最新小说: 从大夏开始:开国之君陆续降临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