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孟一安的休沐日,卫兵营里并没有事情需要他处理,便就一直在茶楼里陪着自家弟弟,三人一开始还稍有生疏陌生,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时间带来的生疏与陌生便逐渐消弭。
六年未见,兄弟之间还是有许多话说的。
孟一宁一边跟他说这几年自己身上的事情,一边也会问一两句他这几年过得如何。
孟一安捡了一些轻松的事情说,那些命悬一线的事情,那些伤痛,却只字未提。
作者有话说:
晚安~么啾~
第114章
▍先干正事。
孟一安倒了杯微热的茶水放到孟一宁面前, 先喝点水润润喉。
孟一宁抿了抿干涩的唇瓣,端起茶水一口气喝完,他看向身边的哥哥, 心里微微的酸疼。
虽然哥哥说到关于他的事情的时候, 都是一语带过, 但其中的艰难与危险,他这个经历过末世的人又岂会不知。
他也没有去戳穿,知道这是哥哥不想让自己心疼,所以才不愿多说那些已经过去的伤痛。
孟一宁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这两天自己的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真的很心疼这位哥哥。
孟一安见他喝完茶之后便一直沉默不语,关心道:宁宁怎么了?对于这个六年未见的弟弟, 孟一安总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小心翼翼。
孟一宁摇了摇头,我没事。
孟一安也不善于言辞,见弟弟不说话,他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夏文泽出声道:已经午时了, 先吃午饭?
孟一安立马点头,对对对,我们先吃饭,宁宁肚子饿了吧。
嗯,有点。孟一宁摸了摸肚子, 还真的有点饿了,早上就吃了一碗粥来着。
孟一安道:这家茶楼是一位千夫长的家眷开的, 也可以点一些吃食。说着, 孟一安便起身出去招来了小二, 点了几个常吃的炒菜。
能在卫兵营附近开茶楼酒楼的, 莫不是边关将士的家眷,一般人是不允许在卫兵营附近开店铺的。
孟一宁见孟一安进来,想了想一路拉过来的土豆,便决定不拐弯抹角,要再不说,那些土豆怕是就要发芽了。
无论是留来做种,还是拿来吃,都得尽快处理掉才行。哥哥,这一路过来,我发现这边的粮食价格上涨了许多,这边今年的秋收不好吗?
没想到自家弟弟会问这个,孟一安有些诧异,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便点了点头,对,边关这边从去年开始便一直未下过一滴雨,去年尚且还能收获一些粮食,今年却是几乎颗粒无收,这边的粮食全靠朝廷下发,百姓的粮食也都只能从商人那里购买。
说到这个,孟一安的眉头便微微皱了皱,见弟弟一副耐心倾听的模样,便就跟他多说了几句,虽说一直有南王压着这边的粮食商人不允许他们涨价太多,但听说今年南方那边迎来了一场冰雹,今秋的粮食也收获不多,因此头两月开始,这边的粮食便一直在上涨。他们军营还好,因着关外匈奴及各异族的原因,朝廷给他们的军粮并未减少,但边关的普通百姓却一直是半饱甚至食不果腹。
孟一宁问道:没有别的耐旱的粮食吗?像是黍米之类的。
孟一安道:黍米,但因着这边缺水,黍米的产量也比往年减少许多。
孟一宁若有所思的点头,说话间,点的菜便一一上来了。
孟一安道:我们先吃。
阿泽也吃,不知道这些菜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孟一宁看了一眼,端上来的几样菜里面,无论是素菜还是荤菜,里面的菜竟然全是干菜,没有一点新鲜的菜。
孟一宁与夏文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担忧。
他们一路过来,在泰安城还是有吃到新鲜的绿色蔬菜的,就算是环梁城,也是有的。不过就是价格有点吓人。
没想到玉沙城这边连新鲜蔬菜都没有了吗?
孟一安也有些不好意思,这边缺水严重,到了这个季节,几乎是没有新鲜蔬菜的。
孟一宁自然不会介意这个,上手夹了一筷子干豆角炒肉丝,味道很好。边关苦寒,这边的菜大多口味重,茱萸虽然自带一股涩味,但这菜里放了一种他也不知道的调味料,反倒是将茱萸的涩味中和了下去,吃起来意外的好吃。
孟一安见他并不是勉强,眼里笑意加深,招呼夏文泽也快吃,尝尝这个酱驴肉,味道也很好。
一顿饭吃得三人都很满意,孟一宁是直接被自己哥哥给喂饱的,全程几乎没用他动手夹菜,一边的孟一安见他吃完便就给他夹,碗里就没有空着的时候。
夏文泽无奈又有些酸,但想到这位是自家的大舅哥,便在一边沉默的吃饭。
吃完午饭,孟一安问道:宁宁你们住在哪里?
孟一宁说了客栈的名字,孟一安微微点头,心里则是在算着自己手上有多少银钱,能不能在城里给弟弟买一处院子。
这几年他用钱的地方很少,当初走时弟弟千叮咛万嘱咐自己不要寄钱回去,他也知道弟弟为何要这样说。
因此这几年的兵饷以及奖励都被他攒了起来,闲暇时候他偶尔会出来跟同僚喝喝酒吃点饭,别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军营里,手上攒了不少的银钱,拿来在城里买一座宅院该是没啥问题的。
不过这话孟一安自然不会说出来,想着回去跟上峰请两天假,先给弟弟在这边住的地方解决了。
这都要十二月了,眼看着还有一个来月就要过年,弟弟肯定是不会回去过年的,过年总不能还待在客栈。
孟一宁这边也在想着明后两天先将住的地方解决了,在玉沙城还得待好几个月,总不能一直住客栈。
兄弟俩的心思几乎同步。
出了茶楼,孟一宁带着自家哥哥回了客栈,想了想,决定将这次来边关的目的先说了。来边关之前他们就有猜测这边日子怕是不好过,只是没想到比他们想的还要艰难。
路上随处可见的流民饿殍,边关上涨了好几倍的粮食与药材。
军营里的事情他不好打听得太清楚,但他原本就是来给哥哥送东西的,遮遮掩掩就没什么意思。至于最后这些东西要如何处理,那就看那位尉迟将军的人品了。
因此孟一宁将自家哥哥带到客栈的后院里,在这里轮守的二十五人见到孟一宁三人,立马打招呼,宁少爷,少爷。眼神有些警惕的看了眼孟一安。
孟一宁问道:嗯,辛苦你们了,吃饭了吗?
二十五个大汉声若洪钟,谢宁少爷关心,我们已经吃过了。
孟一安身为军人,对于别人的视线分外敏感,因此在这些大汉警惕的打量他的时候,他便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同时也察觉到这些大汉对于自家这个弟弟还有弟夫的敬畏。
孟一安心里震惊,却并未表露出来,而是看向身边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弟弟。
孟一宁跟自家哥哥介绍道:哥哥,这些大哥是我组建的商队里的人,各位大哥,这是我哥哥,亲的。后面两个字,孟一宁声音都是上扬的。
这群大汉闻言神色放松了一些,招呼道:大哥好。
夏文泽挥了挥手让他们下去休息,这里有我们,你们先去休息吧。
大汉们闻言没多言,直接便走了。
孟一宁见人都走了,便去打开其中一个袋子,对自家哥哥说,哥,你过来一下。
孟一安走过来,怎么了?
孟一宁将袋口拉大,你看看,这些都是草药,还有那下面那些更深色的袋子,那些是我在大青山里发现的新吃食,我叫它们为土豆,我带了六万多斤过来,这些草药,有在家里带过来的,有我们这一路采买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