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辉煌时代(第二更,求订阅)
偶尔,几朵悠闲的白云悠然飘过,投下斑驳的影子,在大洋的海面上缓缓游走,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万道金辉,将这片浩瀚的海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突然,平静的海面被从海底升起的圆柱打破这片静寂,一个柱型物就这样像剪刀似的划开了海面。
「到达潜望镜高度!」
自从五天前离开特鲁克基地之后,「蛟龙号」就一直保持着水下高速航行,期间从没有上浮到水面。
这次环球航行并不是为了炫耀南洋海军的军事力量,而是一次在实战条件下核潜艇部队实施远机动的战略演习。
尽管现在南洋海军才装备了三艘新型核动力潜艇,但是出于战略安全角度的考虑,未来南洋的弹道飞弹核潜艇将会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进行部署,作为末日反攻的杀手鐧。
而攻击型核潜艇就是弹道飞弹核潜艇的带刀护卫,他们同样需要在大西洋海域进行部署。
因此,实施一次战略机动演习就是显得十分必要。
而在远程航行期间,潜艇必须要在水下航行,并且不间断的保持水下联络。这也是末日反击的一部分。
尽管「蛟龙号」的排水量超过4000吨,但是艇内的空间仍然很狭窄,不仅空间拥挤,而且出海五天后,舱内的空气中就弥漫着各种异味,这是潜艇挥之不去的味道——汗臭丶脚臭,厨房油烟,所有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即便是空气过滤器也难以去除所有的异样。
而空气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这次上浮,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的换气。很快,北太平洋海域清凉且新鲜的空气就进入艇内。
「长官,我艇即将进D34海区。」
听着领航员的报告,齐国涛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注意观察。」
这一海域是北太平洋的苏军反潜区,苏军军舰活动十分频繁,噪声非常杂乱,对潜艇声呐兵又是一个残酷的挑战,他们必须清楚辨别出自己遭遇的是水面舰艇还是水下核潜艇,并且避开它们航行的方向。
为此,他们必须拿出十二万分精神来执行这次艰巨的任务——事实上,他们是特意进入这片海域的,毕竟,未来他们需要在这一海域与苏军潜艇对抗。
所以一进入这一海域,「蛟龙号」就开始了静音潜航,这正是它所擅长的,凭藉着先进消声瓦以及动力系统,「蛟龙号」一直以静音而着称。
就在「蛟龙号」于水下小心翼翼航行时,潜艇上的声呐兵金一鸣突然发现了异样,他立即报告道:
「报告,在潜艇30度方位角上出现了目标噪音。」
齐国涛立刻指挥潜艇机动,以收集更为准确的情报,很快,消息传来了。
「长官,根据声呐判断,目标是一艘核潜艇,而且此时目标正面朝自己开过来了,如果不转向,那麽两艇便很有可能发生撞击。」
这时到底转向与否,成为了一个急需齐国涛决断的难题,如果草率地进行大幅度转向,引起的激流会使核潜艇的隐蔽性降低,很有可能会暴露自身的存在,让敌艇可能探测到「蛟龙号」。
身为艇长的齐国涛,毕竟是多次「击沉」航母的老,稍加思索后,就决心按兵不动。
「继续保持航行向前进,一分钟后形势不对,再立即转向。」
很快,齐国涛这场冒险的博弈赢了,声呐兵传来新的报告,危机解除,苏联潜艇转换了方向,他们安全了。
这时,齐国涛才松了一口气,惊无险地避苏联潜艇后,「蛟龙号」在楚科奇半岛以南海域转向。
就这样,「蛟龙号」核潜艇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期间他们还进行长时间全速航行试验以及极限潜深试验。
两个星期后便靠近了航行路线中海况最为恶劣的海域一德雷克海峡。尽管海军的舰船已经多次通过德雷克海峡,但是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最宽的同样也是最深的海峡,这里一年四季风暴不断,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丶「暴风走廊」丶「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虽然潜艇在水下航行无惧风暴,但是这里遍布的冰山,却让这里的水文条件变得极其复杂且多变。
因此,从进入德雷克海峡后,「蛟龙号」核潜艇在航行时就变得极其小心,根据相关任务要求,在通过海峡长度的一半后,潜艇必须上浮8米到10米,来保证潜艇的战斗力和装备完好性。
这天,德雷克海峡的海况条件和过去一样并不理想,巨浪滔天,但「蛟龙号」潜艇仍然成功地上浮,但是在浅水海域,艇身不可避免的受到大浪的影响,发出安全的无线电报告后,再次下潜。
直到驶出海峡后,它才一下子脱离了独立航行时谨小慎微的警戒状态,加速驶离开这一海域。
就在「蛟龙号」核潜艇驶过德雷克海峡的两天后,潜艇再一次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在领航员发出「我艇已进入福克兰群岛海域」的电文时,透过潜望镜,齐国涛第一次从潜望镜中看看到了福克兰群岛。
「快看,那里就是我们的西福克兰岛!」
「西福克兰岛」是南洋的租借地,几年前,为了的探索太空,通过与英国进行谈判,南洋从英国租借了多块土地,其中西福克兰岛的面积最大,40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南大西洋。
一时间,整个潜艇内尽是一片欢腾,对于远离国土的人们来说,这是他们距离国土最近的一次了!
