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门也有好处,比如说她发现安成伯府却是交际广泛,老太君寿辰不仅运昌侯府送了重礼,连太子也赐下礼物。
原以为接下来就没事了,谁想到第二天紫玉又通知说老夫人过两日去梅家林园赏花。
昨儿遇到的那些小姐妹们肯定也有道的,你总不能仍旧只穿那一身衣裳吧,她们一个个睛儿贼尖,到时候背地里排揎,你可就成了笑话了。
随安只好花了钱请针线房的人帮着做衣裳。丫头们一年四季一共四身衣裳,她来的不巧,春裳已经早就做了,夏裳要开了五月才做。
针线房的人手巧,做出来衣裳好看,但也花钱多,随安觉得肉痛,她想起夸下的海口要给褚翌做鞋子的事情来,更加不想出门了。
徵阳馆里头女红最好的是徐妈妈,棋佩得了徐妈妈真传,才提上来半年的三等丫头石榴是棋佩的徒弟。
随安就死皮赖脸的去求石榴教自己。石榴不肯:姐姐是老夫人跟前的大丫头,我是哪个牌面上的,怎么有脸教姐姐?姐姐要是有活儿,分派我做做就行。
随安的女红水平,绝对在水平线以下:好妹妹,求求你啦!拿出后世小痞子哄小姑娘的厚脸皮。石榴不敌,终于磨磨蹭蹭的应了,开始教她绣花,随安知道,绣花不是为了以后做个绣娘,而是为了练习手感,学的很用心,可惜就是没天分。气得石榴哇哇大叫。
紫玉听说了哈哈大笑,转头去老夫人跟前卖了个干净。
徐妈妈就喊石榴,叫她把随安的成品拿来看看。
石榴说是伺候老夫人,单寻常连进老夫人的屋子都不容易,就更不用说见老夫人了,进了屋,才晓得是问随安,连忙将袖子里头的一块帕子拿了出来,很诚恳的道:奴婢学艺不精,教的不好。
徐妈妈接在手里一看就乐了,递到老夫人面前,老夫人一瞧:这绣得是木棍儿?她画画儿不是看着还不错?怎么绣花就差这么多?
紫玉也逗乐:奴婢还想着让她学几日就能自己做衣裳了,哎,就这水平,做出来衣裳能不能穿的出门还是个未知呢。
徐妈妈翻过来瞧,大概想给随安找出个优点来:这锁边儿还是有进步的,这最后一道边就齐整多了。
石榴伸出脖子一看,大胆的插嘴道:徐妈妈,这一道边是我缝得。
石榴算是自己的徒孙,徐妈妈又认真看了两眼,点了点头道:那你好好教她吧,你的水平,教她也绰绰有余啦!
屋里众人捧腹,老夫人摆手:三岁看老,这人是个什么样儿,下生就带了的,她不会也不用下力去学了,别以为我说的不对,就你们想想,她认识多少字儿,要是让你们拿毛笔写个字儿,难不难?
徐妈妈心道老夫人这是偏心上了随安。当然归根结底的还是因为九老爷,随安对九老爷有用,若是跟了九老爷,又能带旺九老爷的命星,老夫人看随安自然要高于其他人一等。
老夫人就叫了随安过来:给你的那些料子,你也不用自己做了,趁早送到针线房去,从前你跟着老九,穿的灰突突的也罢了,在徵阳馆就要跟徵阳馆里头姐姐妹妹们一样,正是穿红穿绿的年纪呢,你们可说是不是?
