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其中最博人关注的一案,莫过于连同太子参与在内的略卖妇女儿童案。
上京城的京兆府衙中尚有数起人口贩卖案悬而未破,如今却被告知这些人贩子可能来自于同一个组织,这个组织背后的靠山甚至是文臣第一的当朝首辅和尊享太子之位的未来储君,如何不叫民怨沸腾?
圣上无奈之下,只能下令着开三堂会审,命刑部、都察院和京兆府联合查案,这一査,终于牵出了十七年前的那桩不为人知的秘辛。
容姒一行擒获的那对胡氏夫妇是人贩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二人擅易容改装,便不断更换样貌名姓,在大齐各地开设店铺,作为组织分支或者流动据点,被容姒注意到的满庭芳便是其中之一。
胡氏夫妇清楚自己在为谁做事,通晓韦氏一族的手段,便也留了心眼,将这些年经手的买卖一一记录,同银钱一起,分散藏于各个钱庄。
容姒在归京前便让喻良臣的人到各处搜拢证据,整理成厚厚几叠账簿,发现略卖人口所得收益有七成流入了东宫。
而追溯这些案件的源头,竟直指十七年前。
于是,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午后,容姒从喻良臣口中得知了当年那桩冤案的后半段真相。
十七年前,也就是天临七年,罪臣怀渚在刑台上受淩迟之刑,怀夫人一头撞死在佞臣碑上,怀氏一门数十人悲愤难抑,奋起反抗,却纷纷死于兵卒刀下,青阳衆人趁乱将双生子救出。
那一日,刑台之上尸横遍地,佞臣碑下血流成河,百姓一时群情激昂,场面一度失控。
先帝无法,不敢下令大肆搜捕怀渚二子,只得命人暗中查访,严守城门,许进不许出。然迟迟未得二子蹤迹,先帝寝食难安,韦章便在此时献上一计。
时逢中秋,大齐子民有拜月之习,城中鱼龙混杂,往年也多有人贩子在节中作案,韦章便提议以人贩子之名,选中胡氏夫妇作为工具,不断抓捕诱捕城中孩童,每过一日便有新的尸体出现在城外乱葬岗,并以求得赎金为由将消息放出。
本是中秋佳节,城中却哭嚎一片,树起白幡漫天。
寻常百姓不知缘由,只以为是上京城中混入了丧心病狂的恶徒,青阳衆人却知,这是先帝在对他们施压,双生子一日不现身,便会有新的孩童遇难。
怀北辰与怀南霄自幼得双亲教养,小小年纪已颇有持正之风,尤其是怀北辰,他身为兄长,更觉该担负起兄长职责,也不能叫无辜之人再为他们兄弟二人丧命。
而怀南霄自小体弱,多在府中养病闭门不出,除了亲近的怀氏门人,少有人记得他的面目。怀北辰便让公羊靳将怀南霄敲晕,为其换上女孩的装扮,塞进棺材里,同城里其他丧子的人家一起,被送葬出城。
怀北辰则主动暴露在“人贩子”眼前,被带到了城外乱葬岗。
在那里,他翻遍了尸山,寻到了一具已认不出面目的尸体。那也是一个男孩,瞧着不过六七年岁,怀北辰抱着他痛哭出声,将怀渚给他们兄弟打的一对护腕的其中一只,套在了男孩的手上。
悲愤之下,怀北辰沖向人贩子,称为其弟複仇,被反杀于乱葬岗中,死前还爬到了那男孩的身边,牵住了他的手。
消息被递到先帝案前,便是怀氏一门双生二子,皆已伏诛。
喻良臣便是这般,逃出生天。
听闻这段往事,叫容姒再度刷新了对先帝的认知。
一国君王,为巩固皇权斩草除根,竟不惜滥杀无辜幼童,简直荒谬至极!而一朝首辅,为一己私利,竟将这个所谓的“人贩子”组织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从中牟取暴利,又何尝不令人瞠目结舌!
胡氏夫妇作为当年坑杀孩童案的亲历人,被喻良臣磋磨过一遭,已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负责记录案情的录事看着这满纸荒唐,实在不知该如何上报,又如何将此案公之于衆。
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给他们任何选择的余地。
三堂会审之后的第一个开朝日,早已在家荣养的两朝元老,喻良臣之授业恩师卢太傅在朝天门外请见圣上。
他两鬓花白,因行动不便而手执柱杖,却谢绝了所有人的相扶之意,孤身一人一步一步踏上去往太和大殿的玉阶,缓慢却恭敬地跪在了圣上跟前。
一时之间,衆人恍惚又回到了那日清晨,看到了曾经跪在同样位置的昭明公主。
然卢太傅非一般文臣,他曾是先帝之师,便是容华称帝之后亦对他多为尊敬礼让,如何肯受他如此大礼。卢太傅却决意不起,只道:“请圣上听完老臣所说,再决定要不要让老臣起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