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南洋风(第一更,求订阅)
终于,伴随着乘客的离开,车站再一次冷清了下来。
空荡荡的车站,什麽时候才能再一次恢复往昔的热闹?
无人知晓!
站在路边的张天杰,在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就这麽默默的站在那里,然后又叹了口气,伸手拦了辆黄包车,说道。
「去大公报,」
虽然有电车的竞争,但是因为黄包车可以穿街走巷,依然受到不少人的欢迎,有一定的市场。
很快,他就到了报社附近,但他并没有进去,同行是冤家,不必进去给别人添堵,在路边的电话亭里给朋友打个电话之后,张天杰便点着根香菸,等了起来。
「叮当丶叮当……」
电车叮铛做响的在港岛的街头驶过,置身于路边的张天杰叼着一支南洋骆驼香菸。
站在那里,他的一双眼睛不住的打量着周围,他的脖颈处挂着一台相机,相机上的「Zeiss」字样,虽然表示的品牌,但是镜头处的NY,却表明了它的身份——南洋蔡司。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Zeiss,而且因为质量上乘,在港岛以及亚洲各地深受市场欢迎。
虽然带着相机,可张天杰却没有拍照,这里实在是没有什麽好拍的,虽然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可天气依然很冷,街上没有那些穿着被本地人称为「姣婆」的娇艳女子——一身靓丽旗袍搭配着玻璃丝袜和颜色鲜艳的高跟皮鞋。
虽然这样的打扮在南洋会被误会成「风尘女子」,但不得不说,看起来确实赏心悦目,在南洋的特殊会所才能见到的装扮,在港岛是普通打扮。
不得不说,这真的很神奇。
或许这就是风土人情的不同。
其实,作为记者的张天杰很清楚,信息的传递是滞后,即便是南洋与港岛相隔不远,南洋的电影丶电视在港岛都可以看得到,但大多数人,甚至很多精英对南洋的了解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其实,南洋对港岛的了解也是如此。
其实,南洋人对港岛的事情,压根就没有什麽兴趣,顶多也就是希望通过这里和大陆的亲人取得联系罢了。
想到大陆,张天杰便朝着街道对面看去,那家报社的墙上还写着一些口号,基本上都是与大陆的活动有关。
「超英赶美……南洋哪去了呢?」
嘴里这麽嘀咕着,张天杰看了一下时间,便朝不远处茶楼走去,一进茶楼,就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气氛,空气中回响着是激昂的曲乐。
「年年我们要唱歌,比不上今年的歌儿多……」
这里也是一家左翼的茶楼,墙上同样有不少口号丶标语,这就是港岛的另一面,在这个秩序混乱丶物欲横流的资本世界中,还有这样的一面,在这里有很多人是心向大陆的,毕竟,大家都是爱国的。
要了一壶茶,张天杰这边刚等上一小会,那边就有人来了,一坐下,王辉耀就冲着张天杰,抱歉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老弟让你久等了。刚刚过来一个同事,帮他安顿了一下。程安杰,他老家也是鲁省,说起来你们还是同乡的,认识吗?」
摇了摇头,张天杰说道:
「一下倒是还不认识,要是有机会的话还请老兄介绍一下,毕竟大家都是同乡嘛。」
「这事儿好说,过几天我安排一下。」
发现张天杰似乎是在打量着这家餐厅。王辉耀颇为得意的说道:
「怎麽样,在南洋看不到这些吧!」
「确实看不到,你知道的在那里如果有人弄这些,肯定会受到保安局的照顾,然后被驱逐的。」
张天杰倒也坦诚,身处港岛的他,当然知道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触犯《国家保安法》被驱逐,在南洋有些红线是不能触碰的。
「这就是资本家最虚伪的一面了,你们南洋啊,典型的资本家嘴脸,好了,不说这个了。」
王辉耀并没有在这方面继续说下去,而是说到了正事。
「你让我办的那件事,我打听了一下,不好办。」
「怎麽说?」
张天杰说道。
「你知道的,我只是想到大陆采访一下,向南洋人介绍一下大陆的变化。」
王辉耀摇头说道:
「我知道,但是因为咱们之间没有建交,所以,你想来的话,很困难,当然,如果你能够发表几篇文章,再以左翼记者的身份去的话,就很简单……」
不等王辉耀说完,张天杰直接说道。
「你真是神经病,你是想让港警把我送过罗胡吗?那时候,都不用你们邀请了,我直接就被递解。」
在说话的时候他甚至都懒得翻白眼,这种馊主意他也能够说的出来。
可真是的。
「哈哈,就知道你会这麽说,这就是你们南洋,真不知道,南洋有什麽好的,让你这麽贪恋。」
王辉耀的语气中尽是不解,甚至又晓以大义了好一会,才止下话来,这时张天杰才笑道。
「也没什麽贪恋的,你知道,我这个人吧,一个是好往舞厅里与姑娘畅谈人生,体味人间百态,分担姑娘们的疾苦,一个呢?就是口腹之欲,喜欢吃点好吃的,喝点好喝的。」
好友的回答,让王辉耀忍不住说道:
「你这家伙,可真是一点都没变,满脑子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这都是什麽时代了,居然还任由这种腐朽坠落思想充斥大脑,知识分子必须学会……」
不等好友说完,张天杰就说道:
