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谕令下达第二天,雪片似的投稿就把翰林院给淹了,这还只是京畿地区的投稿,远些的州县才接到征稿皇榜不久,更多投稿刚刚上路。
很多州县为了让参加恩科的考生扬名,提前一个月组织赶考队伍上京,为下一版文集投稿做準备。
齐国参加科举的举子都是当地官府派专人护送进京的,一路游山玩水,费用由当地富户全包,到京城住的也是地方豪商出资修建的会馆,不用自己花多少钱,有些心大的两袖清风就上路了。
各地考生陆续到京时已经出了正月,牧峥身体已经恢複大半,重新收回左千牛卫的控制权。
杨善拟好了恩科题目,存放在延英殿内,又把一部分暗卫和红客调拨给牧峥,命他在暗处严密监视延英殿的动向。
前段时间秘密抓捕的迦国人都关在皇陵后面的山里,逐一审讯过后,正月一过领头的和参与刺杀的都掉了脑袋,其余人全部充做官奴修皇陵去吧。
进京裹乱的迦国人不难处理,冒牌公主静和也可以一直关在宫中,对外就说她在宫里修行,为齐国祈福,西岭道才是大难题。
那边不仅有衆多迦国人潜伏着,手掌兵权的龚家也态度暧昧,很难明确他们是怎麽想的。
杨善叫来焦中书和安国公商议此事,两老头却不觉得这是大问题,焦中书道,“老臣对龚大都督还算了解,他是个极在意名声又谨慎的人,只要陛下别逼得他没了活路,是不会仅凭一道兵力就造反的,就算他不想活了,手下的将军们也不会跟着玩命。”
安国公赞同道,“陛下无需多虑,有事尽管下旨便是,这样反倒能让龚决那家伙安心。”
杨善还是不放心,问道,“我没有动龚决的想法,又担心经过迦国和冒牌公主的事他会多想,有什麽办法能让龚决彻底安心呢?”
焦尚书道,“他那金孙也十二岁了不是,陛下指个皇室宗亲的女娘给他当孙媳妇就行了。”
杨善嘴角猛抽,“你们确定这样可行?公主媳妇都指出问题来了,再指一个孙媳妇,龚大都督还不得天天扎我小人撒气啊?”
安国公哈哈大笑,“陛下放心,他没那个胆子,公主虽然有问题,但孙子又不是她生的,于龚家并未损失什麽。”
焦中书也笑道,“正是因为上一个出了问题,才要再指一个修补关系,陛下只管确定人选,其他事都交给我们了,保管万无一失。”
既然俩老头这麽有信心,杨善的心也放下大半,要说指婚的人选他还真有一个。
礼亲王家的三郡主也是胭脂铺的筹备人之一,静和出事后可把她吓得不轻,外人只知道大长公主在宫中修行,皇上对她婆家只有嘉奖的,不如把她的大女儿敏心县主指过去,再给龚家小子赐个爵位,也好安两家人的心。
三郡主听过杨善想法,自是无有不允的,皇家的丑事不能外传,皇上又没有动龚家人的想法,自家女儿的县主爵位都是靠交情白捡的,凭她可找不到龚家这麽显赫的婆家。
答应了杨善指婚的想法,三郡主又想到一人,担心道,“陛下,贞娘那孩子年纪还小呢,不知如何安置?”
杨善也很头疼这件事,静和死活不肯说出贞娘从何而来,就算杨善不介意养她到大,她的身世也是瞒不住的,到时她又该如何自处呢。
三郡主建议道,“就算不是龚家亲生,好歹也养了这麽多年,不如去信问一下龚家的意见吧。”
杨善点头,这的确是个办法,最好是龚家养出了感情愿意接纳,女孩子又不牵涉别的,养大了也不过出份嫁妆的事,他全包了。
写信送去西岭道,杨善整天忙政事,数着日子等龚家回複,完全忽略了他一系列举措对另一位重要人物的影响。
原作女主慕容佳颜,两年前穿越成慕容家的八岁小孙女,小丫头落水生了重病,她穿越以后养了好一阵子才好利索。
慕容家祖籍北方清州,在当地经营数代人,如今已是子孙繁盛身家巨富,是清州成应县有名的大户人家。
第五十五章
慕容家的唯一缺憾就是朝中无人,族中子侄于读书习武都没啥天赋,只有老太爷考到举人,其余人连进州官学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震慑地头蛇,老太爷使钱让次子在县衙混个小吏,又请同年中举的大儒到家里坐馆,邀请乡绅大商贾家的孩子前来附学,这才让慕容家在地方上站稳了脚跟。
等孙辈成长起来,老爷子就把管家权交给长子,专职盯着子孙读书,不论男女都要进学,但凡文采好些的都会另眼相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