或许「西福克兰岛」是南洋的租借地,但是……与国土又有什麽区别呢?
毕竟,现在岛上已经有四千多唐山人了,比东福兰岛的英裔居民多出了好几倍,等到九十九年租期期满的时候,两个岛上的人口,肯定是唐山人占绝大多数了。
到时候,就像英国人宣称的那样「违背福克兰岛民的意愿,将身家性命交与阿根廷统治管理,绝不是结束殖民地位,而是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地。」
南洋也可「尊重福克兰岛民的意愿嘛」。
就在「蛟龙」号核潜艇上的官兵们,轮流从潜望镜中注视着南洋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国土,突然声纳兵报告道:
「有船从港口驶出,是一艘大型船只。」
是英国商船,还是南洋商船?
怀揣着某种期待,齐国涛把潜望镜转向了船只驶来的方向,差不多半个小时后,他终于看清了楚了来船。
「没错,是我们的船!」
齐国涛扭头对着艇员说道。
「是「东方朔号」破冰船,它应该刚从西福克兰岛驶出来。」
不过因为南洋租借「西福克兰岛」,导致了与阿根廷关系的紧张。但为了人类的太空事业,必须要有所牺牲,牺牲一下和阿根廷的关系,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发展太空事业,南洋航空航天局不仅在岛上修建了观测站,而且还修建了机场并且扩建了岛上的港口,这边港口刚建好,西福克兰岛就成为了南洋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母港。
而「东方朔号」,则是为了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特意从芬兰进口的破冰船。这是一艘拥有22000轴马力的柴电动力破冰船。因为南洋在无法建造这样的专业破冰船。因此,才委托芬兰人建造这艘极地破冰船,而芬兰的破冰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出类拔萃的。
海面上「东方朔号」破冰船,乘风破浪,朝着南极进发,船桅上南门双星旗飘扬着。
而在海面的下方,「蛟龙」号核潜艇的指挥舱内,齐国涛就那样注视着那面国旗,这是南洋的国旗啊!
南洋的国土丶南洋的船只丶南洋的国旗!
正当齐国涛等人感慨万千的时候,于海上航行的「东方朔号」破冰船上,船长赵国柱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环视着周围的海面,海上风平浪静,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孙松涛说道:「船长,今天是个好天气啊!」
作为随船科考队员的他,对于这艘破冰船还是非常好奇的,所以,出发没多久,到了舰桥上的找船长凑起话来。
点了点头,赵国柱说道:
「但是能一直保持到目的地吧。」
随后,他又问道:
「孙博士,你知道,咱们的船为什麽叫「东方朔号」吗?」
「因为他是第一个到达北极进行考察的唐人。」
孙松涛笑道:
「据考证东方朔所着《海内十洲记·序》中的记载,其中提到东方朔曾随师主履行至「冥夜之丘」和「纯阳之陵」。
其中的「冥夜之丘」就是指北极圈地区的「极夜」现象「纯阳之陵」便是指北极连续六个月的白昼,即「极昼」现象。
因此东方朔是我们唐人之中到达极地第一人,所以,极地考察船,才会以「东方朔」命名。」
这是一个非常官方的回答,也是官方将极地考察船命名的原因,点头之馀,赵国柱又说道。
「这麽说来,对极地考察属我唐人的历史最悠久了。」
「是啊,不过……」
孙松涛笑道:
「再悠久,那也是老祖宗的辉煌了,现在我们是要开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让我们也的子孙后代会为我们而骄傲!」
说罢,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远处。他说这番话,正是这代人们所相信的,相信自己一定会无愧于时代,会给后代再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而叼着雪茄的船长看了一眼面前的年青人,他那张看似坚毅的脸上,闪动出一丝异样,显然,这个年青人是知道南洋是有有多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