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将军家的丫头 > 将军家的丫头(24)

将军家的丫头(24)(1 / 2)

而且,東蕃屡次求和,难道不是为了迷惑我们?这种烟雾弹太浅了好不好。

见褚翌歪着头看着她,她被他看的莫名其妙,只好道:譬如两家人,一家穷的揭不开锅恨不能顿顿舔锅底,另一家不说富得流油,可也算温饱,这穷的一家主动向富的一家示好,说咱们两家以后永远相亲相爱不打架不骂人,您觉得会是什么原因?東蕃那边的人本就靠着畜牧过日子,天气寒冷,壮年的马牛都抵抗不了,更何况那些幼崽?明年还怎么放牧,怎么生存?東蕃人狡诈,可他们偏把牲畜看的重,牲畜都冻死了,这时候还能想着跟大梁求和,除非他们的蕃王是个二愣子。要是我

褚翌却突然打断了她的话:東蕃人为何把牲畜看的重?

随安就道:看的重是真的,但为何这样,大概跟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吧,他们的地域广阔,人员分散,没有聚居在一起,人跟人之前的感情就没有那么深厚,每日与牲畜为伍,自然觉得它们忠诚不会背叛,而牲畜之间的争斗抢夺,却被他们视为勇猛。这其实跟一些人着重培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属一样,肯定也允许下属之间有竞争。

褚翌又接着问:要是你会如何?

随安话被打断,思绪没断,继续道:要是我是蕃王,眼瞅着族人就要没了活路,那肯定去抢啊。命都没有了,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内部自相残杀也没用,杀了兄弟照旧没吃的,还不如去抢别的国家,再说国家不同,这道德感就更弱了,或者干脆,祖宗们都经常做的事,子孙们抢掠的只会更加娴熟。当然,从另一方来说,你活不下去是你的事,但你来抢我的,我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抢啊,再说你抢走了,我吃啥呢?

第四十八章 离开

褚翌仰头朝天,过了一会儿才道:可惜陛下跟太子不信,臣民们更不信,反倒过来说父亲是为了挣军功。

随安这会儿就不厚道了,心里暗想:不会褚太尉因此气病的吧?

褚翌低头看她一眼,见她双手握拳搁在下巴底下,看不出神情,便又继续道:就连我,虽然不信,却也并不希望边关震荡血流成河。

他有建功立业的心,御外敌自然会毫不留情,可外敌入侵,百姓遭殃,他心里也难受。

随安见他情绪低迷,就笑道:不说这个了,这还没过完正月呢。天也不早了,您快回去吧,斗篷也穿上。

斗篷留你这,反正明天你就回去了。褚翌不甚在意的说着话,起身下床。

随安连忙拉住他:天太冷了,还是披着叫人放心。

褚翌走到门口,迈过门槛后却又转身,看随安正趴在床上看着他,目光中竟隐约带出不舍,心中刹时一荡,竟然疾步就回,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软:你委屈一夜,明日一早我就打发人来接你。

随安原本打定主意就是近几日走,今日听说明天要搬回去,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主张,只是褚翌对她总有几分好,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今日一别以后各自安好。可实在没料到褚翌竟然能去而复返,她心中感动,更多的却是歉疚,唯恐他看出来,连忙埋在枕头里头,嘟囔:您快回去吧。

可是谁也不曾料到,这一别想再见,却是不由他,也不由她。

就是这没过完正月的最后一夜,東蕃人竟然绕过肃州,大举进犯栗州华州,栗州本在肃州东南,原以为离東蕃远,又有肃州做屏障,可高枕无忧,谁料東蕃这才请和数日,就撕下面具。不仅如此,東蕃之中最精锐的一支骑兵,竟然避开各州关卡要道,似卡着时间埋伏在了上京,单等了进犯的这日,在上京纵火抢掠,其中褚家因一直支持开战,竟成了東蕃伏击的首要目标。

随安这里等褚翌走了就开始布置现场,等到半夜,却突然听到街面喧哗,天空似有光,没等细想就见从外头院墙射入一根带火油的箭,这是有人纵火!

随安连忙跑去取了挂在墙上的一面破锣,使劲敲了起来。

她这一惊动,这射入的箭又多了好几只,而且墙外听声音似乎是外族口音:这是褚家?褚元雄的家?

