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啊!褚太尉拊掌,一下子从榻上站了起来,我怎么没想到,李玄印恐怕是真病的不轻!
这样才说的过去,老子病歪歪的,儿子们忙着争家产,这时候谁会在意一个出嫁的妹子,当然是恨不得李夫人跟她闺女走的远远的才好。
第九十六章 捷报
就是不知谁在幕后借着李玄印的名义主持肃州事务,说不定真正勾结東蕃的,也是这人
褚太尉说着又重新蹙眉,用眼神示意了老夫人一下。
老夫人一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褚太尉就吧唧了一下嘴:以后跟着老夫人出门,也要像去李府那样,多思多想多看,等你立了功劳,我跟老夫人自然会赏你一个出身。
随安在心里嘟囔了一个可别,她不是清高不识抬举,她是对褚太尉跟老夫人都没什么感情,更没有什么期待。
褚太尉原来以为李玄印说自己病重是故意模糊焦点,现在得出李玄印重病不假的结论,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书房跟幕僚商议一番。
他对老夫人道:我去书房,晚膳不用等我了。
老夫人起身相送,随安连忙打替他们打起帘子。
等褚太尉走了,老夫人却道:你跟我过来。
老夫人重新回榻上坐了,再喝桌上的茶水,就品出些琢磨不透的味道,晾了随安一刻钟,她才淡淡的问:你既然早就猜出来了,缘何不说?
婢子也只是瞎捉摸的,因没有确凿证据,不敢乱说,怕坏了主子们的大事,也怕说出来,给主子们的大事添乱。
她刚才说完那番话后,就考虑过老夫人会冲她发难。
当主子的,脾气阴晴不定几乎是一条铁的定律。
你主动说了,她会嫌弃你多嘴多舌,被动说的话,又会觉得你内里藏奸。
你的这些猜测,老九知道了吗?老夫人突兀的问道。
随安心里一惊,立即想到那信其实就夹杂在药堂的药材里头,药堂又是老夫人的产业,她只能说实话。
不敢欺瞒老夫人,九老爷临走之前,吩咐了婢子,要将京中要紧的一些事都写信告诉他,婢子前几日已经将信交给了武英。至于武英怎么寄出这信却没有说。
她垂着头,错过了老夫人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
也算是有心了,只是你还需记得,老九是褚家人,他与褚家乃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后有了发现,还要早些说出来与我知道才好。
随安忙行礼,是,婢子记住了。
她知道自己这样的回答老夫人并不多么满意,但她现在并非奴籍,也没有继续将命卖给褚家的道理,老夫人若是连这一点都容不下,那她还是趁早抽身的好。
就不信她再跑出去一次还能被褚翌给碰到。
话说回来,要是她再救褚翌一次或者说,要是褚翌再受一次伤被她撞见,那么,救还是不救呢?
到了五月十六,华州那边送来一个捷报,同时报上来的还有催运粮草的折子。
虽然边关情势并没有因此明朗,可褚家几兄弟的战功算是都增加了几分,褚翌也因为军功累迁,升至武略将军。
老夫人脸上连日一片喜色,来褚家恭贺的人络绎不绝,紫玉等大丫头忙着待客送客回礼。
随安跟着紫玉,忙着记人名跟官职还有诰命,每天累得躺到床上就不想起来。回礼送礼最能看出亲疏远近,也是个看出褚家跟各家关系的好机会。
忙碌了四五日,到了五月二十,武英将褚翌的信交给了她。
褚翌的字力透纸背,相比从前多了几分杀伐,在信中交待了三件事。
头一件事便是李玄印确实病重不假,而且病了很久了,现在肃州事务是他的二儿子主持,其余几个儿子协理,李夫人携巨资进京,据说银票约有十万两之多。
随安吓了一跳,十万两嫁女儿,就是在上京当中,公主出嫁也够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算李夫人跟李小姐被当做弃子,可她们能来上京,未尝不是想搏出一条活路来。
要是李小姐嫁的好,哄好了婆家,就算李家事发,她一个罪不及的外嫁女,一定能保全自己,而保全了自己,也就能够保全李夫人。
只是不知道李小姐想要嫁给谁了。
武将喜欢与武将家联姻,李小姐的选择路子就窄了不少。
不过李小姐的去留对大局没什么太大的影响,随安便接着看信。
褚翌交待的第二件事便是让她把他的私产管起来,文官家讲究不置私产,而武官家又有不同,大家都是拿命在战场上拼出来的,拼的多就挣的多,以前褚家亡故的二老爷跟三老爷,他们的私产在他们死后并没有归入公中,而是在褚氏族中买了祭田,让后世子孙在享受这份收入的时候也感念先人付出,存了一份香火情。
这件事虽然有些棘手,但随安已经决定给他打工,自然要听从命令。武杰那边也应该好的差不多了,她这几日再去一趟。当然这事还要告诉老夫人一声,最好能有个懂财务的账房过来指点指点她。
信纸翻页,褚翌的笔势一转,收了杀伐带了张扬,话中也透出犀利:听说你给你爹买了许多话本子看?我突然想到一句慈母多败儿!你这是慈女多败爹!蠢货!笨蛋!你爹如今这样,都是你惯得!你已经脱了奴籍,不叫他好好念书考取个功名让你傍身,竟然像哄孩子一样哄着他玩!就是哄孩子也没你这么哄的!你应该庆幸你现在不在我跟前
随安又羞又愧,掩耳盗铃的将信纸拿的远了点。
可是,就像牙齿松动的时候明明知道舔一下会牙疼,仍旧会不自觉得用舌尖推啊推,她翻来覆去的将褚翌的信看了好几遍。
原因么,她觉得他说得也有点道理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要是能鞭策褚秋水好好读书,不求他将来能考个探花榜眼回来,要是能考中成个秀才,也很好啊。
她虽然不是学霸,可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还是知道的。
再说,褚秋水有点正经事做,也比现在整日无所事事强。
随安便打听考取秀才需要用到的书跟历年的考题。
恰逢王子瑜陪着祖母王老安人过来探望老夫人,老夫人存了从娘家找儿媳妇的心,便将王子瑜打发出来,好与母亲说话。
随安将王子瑜让到待客的花厅
第九十七章 没被听明白的暗示
王子瑜笑道:姑母正在给九表兄找媳妇,你常在姑母身边,这事儿有着落了吗?说完就目不转睛的看着她。
随安一瞬间的闪神,她想起来不久前的那个吻,或许也不能算吻,两情相悦才叫吻呢。
老夫人的心中应是有了计较,不过这事儿我并不清楚。她想了想回到。
王子瑜见她面上平平,不见悲喜,拿不准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就继续试探道:前朝的余扬居士你听说过吗?
是写了《昭化词》的那位先生?随安疑惑。
正是,他的生平你可知道?说起来,我最钦佩他的为人,也有点妄念,想成为他那样的一个人呢。
随安对余扬居士不是很了解,不过知道他走遍天下,是个喜欢美景美酒的风流人物,因此就笑:所以表少爷才下定决心要去游学,可您一听到战事起,就奔赴边关,我觉得您比余扬居士更好。
王子瑜笑着摇了摇头。
外头有丫头喊随安,两个人的对话就中断了,随安再回来,就问他考秀才的一些事情。
王子瑜知无不言,又对她道:这些书我都有,反正我现在也用不着了,明天叫小顺给你送过来。
恋耽美