「好了,好了,我就是一俗人,等将来再改造我吧,对了,我最近听说一个谣言,说你们那边碰到了粮食问题,很多地方粮食日渐稀少,开始烹谷为粥。有的地方的粮食难以为继,粥也是日渐稀薄了是吗?」
这只是他听说的一些消息,是真是假并不太清楚。所以才想向朋友求证,甚至想到那边去看一看。
「谣言!肯定是那些个反动分子的谣言!」
王辉耀立即辩驳道:
「国内粮食去年是大丰收,亩产屡创新高,怎麽可能会不够吃呢?要是说粮食不够吃,肯定还是你们南洋,你们南洋……」
「对,你说的对,南洋的粮食确实不够吃的。」
张天杰连连点头赞同道。
「南洋的粮食从来就没够吃过,从阁下登陆婆罗洲起,南洋的粮食一直都靠进口,从西贡丶曼谷丶仰光,现在每年还从非洲进口上千万吨粮食,南洋的粮食是真的不够吃。」
尽管张天杰说的是事实,但他的回答让王辉耀只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似的,只得说道:
「你们那是新殖民主义行径,是压榨广大的亚非拉百姓,你们南洋人成天炫耀的那些肉,奶,蛋,都是建立在亚非拉人民的痛苦上的,都是通过殖民主义压榨获得的。你们的这种帝国主义行径,早晚会受到全世界的唾弃。」
面对指责,张天杰只是不以为意的笑道:
「管他呢,反正只要我们有粮食吃就行。其他人的死活和我们有什麽关系?」
这样的回答,就是有些无耻了,面对这样的回答,你还能说什麽呢?
朋友之间的相聚,就这样弄了一个不欢而散。
看着好友的背影,张天杰的目光中略带着一丝无奈,然后轻声言语道。
「但愿,真的是谣传吧!」
说罢,他就伸手拦了一辆黄包车。
坐上黄包车后,张天杰便随口说了一个地址,然后坐在车上,看着港岛的街景,
此时的港岛的,已经开始从贸易港向工业化城市转变,随着地产业的兴起,工业也被带动起来,各方面的资金从各方流入港岛,发展工业,维多利亚湾畔那些两三层的英式建筑,正在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在观塘等地工厂数量已经增加近万间,数十万工人在那里日夜劳作,在他们的挥洒的汗水中,老板们从其中发迹而起,金融,航运丶纺织,玩具,服装,等等,各种各样的工厂繁荣着本地的经济。
港岛,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就代表着战后的东亚。
战后的东亚,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飞速发展着,而其中又以南洋为最。南洋是战后最先发展起来的,当唐山陷入战火,日本陷入分裂之中时,南洋就开始了全面建设,凭藉着从欧洲和日本引进的人才以及唐山迁移的人力资源,南洋的工业丶经济丶科技和社会迅速发展,在短短数年内,就成为全球最富裕丶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伴随着南洋的发展,南洋的产品也输入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以亚洲为主,他们迅速取代了欧洲商品的市场。
街头上不时的有汽车驶过,和亚洲的很多地方一样,街道上差不多都是南洋制造的汽车,富人的BMW丶洋行白领的阿尔法·罗密欧,再到普通人五菱等汽车,甚至就连路上的巴士丶卡车,也有三一丶福田等品牌。
在过去的几年间,南洋的工业制造品,就这样销售到世界各地,在东亚如此,在欧洲同样也是如此,作为记者的张天杰几乎是全程见证了了「南洋制造」的崛起——十年前,在港岛的报纸上GG上,工业制造品的GG大都是美国的丶英国的。
而现在呢?
大都是南洋制造的GG。
不仅如此,南洋的文化,也随之流行起来,伴随着南洋的电影丶电视的输出,南洋的流行文化,也随之传播着世界各地,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流行文化就是南洋的,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世界名牌,它们悄无声息的登陆各地,港岛也不例外。
过去在港,稍稍有钱的人想要穿洋服,都是去外国洋服店量身定制,量体裁衣。
而现在呢?
有钱的人,则会到那些品牌服装店中,随意选购,那些南洋品牌的服装价格昂贵,顶级的布料丶顶级作工,更重要的是与电影男女主角类似,时尚与品牌的结合,是洋服店和裁缝店里的量体定做所不能提供的。
南洋式的生活,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这些方面,曾几何时,港岛手艺最好的是沪海理发师,那时候,这里一间挂着沪海二字的理发室,理发师傅能从早忙到晚,一天挣的比很多人的月薪还要高。
而现在,沪海理发室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南洋美发厅」,在那里门口能排出长队,男人丶女人都喜欢留着与南洋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一样的发型,穿着一样的衣服,既然是普通人,穿不起品牌的,也会穿上观塘等地生产的。
这就是现在的港岛,一个被南洋深深影响的地方。
就这样,车夫拉着黄包车在街上行走着,而张天杰就这样打量着周围,打量着眼前的港岛,在经过一处唱片店时,那里传出了一阵歌声。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