停善堂的人不多,随安见有人出来,连忙放了锣,跑回屋子,把屋门打开,床上的被子掀开,作出屋里的人仓促出了门的假象,然后自己躲在了早先就伪装过的床底。

现在外头明显的是敌非友,出去就是自投罗网。

也亏了她那锣声提醒,停善堂的主事虽打着哈欠出来,一看那火箭就清醒了,一面喊人,一面飞快的往里头报信去了。

事实证明,随安的空城计不是杞人忧天。不过一刻钟,外头的人就进来了,看了一眼房里,叽里呱啦说了一串,然后就往别处去了。

停善堂的屋舍开始烧了起来,霹雳啪啦的声音很清晰,随安闻着烟味,连忙从床底下爬了出来。

她将衣裳都穿在身上,手里的小包袱里头只有几块点心跟一只小水袋,户纸跟银两都贴身放了,而后趁着无人,悄悄的跑到停善堂通后街的门,门本就是两扇薄木板,早已被人破开,她伸出头看了看街上,有好些宅子都着了火,反倒是街上略暗,不过也不时的有人声传出,嚷着走水或者快救火。

随安回头看了一眼褚府,压下心中歉意,朝她早就规划好的土地公庙跑去。

土地公的神格不高,土地庙也因此多小且简陋,而上京的土地公庙则因为占了地段便利,又有许多平民愿意布施,便建的好了些,平日能收容一些因贩售货物或者其他原因滞留在京城的外乡人,且它离宣武门不远,想要出城,在土地公庙躲避一阵最好不过。

也是近日五城兵马司巡防排查不严,这请和书压在皇上的龙案上尚且不满十日,上京人本又心宽,今日事发之突然,竟叫五城兵马司指挥慌了一阵子手脚,才连发几道命令,当先令一副指挥进宫禀报,而后传令精锐去抓捕放火之人,又命剩下人等赶紧救火,火从东北起,贼人八成是早就从北门或者东门入城埋伏好了。

宣武门在城南,反受影响最小,随安没到过宣武门,但到过土地公庙所在的柳树斜街。她小心翼翼的避开人走,安全第一,走的不快,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总能吓得她心脏砰砰。

户纸在手,那为奴的时候缩小的胆子又渐渐涨大,远远看见柳树斜街,连忙瞅了瞅左右,而后飞快的跑了进去。

土地庙门口有个功德箱,随安将用红纸包着的十个钱放进去,默默求土地公一定收留她这一晚,千万别被人抓回去。

庙里头人很多,或坐或卧都在睡觉,有点像现代的火车站,这些人随安并不怎么怕,先找到茅房,忍着臭味整理了一遍自己,而后进了正殿,在门口的蒲团上拜了拜,学别人的样子找了个角落窝下很快就闭上眼睛。

本以为自己肯定睡不着的,没想到一觉到天亮不说,还被人推醒了。

她睡得迷糊,被人一推虽然那人很快放手,还是吓了她一跳,睁开眼一看,推她的那人竟是个捕快,连忙站了起来。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睡的这么好!起来挨个走到前头去!

就有人问:差爷,出了什么事?夜里没听见动静啊?

随安也忙竖起耳朵听。

那差役估计知道的也不多,只说有贼人在上京多处放火。

民众们七嘴八舌的问:在哪里放的火?

这也太坏了,烧了宅子可怎么住人!

火大不大,扑灭了吗?

有人就庆幸:咱们这里没遭了难,多亏土地公保佑。此话一出,不少人附和,有几个连忙摸出钱来塞到功德箱里头,随安看了一眼多是像她一样出几个钱。

第四十九章 出城

差役们例行问话,随安跟在一对出城的母子身后,问道她的时候她说出想了许久的借口:去下里县投奔姑姑,她在一户人家做先生,说我识几个字可以去给那户人家做伴读。

那差役上下打量她一眼,问道:既要出门,怎么宿在土地公庙。

随安脸一红,垂下脑袋:本想早早出城,熬了半夜,支撑不住睡过头了。

那差役闷笑一声,随安趁机装作好奇的问:差爷大哥,那放火的坏蛋抓住了吗?上京没事吧?

最新小说: 惊!大佬穿成小可怜[快穿] 沦陷警告[娱乐圈] 小树懒靠睡觉爆红了 同时穿进校园文和总裁文 大宋狂后 男配娶个娇厨娘 末世女成了表姑娘[穿书] 我的浴桶通未来 穿书之极品小姑姑 小作精成了豪门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