谢老夫人恩典。随安小声道:婢子才刚将料子送去了,要是让婢子自己动手,估计等明年也穿不上新衣裳。关键是她这两个月个头长了些,先前的衣裳穿着露出手腕来了。
屋里人一听她这样说,又都笑了,老夫人也笑,声音带了几分柔和:虽说手艺不成,但总算还有几分自知,也不错了。
随安受宠若惊。
等下了值回屋,紫玉就跟她道:我先前还怕你被人挤兑哭了,有老夫人今儿这话,你就能站稳脚跟儿了。
随安发愁道:要论交际应酬,我不如姐姐你,姐姐做事八面玲珑,我做事虽然也想跟姐姐学,可就觉得四面透风。棋佩姐姐的女红厨艺我更是望尘莫及,您说我到底要怎么做才好呢。
紫玉就笑:你真是,老夫人才夸了你,你倒是没把自己看眼里,算了,既然老夫人让我教你,我少不得要提点你一二。说完却不接着往下说。
随安连忙倒了茶,又做出一副讨好的模样,姐姐您要不要泡泡脚,小的给您打盆水?
去你的!紫玉捏着帕子笑着推她,你想想,老夫人最挂牵的是谁?
当然是九老爷,随安皱眉,可九老爷在边关,姐姐是让我去边关杀敌,等九老爷遇到危险率先挡在他前头?话没说完就被紫玉笑抽着扔了帕子在脸上。
我不跟你开玩笑了,你既然不喜欢出门走动,要是留在家里,不如多替老夫人抄些经书,老夫人因为早年老太爷上战场,所以一直在东厢那边设了小佛堂的。
随安心里觉得抄经的意义还不如她上战场呢,可这话不能说,说出来就是对神佛不敬。
她就趁着晚上的功夫抄了一卷地藏菩萨经。
可事有巧,就不有不巧,她刚拿来经书出来,没等递到老夫人手里呢,外头进了人禀报:林姑娘过来了。
林姑娘就是林颂鸾了。
随安一听她的名字,就恨不能上前先给她两爪子,欺负她也就算了,还变本加厉的欺负她爹!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第九十二章 抄经
林颂鸾气质温婉,垂眉含笑:褚九哥一心为公,作为师妹,我打心里佩服至极,可深闺弱质,无缚鸡之力,也只是抄些经文,供奉在佛前,聊尽一分心力奉上三卷佛经。
刚说完,又有丫头进来禀报:王妈妈过来了。
莲香是个笨人,可笨人心诚,不像那些刁钻奸猾的,她就一笔一画的比着佛经这么抄的,她说为了求佛祖保佑九老爷,后头还要跪着抄呢,那才是真虔诚王妈妈送上莲香抄的厚厚的一沓子经文。
随安生无可恋的瞅了紫玉一眼。
紫玉使劲憋了憋,才把笑憋回去。
这还不算完呢,锦竹院的三个大丫头也来了,同样的是送了抄好的经文儿
此时此刻,随安空前绝后的希望时光能够倒流。
紫玉一直笑到晚上。
损色儿啊!
不过经此一事,随安也算放开了,徐妈妈纳鞋底的时候,她跟在一旁,时不时的搭把手,徐妈妈干脆把手里纳了一半的鞋底给了她,总算是有了个正经活儿。
不出门的时候丫头们聚在一起做活,有时候老夫人也会叫她们在跟前一起,图个围着热闹。
随安断断续续的晓得了不少八卦,比如褚太尉把族中的不少姑娘也送进族学,还请了位女先生讲课,为的是人从书里乖,又比如林姑娘在族学中很受追捧,不少褚家子弟都公然表示过喜欢她的诗词。
说到林颂鸾的时候,随安飞快的抬头看了一眼上首的老夫人。
老夫人一副没有听见似的模样。
随安心里想着,还是要打听打听小李氏在宫里的情况。
她跟紫玉的关系越来越好,就问紫玉:知不知道林姑娘的小姨现在如何了?
紫玉也属于看林颂鸾不顺眼的一类人,闻言笑道:听说皇后娘娘说她宫规礼仪学的不好,打发去了尚衣监
褚家的人都没怎么把小李氏放到眼里。
等到快端午节的时候,却突然传来消息,说肃州节度使李玄印的夫人带着女儿回了上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